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肖爾茨訪華的成就與不足
德語報刊對幾天前肖爾茨總理訪華行程的關注度依然不減。《商報》認為,和梅克爾當年的訪華行程相比,此次肖爾茨及其隨行代表團在北京的表現很好地體現了德中關係已經發生了劇變。《世界報》的客席評論則批評肖爾茨在對華政策上缺乏與法國的協調。
中國駐瑞大使:在乎瑞中關係就不要實施制裁
中國駐瑞士大使對瑞士媒體表示,瑞士如果在乎瑞中關係,就應該避免跟隨歐盟的腳步對中國實施制裁。
德語媒體:撇開盟友單干獨走的德國總理
德語報刊周五都聚焦肖爾茨總理的中國之行。《南德意志報》認為,肖爾茨的對華姿態,既不符合醞釀中的德國新對華戰略,也不符合歐盟政策。《新蘇黎世報》則指出,歐洲不能唯美國馬首是瞻,但是德國也不能撇開歐洲盟友單干獨走。
專訪:對華依賴不是問題 不對稱才是大麻煩
近期,德中關係由於中遠入股漢堡港案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正在歐盟層面上引起大量爭議。尤其是德國經濟日趨依賴中國的問題,更是讓政界、學界乃至商界人士擔心不已。DW就此專訪柏林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弗拉茨歇爾(Marcel Fratzscher)。
德國總理單獨訪華 顯示歐盟對中戰略分歧
面對日益強勢及專制的中國政府,要求柏林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的呼聲愈來愈高。但德國總理為期一天的北京之行仍在週五正式展開。
歐盟商會:中國參股漢堡港利於德國經濟
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就中資入股漢堡港表態,他認為這會給德國經濟帶來益處。與此同時,就在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前夕,德國社民黨主席克林拜爾發出警告,稱不要讓中國參與到涉及德國和歐洲安全的領域。
伊朗政府宣佈將對德國之聲進行制裁
伊朗外交部宣佈對一些歐洲政治家、記者、機構和公司進行制裁,其中包括了德國之聲的波斯語編輯部員工。
評論: 請給予法國更多熱情,肖爾茨先生!
巴黎生悶氣,柏林很不滿。德國之聲評論員Bernd Riegert指出,德國和法國之間的氣氛不和是惱人的,不過將之稱為危機言過其實。歐洲引擎還會繼續運轉。
誰來保衛歐洲的天空?
烏克蘭多個城市近期連遭俄羅斯空襲,這讓歐洲其他國家也加強了防空意識。15個歐洲國家現在發起了「歐洲天盾計劃」,旨在聯合採購並協調防空體系。
專家:德國和歐盟必須向中國亮出紅線
德國總理肖爾茨將於11月初訪華,專家認為,在中共二十大閉幕之後,德國和歐盟也應該重新思考他們的對華戰略路線。
降低依賴 繼續合作 歐中關係走鋼絲
在本周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對華政策成為了與會各方的焦點議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警告說,中國不僅僅在東亞地區追求主導權,還尋求在全球擴張影響力。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則表示,歐洲必須有自主立場,暗示不能在兩強爭霸中無條件站在美國一邊。
德國總理確認11月初訪華
10月21日,在出席完歐盟峰會後,德國總理肖爾茨對媒體確認,他將在11月初首次以總理身份訪問中國,隨行的還有一個德國經濟界代表團。他同時也駁斥了外界圍繞中資入股漢堡港的批評。
德國政府的2000億歐元巨型救濟計劃: 公平嗎?
德國政府宣佈了大規模救濟計劃,以應對飆升的能源價格。不過,有人批評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此外,該計劃也讓其他歐盟領導人不滿,認為這將德國利益置於歐盟之上。
歐盟平均通膨率九月升至10.9%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歐盟各國平均通膨率已經升至10.9%。而英國的通膨率也創下四十年新高。
歐盟外長呼籲對中強硬 北京:合作大於競爭
近年來歐中關係不斷出現挑戰,從原本的合作走向競合併進。一份歐盟外交部發表的官方文件露出,內容呼籲各成員國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向美國靠攏。對此,歐洲各國的態度為何?北京當局如何看待此事?
歐盟各國外長將討論如何「微調」歐中關係
歐盟各國外長本周在盧森堡舉行峰會,將討論向烏克蘭提供歐盟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訓練」援助。另外外長們也將討論如何「微調」同中國的關係。伊朗當局鎮壓國內抗議活動也是此次峰會的議題之一。
台積電將前往德國考察設廠?德經濟部:願提供支持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台積電考慮在德國開設晶片工廠,並且將在今年十月派團前往考察。德國經濟部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僅表示願盡力提供各種支持,鼓勵半導體企業在德設廠。
美國提前發出俄羅斯侵烏預警 歐盟竟「不予採信」
在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全面進攻前數天,華盛頓就已向布魯塞爾發出「侵略行動即將開始」的警告。但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當時歐盟官員卻認為這一警告「相當不可信」。
難得的和睦:歐洲政治共同體成立大會在布拉格召開
包括歐盟27個成員國和17個毗鄰國家在內的歐洲政治共同體第一次會議在布拉格舉行。在反對俄羅斯侵略戰爭和共同應對能源危機等問題上,與會各國達成了共識。
德語媒體:從東南亞到烏克蘭的中美較量
德國《時代周報》的一篇評論指出,中國在東南亞苦心經營多年的軟實力,正因北京對鄰國越來越大的威脅而迅速消散。奧地利《標準報》刊文認為,烏克蘭戰爭已經演變為中美之間的代理人戰爭:美國支持烏克蘭,中國支持俄羅斯。
俄「接管」扎波羅熱核電站 歐盟第8輪制裁生效
在俄羅斯宣佈將扎波羅熱核電站"收歸國有"之際,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前往基輔和莫斯科訪問。與此同時烏克蘭在赫爾松地區繼續反攻,並宣佈參與2030年足球世界盃申辦。
歐盟就對俄最新制裁達成一致
對於作為對俄羅斯吞併烏克蘭4個州的回應,歐盟正在推出新一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與此同時,歐盟表示對設立天然氣價格上限持開放態度。
北溪受損管線不再洩露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周一表示,三條受損輸氣管道漏氣問題已得到制止,剩餘的一條管道則完好無損。
尼加拉瓜與荷蘭斷交並驅逐歐盟大使
奧爾特加政府在禁止美國新任大使入境之後,又宣佈與荷蘭斷交、宣佈歐盟駐尼加拉瓜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並將其驅逐出境。今年3月,梵蒂岡駐尼加拉瓜大使也曾遭驅逐。
美國、歐盟對俄新一輪能源制裁呼之欲出
面對俄羅斯旨在升級戰爭的部分動員令,並懲罰其在烏克蘭佔領地區「可恥」的公投,美國和歐盟正在醞釀出台新一輪制裁措施。
如何對俄羅斯追加制裁?歐盟內部分歧嚴重
部分動員令,所謂的全民公投,還有核威脅——普丁已經加大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押注,而歐盟該如何應對呢?從布魯塞爾進行的初步會談來看,要想統一歐盟各國的意見恐怕十分艱難。在對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和如何處理俄羅斯逃兵的問題上,各國存在較大分歧。
客座評論:如果中西脫鉤,經濟將會如何?
最近歐洲、尤其是德國也開始討論和中國經濟脫鉤的可能性。經濟鐵幕當然不會即刻落下,但是未雨綢繆,吃瓜群眾還是應該想一想:如果真的中西方經濟全面脫鉤,我們的生活將會如何改變?
德國天然氣庫存增至9成滿 今冬不會受凍?
德國政府表示,儘管被俄羅斯停止供應管道天然氣,德國的現有儲備已增加到庫存容量的90%,並有望在11月達到95%的目標,得以「安然」過冬。
歐企擔心中國生意損害企業形象
歐盟駐中國商會9月21日最新公佈的報告指出,受到清零防疫、意識形態掛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對外國企業投資建廠的吸引能力正在減弱。以往對中國趨之若鶩的歐洲企業,如今正忙著為其中國業務止損。
中國駐歐盟使團臨時代辦:不能在「真空」地帶開展綠色合作
歐盟、中國商界人士在布魯塞爾舉行論壇會議,聚焦合作實施去碳化項目。中方對雙邊目前政治關係欠佳表示不滿。
譴責中國實彈軍演 歐洲議會通過台海決議
台海局勢持續緊張,歐洲也面臨越來越大壓力。繼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之後,歐洲議會週四(9月15日)通過《台海情勢決議文》,譴責中國對台灣展開實彈軍演。該議文還說了什麼?
凜冬將至 歐盟民眾焦慮不安
能源價格高漲,不少歐盟家庭擔心因此陷入飢寒交迫的處境。
歐盟將立法禁止強迫勞動產品進入供應鏈
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了一項法律草案,旨在打擊牽涉強制勞動的商品。儘管歐盟強調新法案不針對任何地區,但外界普遍認為,這一法案的推出,也是部分歐盟議員關注中國新疆人權問題的結果。
馮德萊恩:普丁將失敗,歐洲會贏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重要講話,表示將繼續支持烏克蘭,保持對俄制裁壓力。她說,歐盟不僅要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也應擺脫在原材料和供應鏈方面對中國的依賴。
路透:美考慮制裁北京防侵台 台籲歐盟跟進
在中國近期加大對台軍事威脅後,路透社週二(9月13日)報導,美國正在考慮以制裁中國,嚇阻北京並防止入侵台灣。與此同時,台灣也傳出要求歐盟採取類似措施。
歐洲藥管局建議核准輝瑞新疫苗 可抗BA.4/5變種
歐盟正在審核輝瑞/BioNTech針對奧密克戎BA.4/5變種的新冠疫苗上市。製造商表示,獲得批准之後,便能在數日內供應疫苗給歐盟各國。與此同時德國一項研究發現,95%以上的人身上都已經帶有新冠病毒抗體。
未來,俄羅斯將淪為中國一個「加油站」而已?
俄羅斯的經濟現狀究竟如何?儘管受西方制裁,但俄羅斯在能源市場收入頗豐。同時,也有觀點認為,莫斯科很快就會耗盡現金,從長期來看,其影響力將大幅下降。
德國外長再訪基輔:「德國將繼續伸出援手」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德國外長貝爾博克第二次訪問基輔,以展示與烏克蘭的團結。此外,歐盟國家財長同意向烏克蘭提供50億歐元貸款。
歐元區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0.8%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 ,今年上半年,歐元區經濟發展不僅好於預期,也強於美國。
數萬人在布拉格走上街頭 舉行反政府示威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數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要求政府辭職、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參加這次反政府示威的有極右派團體,也有極左派團體。
管道「維修」 歐洲再遭俄「斷氣」
本應持續三天的俄德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維修工作,現在被無限期延長。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稱,在檢修時發現了一處潤滑油洩漏,因此需要徹底關閉管道。德國政府則強調,已經為此做好了准備。
新冠疫情: 歐盟警告今冬可能出現全新變異毒株
面對今冬可能出現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高峰,歐盟委員會敦促各成員國推廣疫苗加強針。歐洲藥品管理局還警告說,新的新冠病毒變種可能即將出現。
歐盟各國外長贊同暫停與俄簽證便利化協議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表示,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歐盟外長同意全面中止歐盟與俄羅斯的簽證便利化協議。這一協議從2007年以來一直在執行實施。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奪回全部被佔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其例行影片講話中,再度強調了烏克蘭對贏得戰爭勝利充滿信心。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將奪回全部被佔領土。俄羅斯方面則稱,他們擊退了烏軍的反攻行動,並使烏軍蒙受慘重損失。
評論:肖爾茨的歐洲夢遭到東歐冷處理
地點是精心選擇的。在位於布拉格的中歐最古老大學,聯邦德國總理髮表演說,和盤托出自己對一個現代、務實歐洲的設想。不過,德國之聲駐柏林記者站主任 Rosalia Romaniec 指出,肖爾茨的理念未得到捷克這一東部鄰國的認可。
德法奧反對歐盟對俄羅斯人實施簽證禁令
德國和法國反對歐盟對所有俄羅斯人實施簽證禁令。在本周二布拉格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德法兩國發給其它成員國一份立場文件,指出了禁令可能帶來的危害。
禁止俄羅斯遊客入盟?歐盟外長會議本周討論
歐盟防長和外長本周在布拉格舉行會議,討論由歐盟為烏克蘭部隊提供培訓的方案,並研究一些成員國要求禁止俄羅斯遊客進入歐盟的呼籲。
抗衡中俄:歐盟在拉美發起經貿攻勢
歐盟有意更多關注這個它近年來忽略的地區。此非易事。因為,俄羅斯、尤其是中國,此間正在拉丁美洲節節推進。
評論:歐爾班的親俄路線得不償失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仍在一意孤行地堅持其親俄路線,並儼然成了克里姆林宮的代言人。匈牙利將為此在內政和外交上付出高昂的代價。
追隨立陶宛腳步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退出17+1機制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再度受到考驗。繼立陶宛去年宣佈退出中國主導的17+1合作機制後,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10日也宣佈退出該機制。除了台海局勢緊張,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曖昧立場也是重要誘因。
上一頁
第17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