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緬甸問題導致歐盟東協關係不和
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定於2004年10月在越南河內舉行。但是,由於歐盟和東協之間目前因成員國問題產生分歧,首腦會議前的兩次部長級會議被迫取消。
為歐盟峰會開路的歐盟外交部長會議
本周四至周五,歐盟東擴後的首次首腦峰會將在布魯塞爾舉行。本周一,歐盟各國的外交部長在盧森堡舉行了會談,中心議題是歐洲憲法。
歐盟峰會將再議棘手話題
歐盟峰會將於本月17日和18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周一,歐盟25個國家的外長們聚會盧森堡,舉行歐盟峰會召開前有關歐盟新憲法的最後一輪會談。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愛爾蘭希望在峰會召開前盡量澄清所有遺留問題。
歐洲大選慘敗,社民黨2006年大選前景黯淡
雖然執政的德國社民黨估計到了他們此次大選會落後,但是他們失敗的幅度讓人震驚。人們不禁自問,到底一個黨派能夠跌進多深的深淵呢?
歐洲大選落下幃幕,德國社民黨慘不忍睹
歐洲議會大選德國選舉結果初露端倪,可謂幾家歡樂一家愁。愁的一家正是執政的社民黨,它不但在歐洲大選中被亮了黃牌,而且在同天舉行的圖林根州議會大選中被亮了紅牌。
借歐洲選舉發洩對國內政治的不滿
今天(6月13日),歐盟25個國家將選出新一屆歐洲議會,有投票資格的選民有3億4000萬之多。然而,由於缺乏對歐洲議會只能與作用的基本瞭解,本次選舉更多地被看作是對國內政府政績的評分機會,至少德國是這樣。
歐洲議會選舉開幕,德國議席仍為最多
中歐時間6月10日,歐盟東擴的歐洲議會選舉首先在英國開始,荷蘭、愛爾蘭、捷克、馬爾他、拉托維亞和義大利也先後在10日和親1日進行選舉。其餘的歐盟新老成員國的投票日都是在13日這一星期天。選舉後的第六屆歐洲議會中,德國將仍然保持最多席位。
歐盟與伊拉克:重點是提供重建援助
歐盟外交政策專員彭定康說話歷來直截了當。他豪不掩飾他對美國和英國工黨政府的伊拉克政策持反對態度。而且,對於德國和法國拒絕向伊拉克派兵或者派遣警察培訓人員的立場,他也表示完全理解。
從飛機晚點到電器垃圾:<br>歐洲議會已經影響到尋常百姓
競選歐洲議員的候選人苦於找不到讓尋常百姓感興趣的話題,尋常百姓也感覺歐洲這個題目太大,歐洲議會幹些什麼與百姓生活太遠。實際上,歐盟公民的生活已經受到歐洲議會活動的重要影響。
歐洲議會究竟能做些什麼?
歐洲議會能做些什麼?恐怕大部分歐盟國家的公民都說不清楚,這就難怪他們對歐洲議會大選缺少熱情了。按照歐盟制憲專家們的設想,歐盟應該盡快以憲法的形式賦予歐洲議會以下職能和權利:參與立法,批准預算,政治監督與咨詢以及選舉歐盟總統。
小資料-歐盟簡介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ies) 發展而來的,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歐盟現有25個成員國和4.5億人口 ,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歐盟各國內務及司法部長聚會盧森堡
星期二,歐盟各國內務和司法部長會議在盧森堡召開。會上討論的主要是製作防偽護照和反恐鬥爭兩大議題。
歐盟只有半數公民願意參加歐洲大選
6月10日至13日,歐盟成員國的公民將參與選舉投票,決定歐洲議會在未來幾年的人員組成。但是在25個歐盟成員國中進行的選舉調查顯示,雖然歐盟剛剛慶祝了大規模的東擴,但是選民們仍然顯得對選舉毫無興趣, 只有半數的選民公開表示願意使用自己的選舉權。
歐洲議會大選在即,德國外籍選民不積極
德國的歐洲議會選舉將於6月13日舉行。在德國,不僅持德國護照的6千4百萬擁有選舉權的選民被呼籲參加投票,歐盟24個成員國的每一位在德擁有固定住所、年齡在18歲以上的公民皆可以在德國投票參選。這批人大約為2百萬,他們當中只有約10%的人願意參選。
德國政治家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德國政治家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歐洲議會力爭擴大權力和影響
歐盟擴大剛過四個星期,歐洲議會選舉將在兩周內舉行。從6月10日至6月13日,25個歐盟成員國的公民將投票選舉歐州議會。這次選舉的意義何在呢?
歐盟內部:少數民族究竟是不是問題?
隨著今年五月一日歐盟接受十個新的成員國,歐盟轄區的人口有增加了7400萬,而這其中也包括六百萬少數民族。就此,歐盟轄區內少數民族的總人口已增加至2800萬。那麼,歐盟的少數民族政策會出現那些變化呢?就此問題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歐盟的相關專家。
美國反對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
歐盟中國的焦煤爭端和平解決
由於中國焦的供應問題,歐盟與中國之間險些爆發中國入世後第一次貿易衝突。現在,經友好談判,問題已經平穩解決,避免了鬧到世界貿易組織去的局面。
歐盟同中國的焦煤爭端進入最後階段
本周一,歐盟委員會表示,爭取於本周內解決歐盟與中國有關中國方面限制焦煤出口的爭執。否則,歐盟將把此案送交世界貿易組織裁定。北京政府為了控制過熱的鋼鐵行業,對其主要原材料焦煤的出口和生產進行了限制。
歐盟成為廣東省重要經貿合作夥伴
歐盟-俄羅斯峰會:入世取得決定性進展
5月21日,歐盟與俄羅斯領導人舉行例行的高峰會議。為了給會議鋪平道路,雙方的協調人員在會前的準備工作中已經在一些問題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德國自制絞刑架-「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
在德國的積極推動下,「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於1997年獲得了歐盟各國的通過,旨在保持歐元幣值的穩定。該公約中明文規定,每年新增國債不得超過歐盟各成員國國民生產總值的3%。
歐盟憲法仍然難產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憲法商討會上,所有會員國都重申了自己的要求,有些會員國甚至還提出了新要求。這清楚表明,沒有人願意做出讓步。
取消中國武器禁運-歐盟各國的分歧
星期一,法蘭克福匯報在時事評論的欄目下發表長篇文章,介紹了歐盟和美國在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問題上的立場。文章指出,雖然大多數歐盟國家都主張取消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但歐盟內部仍然無法達成一致。
歐盟憲法獲得通過有了新的希望
由於西班牙和波蘭的反對,歐盟憲法本來已經夭折。但一夜之間,西班牙執政的保守派大選敗北,黯然下台,孤立的波蘭也改變了初衷。歐洲搗蛋的兩個小男孩一下子變得馴服了,歐盟憲法重新提上了日程。
新歐盟國家的媒體現狀:八卦滿天,花絮飛揚
加入歐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要照單全收8萬多頁的繁規瑣矩,且得為憲法規定的民主自由鋪路搭橋。新聞及言論自由當屬首屈一指的頭一條。
中國與歐盟:貿易增長,衝突潛在
上周周末,各大德語媒體十分關注溫家寶總理對歐盟總部的訪問結果。媒體注意到,在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上,由於瑞典、丹麥和荷蘭持保留態度,德法兩國的建議未能在歐盟獲得通過。
歐盟解禁對華軍售更多是象徵意義
15年前,歐盟做出對華武器禁運的決定。如今中國總理溫家寶出訪歐盟,爭取取消對華武器禁運。中方提出的理由是,武器禁運基於冷戰思維,如果歐盟想和中國發展戰略夥伴關係,當然不能再頑固堅持武器禁運。而西方支持繼續對華武器禁運的一派則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依據。德國之聲為此採訪了中國問題專家瓦克女士。
國際問題專家就溫家寶訪歐談歐中關係
中國總理溫家寶周三(5月5日)抵達布魯塞爾,開始對比利時和歐盟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中歐關係目前狀況如何,溫家寶此行會談的重點將會是什麼?德國科學政治基金會國際問題專家凱.米勒就上述問題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
小資料:歐洲日與歐盟周
每年的5月5日是歐洲日,用以紀念1949年5月5日誕生的歐洲理事會。那時,歐洲10個國家聚會英國首都倫敦,並不商討創立超越國家的政治及經濟結構,成立一個比如歐洲範圍內的協調機構。聚會國家關心的只有一個議題,即創立一個全歐洲的旨在維護價值與道德體系的國家聯合體。這個聯合體就是歐洲理事會。
德國實用外交,德中關係萬里無雲
中國總理溫家寶對德國的首次正式訪問已經結束。看一看他的訪問日程不難猜到溫家寶此行的主旨:參觀英戈爾施塔特的奧迪汽車總部,柏林的西門子燃氣渦輪機廠,參加德中第三屆高科技論壇,會晤德國亞太經濟委員會等等。
施羅德為歐盟擴展發表政府聲明
5月1日,歐盟成員國增加至25個,歐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員對歐盟和世界各大實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德國總理施羅德為此發表了一項政府聲明。德國政界要人也紛紛發表了講話。
歐盟擴展文集
歷史性的一天:2004年5月1日
儘管「歷史性」這個詞常被濫用,歐盟東擴的確可以被稱為歷史性事件;5月1日的確可以被看成是歷史性的一天。這一天,歐盟接納十個新成員國,並擴大成擁有25個成員國的聯盟,不論從何種角度看,她都將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
歐盟東擴:創造多贏的奇跡
專家們一致認為,歐盟的東擴會給25個成員國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歐盟上一輪擴展的經驗表明,擴展之後,無論是老成員國還是新成員國,國內的經濟發展都得到提升。這在德國已部分得到證實。例如,過去數年,德國向入盟候選國的投資以及雙方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都以遠遠高於平均水準的速度增加。
歐盟擴展後,避難德國機會更少
東擴前夕,歐盟國家意外地迅速就難民問題達成共識。經過數年來曠日持久的爭吵,歐盟各國內政部長最終趕在歐盟外部邊境變更之前批准了所謂「安全第三國」難民遣返原則。
卡扎菲回頭,懷柔遠勝暴力
4月27日,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受到貴賓般的禮遇。這是自1989年以來卡扎菲第一次踏上歐洲大陸進行訪問。
華沙:歷史餘音不散,藝術無所不在
如果人們在波蘭首都華沙肖邦機場降落的話,迎接他們的是浪漫主義作曲家肖邦的肖像和他的音樂。華沙是東歐的一個重要城市,在這裡人們可以找到令人心醉的音樂和令人神往的過去。
布魯塞爾的特別來客:利比亞革命領導人卡扎菲
來比利時訪問的國賓通常下榻在富麗堂皇的瓦爾.迪舍斯宮。但是對於利比亞國家元首卡扎菲來說,宮殿中的奢侈房間卻不值貪戀,他執意要在宮殿花園的草坪上搭帳篷入睡。
塞普勒斯南部入盟,北部的前途在哪裡?
4月24日在塞普勒斯舉行的公投否決了這個國家南北統一的設想。這一結果讓歐盟各國外長深感遺憾。歐盟外交委員彭定康更是直白地批評塞普勒斯共和國政府施展了不正當的手段,致使歐盟擴展委員費爾霍伊根沒有得到該國希臘族的媒體新聞。
歐盟繼續維持對華武器禁運
今日的斯洛伐克婦女地位
在歐盟國家,婦女的地位各有不同。5月1日歐盟接納新成員後,婦女問題也將有更大的國別差別。這一問題在斯洛伐克的表現如何?
「新歐洲」誕生記
「新歐洲」誕生了!」2002年12月中旬,當歐盟輪值主席-丹麥總理拉斯穆森在哥本哈根「歐盟峰會」上宣佈這一重大突破時,難掩自豪之情:歐盟各國國家及政府首腦,決議接受10個東南歐國家的入盟申請。他說:「我們終於為兩次血腥的世界大戰和冷戰畫上句號,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統一歐洲所負起的共同使命。」
德國總統在布達佩斯:歐洲不是文化熔爐
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結束了他對匈牙利的訪問。本周四(4月22日),他在布達佩斯臨行告別時表示,歐盟成員國應該保留文化的多樣性。
歐盟東擴邊境大開,德國警察準備好了嗎?
再過一周,10個中東歐國家將正式作為新成員國加入歐盟,這不僅意味著歐盟的公民增加到4.5億,也意味著歐盟的邊界將向東擴張,歐盟國家的邊境控制將變得更加困難。
英國將對歐盟憲法公決 布萊爾向反對派宣戰
英國首相布萊爾昨天宣佈,是否接受歐盟憲法的問題不是由議會來決定,而要由全體人民來決定。而去年十月,布萊爾還拒絕採取這種做法。布萊爾的解釋是,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英國人自己做最後的決定,是保持歐洲中心的地位呢,還是呆在歐洲的邊緣地帶。公決日期大概定在明年年初的議會大選之後
歐盟暫不打算解除對華武器禁運
上周日(4月18日),歐盟國家及亞洲十國外長在愛爾蘭召開會議時,一致認為聯合國應加強斡旋力度,協調國際爭端。除討論「正題」之外,歐盟還對中方放出風聲,表示暫不取消對華武器禁運。
歐盟力求速決對華武器禁運
歐盟期待著本月內加快步伐,盡快了斷有關對華武器禁運的爭論,然而卻遭到國際特赦組織人權組織的嚴詞譴責。
歐盟取消武器禁運要視中國人權改善狀況而定
應中國政府的邀請,歐洲聯盟歐洲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先生於2004年4月13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歐洲委員會主席第三次訪華。
上一頁
第129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