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普丁為何「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
普丁在訪華期間重申,俄羅斯從未正式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觀察人士認為,普丁這樣說,只是為了哄騙美國總統川普并拖延時間。
歐盟、南美自貿協議——法國反對 能否批准?
周三,歐委會提交一份與南美「南方共同市場」之間的貿易協定,須經成員國批准。德國等一些國家希望開闢新的市場,以抵消川普关稅的影響。法國和一些國家則反對該貿易協定。
普丁: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二表示,莫斯科從未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但「北約則是另一碼事」。
馮德萊恩座機導航失靈 疑俄羅斯干擾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日飛往保加利亞訪問,抵達時飛機遭遇導航干擾,機組不得不拿出紙質地圖應對。歐盟稱這可能是俄羅斯故意為之。
德法合研新型戰機起爭執 兩國領導介入調停
德國總理梅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宏8月28日晚在法國南部的土倫港會晤。在媒體面前,兩人並沒有透露過多的實質性內容,但是在幕後,歐洲聯合研製新一代戰鬥機會是會談的主要議題。承載了歐洲厚望的該項目,正因德法航空工業界的爭鬥而陷於停頓。
歐盟擬對美國商品免稅 換取川普小幅讓步
歐盟委員會8月28日公佈了一份法律草案,擬將所有美國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降低到0%,屆時美國汽車都能免稅進入歐洲。布魯塞爾希望,能用「零關稅」換取美國將歐盟汽車進口關稅從目前的27.5%下調到15%。
中國會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嗎?
在關於烏克蘭戰後未來的國際討論中,中國是否會參與維和行動成為焦點之一。可以確定的是,北京對參與戰後重建抱有濃厚興趣。而歐洲則對此深懷疑慮。
歐盟報告:海關查獲非法產品大部分來自中國
進入歐洲市場的產品,必須符合特定的標準。並非所有外國進口商品都符合歐盟規定。歐委會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海關抽樣檢查中,來自中國的被拒收產品數量遙居首位。
基輔又遭大規模空襲 馬克宏:這就是俄羅斯對和平的理解
周四凌晨,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大規模空襲,至少造成14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兒童。另有近50人受傷。
美國將歐盟汽車進口關稅下調至15%
在美國總統川普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達成關稅協議後,歐洲汽車工業也終於迎來了利好消息:美國將下調歐盟汽車的進口關稅。
歐美商討對烏安全保證 川普排除美軍進駐選項
川普會晤澤倫斯基和歐洲領袖後,承諾會參與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外界關注安全保證的實質內容;川普已排除派駐美國地面部隊至烏克蘭的選項,但表示美國可能提供空中支援。
川普特使:為烏克蘭爭取到「類北約」安全保證
美俄阿拉斯加領袖峰會後,參與會談的美國官員陸續釋出談判細節。據美方說法,普丁第一次贊成由美國提供烏克蘭「類似北約」集體防禦條款的安全保證。對此,澤倫斯基表示樂見,但強調須釐清如何具體落實。
川普重提俄烏「互換土地」 歐盟代表:停火前壓根不應討論讓步
川普周一稱,他與普丁的峰會將是一次「試探性接觸」。歐盟外交代表卡拉斯表示,俄羅斯同意全面無條件停火前,壓根不應討論任何讓步。澤倫斯基警告,讓步不會說服一個殺手。
歐洲多國發聲明:烏克蘭國境不容武力變更
美國總統川普与俄羅斯總統普丁將在幾天後會面。面對這一局面,德國、法國、義大利、波蘭、芬蘭等多個歐洲國家搶先提出了俄烏和平談判方案,並且要求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歐洲和烏克蘭方面擔心,自身命運可能被美俄領導人私相授受。
澳門首例國安法公開拘捕 歐盟譴責
澳門警方首次公開披露依據國家安全法的拘捕案例。歐盟對此次行動表示譴責,擔憂澳門「政治多元化」和「言論自由」受到侵蝕。此案為「一國兩制」下的澳門敲響警鐘,引發外界對該地自由空間狀況的深切關注。
川普关稅8月落地 歐盟談判換來「雞肋讓步」
川普新一輪關稅於8月1日生效,此前,歐盟努力談判,勉強換來美國些許讓步,不過業界直言:付出過多,換來的卻太少。
歐美貿易協議達成:布魯塞爾讓步幾何?
美國總統川普与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後,歐洲股市攀升至四個月高點。投資者對不確定性得到緩解感到歡欣鼓鼓,但一些人擔心布魯塞爾讓步過多,這可能在未來多年困擾歐盟。協議具體內容如何?它給歐盟帶來了什麼,又讓歐盟付出了哪些代價?
德語媒體:被美中夾擊的歐洲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指出,雖然歐盟喜歡向美中兩國強調其擁有4.5億人口的龐大內部市場,但在「鬥爭」中,歐盟卻缺乏任何可以強化其論點的「棍棒」。《柏林報》關注到中資企業在德國的收購攻勢已經開始在大型工業領域展開,甚至波及到關鍵基礎設施。
歐盟調查認定Temu未能遏制非法商品銷售 或面臨巨額罰款
歐盟委員會初步調查顯示,中國線上零售平台Temu未能有效遏制非法商品在平台上的銷售,涉嫌違反歐洲《數字服務法案》。調查顯示,歐洲消費者在Temu上購買到不合規產品(如嬰兒玩具和小型電子產品)的風險極高。
國際媒體看歐美關稅協議: 「歐洲人投降了」
德正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日達成的協議,今後歐盟出口美國的絕大多數產品將需繳納15%的關稅。儘管歐美爆發貿易戰的風險暫時得到緩解,但絕大多數德語及國際媒體都對這份協議持批評態度。
歐盟國家如何回應美歐達成的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7月27日宣佈,美歐已達成一項貿易協議,內容包括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15%關稅、歐盟大規模採購美方能源與軍備,並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歐洲多國隨後對此作出回應。
歐盟砸重金敲定對美貿易框架 川普關稅降至15%
經過數個月的談判後,美國及歐盟領導人週日對貿易協議框架達成共識。川普宣佈將汽車等歐洲商品關稅降至15%;歐盟則同意購買超過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採購大量軍武,還會額外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
岌岌可危的德國光伏產業
德國大小城市內,光伏設施隨處可見,但其中已經很難見到德國本土技術。一波又一波的破產申請使本已岌岌可危的德國光伏產業雪上加霜。在私人住宅領域,太陽能熱潮也開始降溫。
川普周日會晤馮德萊恩 稱或有望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正在蘇格蘭訪問,並將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談。外界預期,此次會晤有望在美歐之間持續已久的關稅爭端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德語媒體:中歐關係漸行漸遠
媒體看中國
周四的中歐峰會結束後,《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歐中領導人握手言歡的畫面背後,布魯塞爾同北京之間的裂痕已經無法掩飾,中歐關係已經到了十字路口。《南德意志報》評論敦促歐盟不應一味對中國委曲求全。
李強駁斥歐盟補貼擔憂:中國「沒那麼富裕,負擔不起」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上,針對歐盟對中國工業補貼過度的擔憂,發表了坦率的評論,稱中國「沒那麼富裕,負擔不起」。此番言論旨在回應歐盟對巨額貿易逆差和廉價出口湧入的擔憂,也反映了中歐貿易關係中的緊張態勢。
德語媒體:中歐絕非「夥伴」
媒體看中國
對於周四舉行的歐中峰會,《南德意志報》寫道,鑑於利益與價值觀的根本分歧,中歐間所謂的「夥伴關係」實在是名不副實:歐洲只有認清這一現實,才能在談判桌上取得主動。《商報》則明確指出,北京強硬和自信的表面之下,其實「底氣」已經嚴重不足。
歐美擬就15%關稅達協議 或比照日本架構
據歐盟外交人員說法,歐盟和美國即將針對貿易協議達成共識,川普政府將對進口至美國的歐盟商品徵收15%的廣泛關稅,可能涵蓋汽車,且預計倣傚美國與日本達成的框架。
德語媒體:歐洲應學會「權力的語言」
媒體看中國
周四,中歐峰會將在北京舉行。《時代》周報發表評論稱,中歐建交五十周年之際,雙邊關係正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而此次峰會更將凸顯中歐之間權力格局的變化。《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由於歐洲政界和經濟界之間的相互掣肘,對華「去風險」戰略卻未能見效。
中歐關係陷低谷 北京對歐盟制裁提出嚴正交涉
歐中峰會在即,中國商務部批評歐盟上周對俄第18輪制裁措施中,涉及中國企業和銀行的部分,稱對中歐經貿關係、金融合作「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歐洲議會前議員包瑞翰向德國之聲分析說,歐中關係陷入低谷有四個原因。
歐中智慧財產權爭議 世貿組織仲裁有利於歐方
三年前,歐盟向世貿組織提起上訴,指責北京阻止歐盟技術企業在境外上訴來捍衛其專利權。本周一,世貿組織一個仲裁機構作出有利於歐方的裁決。
歐盟通過第18輪對俄制裁
斯洛伐克在最後一刻解除了數周來就歐盟對俄新一輪制裁方案的否決權,歐盟成員國本周五(7月18日)達成一致:將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以削弱克里姆林宮戰爭預算,涉及北溪管道,動態石油價格上限和「影子船隊」黑名單等。
歐盟公佈2兆预算案 德國:「無法接受」
歐盟委員會希望大幅提高其未來預算,以便支持烏克蘭重建、保護農民,增加對現代技術的投資。不過,該提案目前已遭遇多方批評。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資金繳納大戶表示對此「無法接受」。
北京解除對德國前歐盟議員彼蒂科菲爾制裁
歐洲議會獲悉,中國解除了對德國綠黨政治人士彼蒂科菲爾(Reinhard Bütikofer,包瑞翰)四年前實施的制裁。此舉被視為北京為恢復與歐洲議會對話所作的努力之一。不過,中國仍未解除對柏林墨卡托中國中心等實體和個人的制裁。
美印尼貿易協議出爐 川普推動關稅大調整迎8月期限
7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印尼商品徵收19%的關稅,並稱更多類似協議即將公佈。他還透露,將對進口藥品徵收新關稅,並向多國發出關稅通知信。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已準備好在與華盛頓的談判失敗後採取報復措施。
歐洲在中美之間的平衡術
威脅加徵關稅之後,美國這個老盟友在還能信任嗎?共產主義中國是否是歐洲的選項?全球化需要共同行動,而歐盟正陷於兩難之中。
川普下最後通牒 揚言對俄施加次級制裁
俄烏戰爭仍不見停火跡象,美國總統川普警告,若俄羅斯在50天內未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就會實施高額次級制裁。他同時也表示美方將持續軍援烏克蘭。
歐盟應對美國關稅:「希望達成公平協議,但也做好反制準備」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歐盟商品加徵30%關稅並設定8月1日為談判最後期限。歐盟各國貿易部長本周一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磋商應對方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將推遲對美關稅報復,以有更多時間進行談判。歐洲各國領導人表態。
專家談川普新關稅:「對所有參與談判的人來說都是一記耳光」
川普周六宣佈,將從8月1日開始對所有來自歐盟的商品徵收30%的關稅。專家對DW表示,這可能只是川普的一個「談判策略」而已。而布魯塞爾則希望說服美國方面改變初衷,決定推遲原定周一將生效的反制措施。
邊境檢查意味著申根自由行的終結?
在申根區自由通行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歐洲,一些國家正在悄然恢復邊境檢查。這能解決移民和安全等問題嗎?
川普发出新威脅:對墨西哥和歐盟商品徵收3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在周六表示,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墨西哥和歐盟將從8月1日起面臨30%的關稅。歐盟方面對此進行了措辭強烈的回應,同時也稱仍希望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
歐洲議會譴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北京批「雙標」
在歐洲議會高票通過決議譴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後,中國做出回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呼籲歐洲議會停止在出口管制問題上搞雙重標準。
歐盟調查TikTok將個人數據傳回中國
歐盟的監管機構目前正在對TikTok將個人數據傳輸到中國展開調查。中國政府則再次指出,從未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法的形式採集或存儲數據。
中國商務部對歐盟提出四少四多
中國商務部周四(7月10日)回應歐盟關於限制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批評時表示,中國希望歐盟減少指責。
德國總理梅爾茨或今秋訪問中國
路透社援引一名知情人士報導,德國總理梅爾茨(又譯默茨)年內將訪問中國。最早可能在10月。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中國呼籲歐盟平衡自己的心態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在歐洲議會演講時稱北京有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如果中歐關係向前邁進,就需要真正的再平衡。
歐中峰會在即 歐盟越發不滿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8日表示,歐洲將尋求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其中包括要求中國放寬對歐洲企業的市場準入、放鬆對稀土產品的出口管制。此外,產能過剩、中國暗中支持俄羅斯等問題也將在本月底的歐中峰會上提及。
烏克蘭缺錢190億美元 歐盟很著急
美國正在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俄烏戰爭的烈度卻絲毫未減。這意味著,烏克蘭政府將面臨更大的戰時經濟財政壓力。正在逐漸取代美國成為烏克蘭主要援助者的歐盟,現在想方設法為基輔填補財政缺口。
馮德萊恩與川普通話 歐盟爭取最後關頭達成協議
川普为貿易夥伴設定的7月9日的關稅協議期限將至,但歐盟仍對與美國達成一致抱有希望。歐委會領導人馮德萊恩周日與川普进行了「良好的對話」。
歐盟推遲同中國簽署氣候行動承諾
歐盟正在推遲與中國簽署一項聯合氣候行動承諾,該承諾原計劃在本月舉行紀念中歐建交50周年的峰會上達成。
上一頁
第1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