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輪值梅克爾慎吹肥皂泡
2006年10月12日2007年1月,歐盟將迎來德國這個最大的歐盟成員作為輪值主席國。原則上所有歐盟成員國當然享有平等地位,不過當大國被擱置到天平上時,總不免產生更有噸位的政治影響。那麼歐盟輪值主席半年的任期可能帶來怎樣的機遇呢?對梅克爾而言,或許能借此機會,在歐盟憲法問題商議過程中發揮一些作用,為歐盟帶來些許推動力。不過公眾對德國半年任職期的期望如此之高,將來的失望恐怕會更大。
梅克爾本人表現得頗為謙虛謹慎,她只冀望於半年內能為首輪失敗的歐盟憲法提出新的時間表。但是關鍵要看她能否呈交內容上富建設性的提案,舊的草案中又將保留下來什麼?未來將出現怎樣的制度性變革?歐盟擴充的指導方針是什麼?
這些題目,輪值主席梅克爾須面對歐盟一一陳述,不過自己卻難以解答。因為她還未卸任,就得面對法國總統的新舊更替。不到那時很難出現任何根本性的變革,這個總理府也是眾所周知。法國同樣是歐盟成員國裡的重量級,2008年下半年是其輪值主席國的任期。或許彼時歐盟憲法才會千呼萬喚始出來。
與其在歐盟憲法上艱辛地尋找突破口,不如把精力集中在歐盟的社會和經濟層面,這裡雖一樣陰雲密佈,但卻較容易體現效果。關鍵詞是「推動全球化」和「同官僚主義鬥爭」,注意力將投向能源和郵政市場。
湊巧的是,2007年5月是歐盟誕生50周年的時刻。這個日子梅克爾總理或可妥善利用,以重建民眾對歐盟的信心和對未來的希望。至少民意調查顯示,這是歐盟百姓所缺少的。
同時,梅克爾盼望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索能真正委以實權。長期以來,巴羅索作為保守派的夥伴並未提拔使之如願入閣。而梅克爾總理認為,現在位居歐盟委員的君特.付爾霍根早該換掉,作為紅綠聯盟的殘留人物,他在受到腐敗批評的歐盟議會中,未加促進反多阻撓。
成為輪值主席後,梅克爾還須多加斡旋。德國同歐盟委員會之間從儲蓄銀行到葡萄酒市場秩序種種恩怨,先暫時擱置一邊。另外,如果年底土耳其還沒有至少間接承認塞普勒斯,那麼該國加入歐盟的談判或許會在德國輪值期間中止。這將嚴重威脅到德土兩國的外交關係。
總而言之,歐盟輪值主席不過一名譽職務,不必對其影響力期望過高。但是其中多少蘊含著機遇,怎麼說下次德國成為輪值主席國,也是2020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