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要剎車
2006年3月17日歐盟議會對來自東南歐的入盟候選國敞開大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雖然,塞爾維亞、波士尼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或烏克蘭等國目前仍在敲門,但歐盟的大門現在只開了一條小逢。
議會踩閘
周六,歐盟議會通過一項新的擴展戰略。該戰略由外交委員會草擬,並由該委員會主席布羅克介紹。該戰略的內容表明,歐盟在擴展的立場上,已出現轉折。這意味著,期待盡快入盟的候選國突然遭遇新現實。布羅克指出,在擴展問題上不應再有「自動主義」,歐盟只能按其所具有的承受能力逐步擴大。這些承受能力包括財政問題,也包括迄今還沒有歐盟憲法這一問題。
也就是說,鑑於缺少資金,鑑於還沒有憲法,歐盟無可避免地走到了自己的極限。雖然,這一點現在還不至於影響到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這兩個國家明年入盟幾乎已成定局;歐盟已與之進行入盟談判的克羅埃西亞和土耳其也不受影響。但是,西巴爾干地區國家將受到影響。這些國家將只能通過所謂的「中間步驟」逐漸接近歐盟。這些尚不穩定的巴爾干國家將必須在尚未被接納入盟之前,先全盤接受歐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標準。布羅克對歐盟議會表示,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要將它們擋在盟外,但是要拋棄非此即彼的做法。換言之,為「歐盟擴大」這個項目的誠信度計,需要有一個中間階段。該階段的意義是,給予當事國一種前景,而同時,歐盟又不至於受到馬上就必須將這些國家接納進來的壓力。
歐委會不滿
布羅克這位基民盟議員所言並非只代表在議會中佔多數的保守派黨團,而且,他也得到社民黨議員的支持。社民黨歐盟議會黨團主席舒爾茨便對這個分階段計劃投了贊成票。舒爾茨指出,歐盟未來接納的國家必須是已經實現穩定的國家,而不是先接納進來,然後再助其穩定。穩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有關西巴爾干地區,首先必須解決領土主權爭議。在這裡,蒙特內哥羅的全民公投和科索沃的最終地位問題都還懸而未決。
保守陣營和左翼陣營的議員們在歐盟擴展問題上一下子採取剎車手段,這也與關於歐盟未來憲法的全民公決在法國和荷蘭失利有關。公民在表決中顯示出對一個不知自己的界限在哪裡的歐盟的憂慮。議員們建議歐委會到年底前就歐盟的接收新成員能力再度作一次評估。不過,主管擴大事務的歐盟委員雷恩對議會的這一剎車態度「很不感冒」。他強調說,在東南歐實現穩定的和平與民主最終符合歐盟自身的利益。因此,不應對歐盟對該地區承擔的責任產生任何懷疑。
這番言論預示著議會和歐委會之間有可能出現齟齬。從巴爾干通往歐盟的道路將變得更為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