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要入「自己的」網
2006年4月7日以「.com」結尾的網路地址全球約有80億個。從「aaa.com」-美國汽車俱樂部,到「zztop.com」-德克薩斯州大鬍子搖滾樂隊網頁,「.com」是頂級域名,猶如網路的郵政編號。最初,這一地址不過是用於上網路的美國公司,現在,它卻早已風行全球。
域名要姓歐
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塞爾邁耶指出,鑑於「Dot.com」仍然是美國的標誌,從歐盟的視角出發,它意味著歐洲企業的競爭劣勢。1999年,歐委會首次設想,通過設置自己的「網上領地」打破美國人的一統地位。
歐盟的決策機器開始運轉了,3年後的2002年,各方達成一致,採用「.com」這個顯而易見的縮寫域名。
跨邊界營銷
4年後,「.eu」也進入民間-從今天(4月7日)起,在歐盟的個人和企業可以登記用「.eu」作為網路域名。塞爾邁耶相信,借此,歐盟企業就有了一個明顯的歐洲身份,歐盟由此為其企業創造了跨邊界營銷的機會。
也就是說,一個在歐洲範圍活動的企業不需要再單獨使用每一個國家的網上域名。例如,德國化學康采恩拜耳就可以用「.eu」將所有的廣告產品悉數歸並。「.de(德國)」,「.se(瑞典)」,「.fr(法國)」,-這些域名後綴便不再是必需的了。不過,前提是,該公司本身願意有一個歐洲的名聲。拜耳公司已經提出申請,登記網上域名「bayer.eu」。
大公司優先
專管域名註册管理的是「EURid(歐盟域名管理機構)」,設址布魯塞爾。該機構從2005年12月起開始接受申請。目前,有資格申請的只限於那些能證明自己已有相當知名度的企業。正因此,一個叫作約瑟夫.拜耳的公民申請登記「bayer.eu」便遭到該機構的婉言謝絕。儘管如此,到目前為止,歐盟登記機構已收到30多萬份申請,其中大多數來自德國及荷蘭。而在4月7日,個人被允許申請的這一天,該機構相信,將會收到另外70萬份申請。
從加利福尼亞到萊沃庫森
新域名儲存於「EURid」的電腦內。如果有一名使用者敲入地址「bayer.eu」,EURid的電腦就會向有關的網頁發出詢問。不過,此前,訊息流還得繞道走:所有詢問首先發往加利福尼亞,-國際網路域名及地址管理機構(ICANN)所在地。因為,ICANN負責管理所有頂級域名,包括後綴為「.com」或「.eu」的域名。
全球範圍?
雖然,ICANN的管理層成員來自全球各國,但該機構本身卻隸屬美國商務部。中國和伊朗等國家便擔心,美國可以在特定的情況下封鎖它們的網頁。歐委會發言人塞爾邁耶的態度倒要緩和一些。他表示,只要ICANN以國際機構身份做決定,歐盟方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歐洲品質
按塞爾邁耶的看法,使用「.eu」域名至少是獲得更多獨立性的一步。他指出,現在,歐洲自己可以確定誰有資格申請這個域名。因此,「.eu」體現的是高品質的歐洲標準。雖然在數量上歐洲無法與美國挑戰,但在品質上卻足以與之匹敵。
不過,有一個域名卻並非一定代表最高品質,那就是「sex.eu」。-迄今,EURid已經收到登記該域名的申請2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