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國家欲建立共同防務系統
2010年12月12日廣告
歐洲國家傳統的國防是,每個國家都有一整套防務系統,無論這個國家多小。但這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尤其在目前這個亟需緊縮開支的時期。此外,這種防務模式也與歐洲一體化相矛盾。這是許多國家的共識。因此,德國防長古騰貝格和瑞典防長托爾克弗斯(Sten Tolgfors)的倡議得到歐盟國家的普遍支持。兩位防長建議有效地合並歐盟國家的國防機構。但德國國防部國務秘書施密特(Christian Schmidt)也不得不承認,要實現歐盟國家的共同防務任重而道遠: "我們必須清楚地瞭解,我們需要什麼,我們能夠做什麼,別人能夠做什麼,我們如何實現共同防務等等。這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其次我們要審視合作國家的可信賴度。就是說,如果甲國承擔了乙國家某方面的防務,那麼乙國就必須能夠確信,在它需要這方面防務的時候甲國能夠提供。"
根據兩國防長的倡議,一些國家可以放棄部分國防設施。但戰鬥機、軍艦及情報機構仍由各國自己控制。荷蘭的歐洲空中運輸指揮中心指出,共同維修飛機及培訓機組人員能夠節約大量資金,歐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指揮中心負責協調多個國家的200多架軍用運輸機。在傷病員救護及清除地雷等方面也有實現統一調配的可能。
不久前的英法軍事合作是一個特殊的例子。這兩個核國家準備在未來進行共同的核武器實驗,並共同使用航空母艦。有人對這種雙邊的合作關係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此類合作都應該在歐盟的框架之下進行。
另一方面,傳統的軍事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仍舊存在。因此一些國家,特別是英國對此提出警告說,歐盟的這種軍事合作不應該照搬北約的形式,否則又會出現雙重機構。而這正是歐盟試圖避免的。
作者 Christoph Hasselbach 譯者 王雪丁
責編 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