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氣氛轉向?更多德國人因難民問題而擔憂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近來德國對於難民問題心存恐懼的人數明顯上升。而一直民眾支持率高居不下的梅克爾,也因該問題而受歡迎度大打折扣。
評論:情急「生智」
加快融入、加速驅逐、確認更多的「安全國家」、減少給庇護申請者的現金、增撥住宿費——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認為,當局擬就的相關法律草案既正確又錯誤。
專訪:梅克爾還"有救"嗎?
梅克爾總理作出姿態歡迎大批戰爭難民,全世界表示驚訝,德國也不理解。這會給她的政治生涯造成隱患嗎?德國之聲為此走訪了政治學家法爾特教授。
習近平主持婦女峰會受關注
聯合國婦女峰會由習近平主持,而中國當局今年春天剛剛拘捕了五名女權運動者,希拉蕊‧克林頓稱其「無恥」。
難民危機:德總統與梅克爾保持距離
聯邦德國總統高剋日前在一次集會上強調,德國願幫助難民,但能力並非無限。此言與政府總理梅克爾迄今的表態明顯不同。
臉書將針對種族言論採取措施
難民危機中,臉書(Facebook)上出現了不計其數的仇視移民和排外主義的帖子。現在,德國總理梅克爾出面干涉並和直接向臉書總裁祖克柏谈及該問題。
習近平在聯大宣佈投資和免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
聯合國大會開幕 難民問題受關注
羅馬教宗方濟各首次在聯大會議上發表講話。他強調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談到了難民危機、武器運輸等話題。梅克爾也在大會上發言,她表示,人們必須直擊逃亡和驅逐的源頭才可能解決難民問題。
梅克爾贊成阿薩德參與和平談判?
聯邦政府支持進行一個有阿薩德參與的「敘利亞內部的對話」。這聽起來像是德國對敘利亞政策出現180度大轉彎。然而,其他地區力量也必須加入這一進程。
德國難民峰會獲突破性進展
難民峰會昨晚取得重大進展,聯邦和各州政府達成一致:地方政府將得到更多聯邦財政支持,今年內獲得20億歐元,明年將獲得40億。
一場豪言壯志的峰會
歐盟峰會就難民問題發出了和解的聲調,並決定拿出大筆資金和大的行動方案解決難民危機。
做好事還被罵?默大媽怒了
面對在難民問題上「自討苦吃、咎由自取」的指責,德國總理梅克爾終於忍無可忍了。難民危機中,德國右翼民間運動「Pegida」再次壯大,甚至要求梅克爾下台。
德國突然恢復邊境檢查
由於難民湧入速度過快,德國政府臨時決定恢復邊境檢查,暫定12小時,重點為德奧邊境地區。目前,兩國間客運鐵路交通暫停,入境口出現混亂現象。交通已經停止。
梅克爾的「敗筆」
對於德國總理梅克爾自家後院的聯盟黨派基社盟來說,湧向德國的難民潮已失控。該黨表示,讓難民隨意從匈牙利進入德國是這位女總理的一個「敗筆」。與此同時,周末預計又將有4萬難民抵德。
德國總理直面難民問題
急劇增加的難民數量、人口走私活動、乘船偷渡的難民、對難民營的襲擊事件,德國總理會對此做出怎樣的回答,人們滿懷期待。
梅克爾促靈活應對難民挑戰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夏休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著重談及了難民問題,她向各部門發出呼籲,希望他們在處理難民問題上增加應變能力。
蒙難民悲劇陰影 西巴爾干會議乏善可陳
在維也納召開的第二次西巴爾干會議上,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稱讚有進步;塞爾維亞政府則表不滿。在奧地利境內發現的死亡難民車事件使移民問題成為會議主題。
「梅克爾為什麼不早一點來?」
德國總理梅克爾周三來到薩克森州的海登瑙,訪問了一處幾天前曾受到暴力攻擊的難民收容所。
收容敘難民 梅克爾獲歐巴馬讚揚
美國總統歐巴馬感謝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洲難民危機中發揮領導作用。梅克爾在國內被批表態太遲,歐巴馬對她則贊賞有加。
你看我看德國人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做了一項"德國在世界的眼中"的調查。典型的德國人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梅克爾訪難民營 誓不容忍仇外行為
在有關難民問題的辯論中,德國總理梅克爾被批過度沉默。如今她前往發生騷亂的小鎮海德瑙瞭解情況。德國總統高克則造訪位於柏林的難民收容所,並稱讚志願者展現出德國的「光明面」。
評論:德國目前最急需什麼?
Felix Steiner
幾天來德國呈現的多重面孔相互矛盾:一方面向難民提供了慷慨援助;另一方面也表現出針對難民的暴力。德國之聲記者Felix Steiner認為,梅克爾現在對此表態大可稱道。
梅克爾與公民對話 談認可與融合
「在德國好好生活」是德國政府發起的系列公民對話的主題。總理梅克爾與德國最窮困地區之一杜伊斯堡市馬克思洛區的60名市民對話。
烏克蘭峰會「四減一」 柏林未邀莫斯科
半年來,烏克蘭衝突緩解無望,明斯科協議名存實亡。新峰會在柏林舉行,卻獨缺普丁。
巴西欲退出燃煤 保護氣候
德國與巴西舉行首次政府磋商,就加強氣候保護合作達成一致。在自貿協定領域,巴西也表達談判的意願。
德國巴西首度舉行政府磋商
對德國總理梅克爾而言,巴西雖然面對許多重大問題,但也是能協助解決國際問題的關鍵國家。德國與巴西的首輪政府磋商會議成果超出預期。
德國副總理不認為梅克爾「不可戰勝」
德國執政黨之一社民黨在民調中成績遠遠不如總理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不過社民黨主席一點不乏信心和鬥志。
梅克爾也對"叛國案"調查表示懷疑
德國總理梅克爾首次對"網路政治" (Netzpolitik.org)部落格記者因涉嫌叛國罪接受調查表態。不過,兩名記者對接受調查顯示得毫不擔心,倒是德國政界目前面臨著外界極大的壓力。
《明鏡》爆料:梅克爾有意尋求連任
德國總理梅克爾始終未曾鬆口是否將於2017年聯邦議會大選時出馬參選。《明鏡線上》周六爆料,梅克爾有意尋求第四次連任,而且已與基民盟的高層黨員就選戰策略進行討論。
梅克爾「現身」女同雜誌廣告
一家新創刊的女同性戀雜誌在其影片廣告裡,植入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形象
評論:德國移民辯論-給難民申請者的綠卡
德國國內又在開始激烈爭辯移民問題。其原因是不斷增長的難民數量。多年來德國政界不願建設性地處理這一問題。
難民少女引發移民問題討論
在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一名難民女孩的對話引起爭議後,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歐波曼再次強調了德國應出台《移民法》的呼籲。
德國議會同意就希臘援助展開談判
德國議會通過表決同意授權聯邦政府為希臘第三批援助計劃進行談判。大多數議員投出贊成票。一部分反對票來自基社盟和德國總理梅克爾以及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所屬的基民盟。
默嫂的安慰惹怒德國人?
一名難民少女在一場與梅克爾的對話中突然啜泣起來,因為她可能無法留在德國。梅克爾安慰她的言語和舉動卻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有網民罵其「冷血」和「沒人性」。
希臘政策:超半數德國人力挺梅克爾
本周二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逾一半德國人在希臘問題上認同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立場。幾乎所有受訪者都對希臘是否會進行改革懷有質疑。
YouTube明星與梅克爾的約會
德國的YouTube明星LeFloid周末"約會"採訪了梅克爾總理。
評論:獲勝者是——梅克爾!
馬拉松峰會後,齊普拉斯又開始扭曲事實、極力粉飾談判結果。德國之聲評論員Barbara Wesel認為,真正的贏家則面帶微笑地安靜退場。
Youtube明星採訪總理梅克爾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邦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周五接受Youtube網路名人雷‧弗羅伊德( LeFloid )的採訪。
希臘提出新救援申請 改革方案仍拖延
希臘周三向歐盟提出新救援申請。此前,歐元區國家給瀕臨國家財政崩潰的希臘最後一次機會:雅典必須在周四半夜之前提交具體改革措施建議。鑑於形勢嚴峻,歐盟同時已就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作準備。
梅克爾訪問「巴爾干火藥桶」
在希臘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德國總理梅克爾本周三前往巴爾干西部地區訪問。該地區是歐盟候選成員國俱樂部,也面臨許多政治和經濟問題。
巴黎、柏林看雅典 - 不一樣的眼光
希臘公投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共同呼籲各歐盟成員國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不過,法德之間並非步調一致。
評論:希臘出局又能怎樣!
Sabine Kinkartz
梅克爾說,只有在希臘公投之後,她才會在新的前提下重談新一輪援救計劃。德國之聲記者Sabine Kinkartz認為,梅克爾希望重新開始。
德國如何應對中國崛起?
德國究竟應該採取怎樣的中國政策?中國在經濟與政治上的崛起對於德國而言意味著什麼?在希臘危機充斥媒體版面的時候,一場有關中國的討論會卻在德國聯邦議會大樓裡悄然展開。
「公投前,不談判」
歐元區財長決定,在周日希臘公投前,不與該國進行進一步的談判。此前,德國總理梅克爾也作出相同表態。
希臘危機難解 柏林急召峰會
希臘危機讓柏林也進入緊繃狀態。德國總理府周一午後將召開特別會議和危機峰會。希臘債務危機究竟將如何發展,如今充滿未知數。
梅克爾:希臘若破產,沒有B計劃
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並未針對希臘破產的局面制定應對計劃。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則警告稱,如果各方在6月30日之前不能達成一致,那就「游戲結束」。
採訪:"基民盟從來不是基層民主黨派"
德國執政黨基民盟(CDU)70歲啦!它希望變得不一樣,但更多通過改善,而非改變。
希臘:這出戲還沒演完
關鍵性的財長會議無果而終。各國領導人依然在等待歐元集團拿出解決方案。
歐巴馬承諾終止監聽盟國
維基解密揭露多任法國總統遭美國竊聽,此事起發法國當局的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三向法國總統奧朗德承諾,美方將終結所有被盟國視為「無法容忍」的做法。
間諜醜聞讓梅克爾左右為難
為解決有關間諜醜聞引起的爭議,梅克爾希望通過任命一名特別調查員來避免繼續與美國交惡。
上一頁
第19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