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評論:「形單影只」梅克爾
Marcel Fürstenau
難民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大,批評聲越來越高。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認為,面對外界和本陣營的壓力,基民盟主席、總理梅克爾已無法再迴避。
歐盟各國分歧依舊 難民分配難達共識
湧向歐盟的難民潮沒有退去之勢,歐盟內政部長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卻難解燃眉之急。
德國政府本該對難民潮早有準備
據媒體報導,早在半年多以前,德國政府就已經獲得相關提示訊息,應做好迎接難民潮的準備。
德執政聯盟就快速審批難民申請達成一致
德國總理梅克爾、基社盟主席澤霍費爾和社民黨主席嘉布瑞爾就加速難民審批程序的基本點達成一致,其中包括對難民實施更為嚴格的流動限制。
富比世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梅克爾超歐巴馬
《富比世》雜誌新評選的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上,普丁穩居榜首,梅克爾躍居第二,歐巴馬則滑落到季軍位置,習近平名列第五。
梅克爾:關閉邊境可能引發軍事衝突
梅克爾總理認為,如果德奧關閉邊境,難民局勢非但不能減緩,反而更為激化,甚至出現軍事衝突。
難民危機:聯盟黨努力展現團結
德國執政聯盟周日舉行的難民危機峰會無果而終。基民盟和基社盟在會後發表了一份立場文件,就充滿爭議的難民過境區等問題達成一致,一些爭論點則未被提及。
德國媒體:簽合同可以 、搶生意不行
梅克爾剛剛結束的中國行依然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南德意志報》注意到空中巴士獲得中方的巨額合同,指出,中國大手筆購買飛機,柏林雖樂見其成,但德國卻不願看到中國會因此增加前往德國的航班,給漢莎航空帶來影響。
專訪瓦魯法基斯:我為梅克爾感到驕傲
前希臘財長瓦魯法基斯卸任後並沒有遠離政治。他近日接受德國之聲採訪,講述了他對歐洲未來的看法。採訪中,他說自己為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感到驕傲。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默嬸打道回府 問題形影相隨
梅克爾已經結束了任期內的第八次訪華。與外界預期中有所不同的是,德國沒有像英國一樣給中國「磕頭」,卻還是受到了中國方面高級別的禮遇。梅克爾想談想做的事情,一樣都沒少。
梅克爾:一年去一次中國很好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結束中國行之前表示,德國原則上支持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同時兩國政府領導人指出,有意在2016年前就停止通過電腦進行的工業間諜活動達成協議。
評論:熊貓與禮炮
在中國眼中,德國是否已失去重要性?這是梅克爾訪華前,人們心中的一大疑問。德國之聲評論員Philipp Bilsky認為,如今答案很明確:北京竭盡所能扭轉這樣的看法。
難民危機:執政聯盟內部的不諧音
難民危機加劇了德國執政聯盟內部的裂痕:姐妹黨派基民盟、基社盟展開口水戰,社民黨則警告,內鬥將讓政府行動能力受威脅、失去民心。
梅克爾到訪李克強家鄉
德國總理梅克爾訪華第二天來到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故鄉安徽,兩國政府首腦就進一步推進中德青少年交流達成一致。另外,兩國又簽訂了十多項合作協議。
德國不「磕頭」 照樣很重要
站在李克強身邊,梅克爾一方面顯示出了她作為歐盟大國總理的自信,一方面也知道哪些話還是能讓中國賺足面子。
德語媒體:誰更需要誰?
周四的德語媒體繼續關注梅克爾訪華。《世界報》文章指出,梅克爾此次到訪無須尋求北京關注,情況恰恰相反,中國正借此機會吸引這位德國總理的目光。而《法蘭克福匯報》則注意到了中國拿到的一個世界之最--它是全球審查制度最嚴格的國家。
梅克爾訪華首日:談難民、簽合同
在梅克爾啟程訪華之前,德國國內還有不少人擔心,面臨經濟轉型壓力的中國可能會冷落德國。不過,在訪問的首日,雙方經濟界代表就在兩國首腦的見證下簽署了數十億歐元的合同,中方還表態支持梅克爾的難民政策。
梅克爾十年八次訪華的變遷
德國總理梅克爾2005年11月上任以來,迄今已經是第8次訪華。德國之聲為您盤點她過去7次訪華的經歷,以及德語媒體十年來對梅克爾評價的變遷。
梅克爾在中國--危機相伴隨行
德新社指出,難民危機、敘利亞、與中國經濟往來上的問題--梅克爾這次訪華的確"壓力山大"。中國領導人將會如何應對這位從遠方而來的客人呢?
澤林視點:第8次
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本周四起訪華。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認為,這是對這個重要國家的一次短暫的例行訪問。
德語媒體:誰是北京的好朋友?
本周三的德語媒體聚焦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中國行。《每日鏡報》文章指出,德中之間將要簽署的經濟協議與上周中國和英國簽署的巨額合作協議相比或許遜色不少,但德國依然會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梅克爾訪華 經貿是個大問題
中國是德國在歐洲以外最大的貿易夥伴。而當前的中國經濟走勢疲軟,會對兩國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本周四開始訪華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將重點關注這一議題。
評論:梅克爾正是問題的一部分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洲擁有極高的聲望。但她的難民政策為自己引來排山倒海的壓力。德國之聲評論員Christoph Hasselbach認為,梅克爾的政策賠上了她在歐洲樹立的威望。
德語媒體:用消費取代共產主義
《南德意志報》周二繼續聚焦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及「十三五」規劃。《柏林報》則關注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訪華,並預言經濟不是此次的唯一重點議題。
梅克爾訪華 壓力重重
大眾尾氣門曝光不久、中英兩國簽訂巨額貿易協議後,德國總理將於本周四展開對中國為期兩天的訪問,尋求重振德中兩國的貿易關係。
國際特赦組織呼籲梅克爾訪華"直面"人權
國際特赦組織德國分部秘書長卡裡斯坎(Selmin Caliskan)向德國總理髮出呼籲,期待梅克爾在周三(10月28日)展開的中國之行中公開討論人權議題。
對華合作:德國何以被英國擠到一邊?
德國總理梅克爾此次訪華的時機很微妙,同時也面臨重重壓力。
終結西巴爾干難民潮的混亂局面
改善難民的登記和收容條件,這就是周日晚歐盟特別峰會的主要收獲。
梅克爾下周訪華
歐洲大國競相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加強貿易關係,簽署投資協議之際,德國總理梅克爾下周將前往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
梅克爾慰問德國之翼客機遇難者家屬
德國之翼客機墜機事件過去7個月之際,德國總理梅克爾前往部分遇難者所屬的哈滕中學,與遇難者家屬、學生和老師會面。
評論:一個分裂的社會
Felix Steiner
行兇之後,襲擊者說,他是為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才這樣做的。德國之聲記者Felix Steiner認為,難民危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德國社會發出挑戰。
更多資金、放寬簽證——梅克爾訪問土耳其
梅克爾與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會晤後承諾,將支持土耳其公民申請歐盟簽證加速。此外,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也將掀開新的篇章。
梅克爾:難民危機是對歐洲的歷史性考驗
儘管受到多方批評,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今天發表的政府聲明中仍重申了自己的難民政策。在去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峰會前,她再次呼籲歐洲合作解決目前的問題。
僅三成德國人贊同梅克爾難民政策
最新的民調顯示,與9月初相比,相信德國可以應付難民危機的人顯著減少。與此同時,更多人認為避難申請者人數太多。
評論:「難民過境區」是偽命題
政界使用這個詞,彷彿它是個魔法咒語:「難民過境區」。似乎這樣就能解決難民危機。德國之聲評論員Felix Steiner認為,這是一派胡言,毫不現實。
成千上萬人參加德勒斯登Pegida集會
Pegida運動創始人在周一晚的集會上稱德國政府「獨裁」,對梅克爾的難民政策進行了激烈批評。
民意下滑難撼梅克爾難民立場
梅克爾昨日與內政部長們就難民危機舉行了會談,會晤最終未取得任何具體成果。周末發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有48%的德國人不贊同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梅克爾發出回應稱"民調不是我的標尺",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所在。
七張圖看懂一周大事
優質圖片資訊、感受現場場景、瞭解世界百態、追尋真實熱點 ——德國之聲推出新欄目「七張圖看懂一周大事」,為您匯集一周精彩瞬間。
多數德國人認為難民數量已不可承受
據德國電視二台「政治晴雨表」民意調查顯示,德國人針對難民危機的態度有所轉向:如今,大部分人對難民問題持悲觀態度。此外,圍繞難民住所的暴力事件也繼續增加。
威脅狀告違憲 慕尼黑與柏林分歧加劇
在難民問題上,巴伐利亞政府不願繼續實行聯邦政府的既定政策。該州州長澤霍費爾向梅克爾總理髮出新威脅—必要時將不惜向聯邦憲法提出起訴,顯示該州政府與柏林的分歧急劇加大。
梅克爾:"我們能夠做到"
近來,德國執政聯盟內部出現了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批評,面對重重壓力,這名德國總理在難民政策上並未動搖。接受媒體採訪時,她再次強調了"我們能夠做到"的口號。
希特勒要來解決難民危機?
希特勒現在要親自解決歐洲的難民危機了。這聽起來雖然荒唐,但最近出版的德國《每日鏡報》確實造成了這樣的一場誤會。
奧朗德警告「歐洲覆滅」
這是少有的雙人秀: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首次共同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鑑於歐洲內外危機不斷,奧朗德呼籲「歐洲應該採取主動」。
梅克爾印度行:「雄獅」效仿「中國龍」?
即便是德國總理訪問印度,中國仍是比照對象和背景話題。也許正因如此,梅克爾此行更像是她以前訪問中國的翻版。
操縱軟體是情勢所迫?
大眾公司多名工程師承認參與了尾氣數據操縱軟體的安裝,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指令來自何人。
德國撐不住了?梅克爾難民政策不動搖
德國執政聯盟內部越來越多的聲音要求梅克爾「踩剎車」。然而這位鐵娘子為自己的難民政策做出辯護。
梅克爾訪印前瞻: 審視過去 規劃未來
德國總理梅克爾將出訪印度。氣候變化、難民危機、雙邊貿易、科技合作,這次梅克爾與莫迪見面,雙方有著豐富的交流話題和廣泛的合作前景。
兩德統一25年 總統高克呼籲社會一體化
在法蘭克福慶祝兩德統一25周年的活動上,德國聯邦總統高克就當下的難民議題表示,讓難民融入社會是比統一更龐大、更艱巨的任務。
諾貝爾和平獎距離梅克爾還有多遠?
德國總理梅克爾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人選之一。而她的有力競爭者包括教宗方濟各、一家俄羅斯報刊和對今年伊朗核談判達成起到關鍵作用的美、伊外長等。
上一頁
第18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