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李克強、梅克爾通話:為自由貿易打氣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加。在該氣氛中,中國希望與德國加強合作,維護世界市場的穩定。兩國總理在電話交談中表達了相互支持。
嘉布瑞爾:放棄競選總理 機會讓給舒爾茨
德國大聯合政府執政黨之一社民黨(SPD)主席、德國經濟部長兼副總理嘉布瑞爾就該黨推選誰來挑戰梅克爾的問題給出了答案。
歐巴馬致電梅克爾:非你莫屬!
歐巴馬作為美國總統的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德國總理梅克爾,對她堅定的領導力表示感謝。這與川普此前在採訪中痛批柏林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梅克爾何去何從?9月24日或見分曉
德國政府計劃將聯邦議院大選日期定在9月24日。儘管這一日程建議尚需得到聯邦總統高克的批准,但柏林市政府已經提出反對意見。
川普狠話連篇 歐洲政界自信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接受德國《圖片報》和英國《泰晤士報》聯合採訪時,對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歐盟的未來、北約的前景都沒說好話。歐洲政界反響如下。
川普狂扇德國政府耳光
川普在接受德國《圖片報》和英國《泰晤士報》聯合採訪時,對德國的難民政策及其在歐盟的強勢地位大發批評,還對德國汽車製造商發出威脅。
梅克爾:德國正處於十字路口
面對德國社會右翼民粹主義高漲,聯邦總理梅克爾在黨代會上強調,「我們都是人民」,表示民主制度必須向世人展示其自由價值觀。
難民與梅克爾的自拍照引官司
一名敘利亞難民曾與梅克爾自拍,然而他的這張自拍在臉書(Facebook)上遭到濫用,謊稱他是其他刑事案件的作案人。如今,他訴諸法律求清白。
進入大選年 基社盟咬定「難民上限」不退讓
今年德國將迎來聯邦大選,而在這一關鍵時刻到來之前,「姊妹黨」基民盟和基社盟之間出現了近年以來少有的分歧,問題的症結之一便是是否為接納難民設定上限。
達沃斯論壇:習近平頭回去 梅克爾又缺席
有媒體報導稱,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今年將會首次出席政治和經濟界高層人士雲集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而曾經的「常客」、德國總理梅克爾則將連續第二次缺席。不過,她不是留在家裡的唯一政府領導人。
充滿未知數的2017
世界跨入了2017年的大門。「黑天鵝」川普不到三周後就將正式走馬上任,歐洲多個國家將在大選中經歷民粹主義的挑戰,香港會在3月選出新一任特首,而中共將在今秋舉行的十九大上選出政治局常委等最高領導層……
梅克爾:「我們比恐怖主義要強」
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呼籲在德國生活的人們,樂觀面向新年,抵抗恐怖主義。她也宣佈,將在2017年實施新安全措施。
2016/2017大選:沒有最驚訝,只有更驚訝
知道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這似乎可以形容2016年的幾場投票結果。這些不乏看點的幾場選舉,您猜中結果了嗎?明年又有哪些頗有看頭的選舉呢?
報告警察:有人給梅克爾寄郵包!
兩名避難申請者想向德國總理梅克爾郵寄一個包裹,表示對她的感謝,但這卻觸發了郵局工作人的警覺。這場感謝行動最終以警方的介入而告終。
聖誕節前梅克爾去超市買了些啥?
在柏林聖誕市場襲擊的緊張氣氛下,德國總理顯然放棄了以往去瑞士渡假的計劃。周五下午,梅克爾出現在柏林政府區一家超市裡,帶著三名保鏢。
嫌犯雖死威脅尚存 今年聖誕德國無眠
柏林聖誕市場襲擊案嫌疑人在米蘭被擊斃後,德國當局重壓之下加緊對案件幕後的調查。與此同時,關於難民以及遣返的討論更加激烈,右翼民粹主義政黨AfD民調支持率創新高。
梅克爾呼籲加快難民遣返程序
因在柏林製造恐怖襲擊的阿尼斯‧阿姆裡在米蘭被擊斃後,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表聲明,對義大利警方表示感謝,並呼籲突尼斯加快接收遣返難民。
國際媒體:柏林襲擊事件是一場政治災難!
國際媒體對柏林襲擊事件反應審慎,不過,仍能得出各種結論。
誰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
《富比世》雜誌發布了2016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位居榜首的已蟬聯幾年。去年還排在第三位的今年排名暴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她」又會是誰呢?
德國趨勢:梅克爾的階段性勝利
很多德國人表示,梅克爾2017年競選連任是正確的決定。社民黨要到明年1月底才能決定由誰挑戰梅克爾競選總理。
梅克爾和她的那些「過客」
11年來,這位鐵娘子以德國總理出現在世界舞台上,而且未來四年她還打算繼續擔任總理一職。梅克爾政壇上那些年的「夥伴們」現在還剩下幾個?
川普成《時代周刊》2016年度風雲人物
川普曾經說過,《時代周刊》編輯部「永遠不會」選他當風雲人物,然而他判斷錯了:在2016年年底,他登上了雜誌封面,成為年度風雲人物。
梅克爾再次當選黨主席
德國執政黨基民盟(CDU)的代表大會上,梅克爾發表了長約80分鐘的講話,她談到了該黨明年的政綱,提及了難民問題,解釋了為何再次謀求連任,並尋求黨員們的支持。周二下午,她以89.5%的得票率再次當選黨主席。
梅克爾競選連任黨主席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今天起在埃森舉行代表大會,現任主席、聯邦政府總理梅克爾再度競選連任。作為唯一候選人,她將肯定當選,而從她所獲選票的多少可以反映出,面臨2017年大選,該黨有多少自信。
《查理周刊》發行德文版 梅克爾是封面人物
近兩年前發生的《查理周刊》慘案瞬間讓雜誌失去了多名漫畫家和作家。今天該雜誌發行了德文版第一期,梅克爾總理成了封面人物。
G20直面危機 德國能否當好管家?
面對世界各地國家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閉關鎖國從來都是有損無益。明年7月的G20峰會上,她將首次與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会晤。
他可能成為挑戰梅克爾的人
6年來任歐洲議會議長的馬丁‧舒爾茨宣佈不再連任,將返回德國政壇。這一決定在人們意料之中,人們所熟悉的歐盟政治家舒爾茨未來在德國政治生活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評論:梅克爾立志再幹一屆
爭取連任第四屆總理的決定提供了很多機會。在與民粹主義的鬥爭中,梅克爾可能是恰當人士。
德媒:梅克爾爭取連任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距離明年德國大選還有11個月的時間,梅克爾宣佈將尋求第四次總理競選的消息引發德語媒體紛紛「發聲」。在「非她莫屬」的聲音外,也有媒體刊文稱,這是梅克爾做出的一個錯誤決定。
梅克爾當仁不讓 德各政黨部署陣地
基民盟籍的梅克爾宣佈再度競爭蟬聯政府最高職位,由此在事實上拉開了2017年德國大選帷幕。反對派欣然應戰。
非她莫屬:梅克爾再度謀求連任
梅克爾將再次競選德國總理。她領導的基民盟周日在柏林舉行的高層會議尚在進行中,這一消息就不脛而走。這一決定完全在公眾和媒體的意料之中,此前各派政界人士也作出了同樣的預測。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有哪些重要新聞最受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歐巴馬道別 歐洲盟友自珍重
敘利亞、難民、烏克蘭——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與歐洲國家領導人進行了最後一次有關國際政治的討論。在與他告別之後,歐洲人還是要獨自面對各種煩心事。
不隨夫姓的未來德國總統夫人
埃爾克‧比登本德(Elke Büdenbender)將作為總統夫人隨弗朗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一起遷進美景宮(Schloss Bellevue)。
歐巴馬與梅克爾——相知日深
即將卸任的這位美國總統再赴德國,會晤他現在稱為關係最密切盟友的那位女性。其實,兩人關係並非從一開始便融洽若此。
資深黨內成員爆料:梅克爾肯定爭取連任
德國執政黨之一、總理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資深成員羅特根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梅克爾會爭取第四次連任聯邦總理。
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支持梅克爾連任
明年德國將舉行新一屆聯邦議院大選。民調顯示,一多半德國人都支持現任聯邦總理梅克爾繼續連任。
梅克爾:美國總統要心裡裝著全世界
川普当選美國總統消息讓德國政界人物心情複雜。總理梅克爾表示希望同華盛頓保持密切合作,同時提醒美國新總統意識到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
告別在柏林 歐巴馬與梅克爾惺惺相惜
歐巴馬出人意料地將再次訪問柏林——在美國大選後他難以有更多作為之時。他將親自跟梅克爾說再見。這也是對歐洲發出的一個訊號。
民調:梅克爾支持率上升
因難民政策,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支持率一度下滑。如今,民調顯示,梅克爾的支持率上升9個百分點。
民調:德國人最害怕極右分子襲擊
比起伊斯蘭極端分子的襲擊,德國人更害怕極右分子的襲擊,這是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的結果。另外,調查還顯示,德國總理梅克爾又重新受到民眾的歡迎。
德國慶祝兩德統一26周年
梅克爾參加國慶活動被右翼罵成「人民叛徒」
包括聯邦總理梅克爾在內的多名來賓在德勒斯登參加慶祝兩德統一26年紀念活動時,遭到大量極端右翼分子和民粹分子的辱罵。梅克爾呼籲舉行更多的對話。
閒話德國:一個道德至上的民族
在德國,圍繞一個話題的討論很快會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每個人都可以發言,而且善與惡非常容易分辨。專欄作者張丹紅對此很不以為然。
梅克爾:不改變難民政策
因難民政策受到巨大壓力的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再度為德國政府現行路線辯護,強調指出,現有難民政策合情合理。
梅克爾:德國是個安全國家
恐怖主義和難民危機給歐洲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的背景下,德國旅遊業卻從中受益匪淺。德國相對的安全性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旅遊渡假。
難民峰會 梅克爾處於岔道口
本周六,西巴爾干國家政府領導人再次在維也納召開會議,主要討論難民問題。
閒話德國:給基社盟的一封信
一位明鏡線上記者指責基社盟種族主義,基社盟在回信中聲稱穆斯林和中國人很難融入西方社會。專欄作者張丹紅對此表示不解,於是給基社盟寫了一封公開信。
梅克爾真的後悔了嗎?
德國總理梅克爾不久前有關「讓時光倒流」的講話被許多中國媒體解讀為她「破天荒」的承認錯誤,在難民問題表態上出現「重大轉變」。其中不乏一廂情願、斷章取義的味道。「默嬸」真的後悔了嗎?
梅克爾其實也是「表情帝」
德國總理梅克爾大多數情況下介於無表情到表情淡定之間。但是一年多以來的難民危機以及她所領導政黨經歷的多次地方選舉失利,讓梅克爾也多了一些「表情包」。
上一頁
第14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