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中美貿易戰開打,然後又不打。川普和金正恩見面,然後又不見面,然後又見面……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德語媒體: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
梅克爾結束訪華之際,德國媒體不約而同的關注這個問題。因為在兩國領導人相互握手、微笑示好的背後,有太多誰都不願意舍棄的利益和價值觀。
評論:梅克爾在中國— 困難的平衡外交
德國向中國靠攏— 川普的迷亂政策已為此作了鋪墊。比起華盛頓,北京更可靠,但不是更簡單的夥伴。Matthias von Hein認為,真正的挑戰還在歐洲等候。
「成功故事」: 梅克爾訪華「正當時」?
伴隨梅克爾這次短暫訪華之旅的,是中國官媒對於當下中德關係的溢美之詞。在中方看來,梅克爾這次來的「正當時」,而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也「已經開始對接」。
中方願談"個案" 梅克爾被指是"劉霞最大的希望"
在梅克爾訪華之際,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遺孀劉霞的命運再度備受矚目。多方寄希望於梅克爾,希望她在談及經貿之時勿忘人權,能在中國為劉霞爭取自由。
德語媒體:梅克爾訪華的四項任務
德語媒體多是抱著批判的態度看待梅克爾任期內的第11次中國之行。指出中國和德國是「難處的朋友」,中德關係已經被「恐懼因素」籠罩。和美國分歧不斷的同時,不代表德國和中國會成為最好的朋友。
專訪:中國在德國投資理所當然,但需要透明度
自由貿易、市場準入——特別在「美國第一」政策的背景下,成為梅克爾此次訪華的重要內容。德國GIGA亞洲研究所副所長馬歌德‧舒勒(Margot Schüller)分析這方面的挑戰。
澤林視點:不要甘做小矮人
德國總理梅克爾5月24日開始中國之行。按照行程,她將去南方的深圳市參觀中國的科技創新進步成果。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警告說,這是在中國科技徹底超越德國之前,德國人的最後一次覺醒機會。
梅克爾赴中促貿易 探聽劉霞遭迴避
近日德國與美國貿易關係趨冷,只得轉向中國尋求機會。同時,劉霞的自由也備受關注。梅克爾會面時兩個問題都問了。
德語媒體:貿易戰硝煙下的訪問
梅克爾即將展開她第11次訪華之旅。德語媒體認為,對於中方而言,柏林此時的支持與團結尤為重要。而對於德國而言,想要在對華夥伴關係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則任重道遠。
評論:梅克爾訪華— 利益與分歧
伊朗、貿易、氣候 — 由於川普的對抗路線,德國和中國突然站在了一起。記者Fabian von der Mark認為,世界政治斷不能以分歧為導向。
專家:川普当政 德中或尋求新的合作途徑
伊核協議、鋼鋁關稅、氣候協議、多邊主義——德國與中國似乎有不少共識話題,特別在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時。然而,無論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還是市場準入,又都存在爭議。
德語媒體:誰的小算盤打得響?
梅克爾總理即將訪問中國,在商業利益面前,德國是否還佔據著道德制高點?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有所緩和,川普是否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德語報刊評論版,關注了這些話題。
梅克爾下周訪華 強調多元主義
梅克爾計劃在下周的訪華之行中討論雙邊貿易和全球範圍貿易衝突等問題。她表示,德中兩國均贊同世貿組織準則。不過她強調,自己這次仍將涉及法治及公平準入對方市場等商貿議題。
普丁先同阿薩德聊,然後會晤梅克爾
敘利亞有怎樣的和平機會?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同克里姆林宮領導人就此交換意見。 然而,普丁有意釋出一個訊號:先接待敘利亞掌權者阿薩德,併發出一個明確訊息。
評論:德國人對普丁和俄羅斯的幻想
德國之聲記者Ingo Mannteufel指出,儘管一段時間來世局混亂有加,斷不可天真地以為,對德國而言,普丁治下的俄羅斯乃是比川普更好的夥伴。
馬克宏獲德國「查理曼獎」
德國亞琛市本年度「查理曼獎」(德文:Karlspreis)授予法國總統馬克宏。這一獎項表彰促進歐洲一體化的人物。德國總理梅克爾親自致頒獎詞。
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英語)
專訪:歐洲目前的現況對每個人都不利
正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際,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除了談到法國將努力維持協議,也提到他希望德國積極響應法國提出的歐盟改革呼籲。
默嬸來訪 自拍走起
聯邦總理梅克爾在柏林訪問了一所學校,與年輕人就歐盟問題進行交流。面對要求自拍的學生,梅克爾也十分配合。
梅克爾與川普:不諧中的和諧
德國總理與美國總統的會晤,有許多內容需要談。不論是外貿逆差,還是伊朗核問題等,德美兩國都存在重大分歧。但這次兩人的會晤時間出奇短。與此同時,兩人努力向外界展示積極、友好、和諧的形象。
川普、歐巴馬、布希——梅克爾:我都認識!
梅克爾訪問華盛頓並不讓人羨慕。很明顯,梅克爾更善於同川普的歷屆前任打交道。
德國穆斯林領袖:反猶有悖伊斯蘭教義
德國穆斯林中央委員會主席馬茲耶克指出,反猶主義在伊斯蘭教義中是一宗大罪。他這番表述是對不久前梅克爾指出德國社會反猶太情緒的「新現象」做出的回應。
明斯特驚魂日:正在進行全方位調查
一名男子為什麼駕車沖進人群之後舉槍自盡?周六明斯特發生小貨車衝入人群事件後,調查人員正在尋找肇事者的動機和具體背景。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嫌犯疑有心理問題。德國總理梅克爾對事情的發生"深感震驚"。
閒話德國:梅克爾還是慈禧
畫像上面帶微笑的女人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嗎?中國人從姿勢和穿著上也會發現慈禧的影子。目前這幅畫掛在德國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爾的辦公室裡。專欄作者張丹紅目睹了畫像的「交接儀式」。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王岐山任副主席;美國政府班子再現重大變動;梅克爾開始第四個總理任期;台灣旅行法生效……七張圖為您回顧本周要聞。
梅克爾的從政生涯:從害羞的女孩開始
從5個統計數字看德國新內閣
女性比例超過40%,然而來自移民家庭或者前東德地區的部長極少:德國之聲帶您通過5個重要數字來看梅克爾的新內閣。
「油膩」梅克爾
無論是「鼻環」還是賣萌像,藝術界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不同詮釋證明了,這位「德國一嬸」的人氣和熱度從未衰減。
梅克爾開始任期4.0: 贊成票364 反對票315
德國聯邦議會周三確認了梅克爾的第四個任期。這位女總理所領導的聯盟黨,將再次與社民黨結成大聯合政府共同執政。
大聯合政府協議:出人意料的5個條款
從國家提供清潔補貼到"除狼"-聯盟黨和社民黨的聯合政府協議中頗有些不同尋常的內容。
誰將入閣梅克爾新聯合政府?
德國組建大聯合政府,誰將進入梅克爾的新內閣?
梅克爾敦促加快組閣步伐
梅克爾希望聯邦議院能夠按計劃於3月14日選舉她連任總理,以便她「全力以赴,使這屆政府更好的為德國人工作。」
同意!社民黨給大聯合政府開綠燈
超過46萬社民黨員就該黨是否參加大聯合政府進行投票。周日,表決結果出爐。
社民黨表決結果即將揭曉,然後呢?
社民黨黨員對該黨是否參加大聯合政府的表決有著引發政治地震的潛力。表決結果「不」或者「是」,分別意味著什麼?
「飯桌」回應梅克爾:請捫心自問
德國總理梅克爾此前批評埃森「飯桌」組織區分對待德國以及外國籍的困難群體。現在,該組織回應說,正是梅克爾的政策才造成了眼下的困難局面。
最新民調:德國社民黨支持度持續走低
本周日,德國社民黨有關是否與聯盟黨再次聯合執政的全體基層黨員投票結果就將揭曉。而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社民黨的公眾支持還在繼續走低。
梅克爾:吉利入股戴姆勒「沒有問題」
對於李書福購入戴姆勒汽車將近10%的股份,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初步看來這一投資並不存在違規現象,她還強調德國要保持汽車業的競爭力,對貿易夥伴持開放態度。不少人則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滲透」歐洲充滿擔憂。
梅克爾希望「飯桌」對所有人開放
德國埃森市的「飯桌」組織會停止只接受德國新會員的做法嗎?有關理事會正在對此進行討論時,梅克爾總理已經表態。
梅克爾提名基民盟部長人選
德國總理梅克爾周日公佈了本黨出任部長的可能人選:這份名單基本在外界預料之中,延斯‧施潘(Jens Spahn)將執掌衞生部,馮德萊恩則會繼續留任國防部長一職。
梅克爾引領風潮 德政壇女性當家
德國幾大政黨的最高層幾乎都是女性,德國總理梅克爾本人開創了德國女性出任總理的先例,在其至今12年的任期內,活躍在德國政壇的女性尤其多。
歐洲再啟程::梅克爾要求重整歐盟財政
本周四上午,德國總理梅克爾在聯邦議會發表政府聲明,呼籲對歐盟的財政進行重組。即將出席歐盟非正式峰會的她表示:「我們的歐洲需要踏上新徵程。」
梅克爾警告:警惕中國滲透巴爾干
周三,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柏林會見了來訪的馬其頓總理扎埃夫,在共同會見媒體時她提到中國在西巴爾干地區的投資,強調經濟合作不能與政治訴求掛鉤。近來不少歐盟國家政要發出警告,中國正在嘗試用經濟投資和政治滲透分化歐洲。
惡搞政要大盤點:沒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
川普与金正恩見面了、梅克爾是吃人的「黑寡婦」……用卡通的誇張形式辛辣地針砭時事,是 「玫瑰星期一」狂歡節花車遊行的傳統。今年都有哪些政壇大佬精彩亮相呢?
梅克爾 - 「政府經理」
階段性目標達到了:安吉拉‧梅克爾同社民黨領導人就聯合組閣談判協議達成一致。然而,這位基民盟主席還能在總理府待多久,大成問題。
澤林視點:降服中國龍須協力合作
歐盟計劃實行更嚴格的投資限制,以抑制中國的擴張。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這種「歐洲高於一切」的主張同川普的「美國優先」有一比,但同樣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川普将在達沃斯講話 "美國第一"鬧翻天?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將在達沃斯論壇致辭,據稱將表明美國對經濟的開放態度,同時要求各國必須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美國財長已表示,川普捍衛美國利益,就像各國領導人捍衛自身利益一樣。德國總理梅克爾強調,閉關鎖國沒有好處。
如果梅克爾不幹了,誰是接班人?
試問一句:如果政府組閣失敗,面臨重新大選,以及現任總理梅克爾徹底讓位,那麼聯盟黨誰能接班?
梅克爾:面對中國 歐盟應當團結
本周六,在與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會晤後,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表講話稱,在國際舞台上的歐盟應當更為團結、反應更靈敏。她尤其強調了與中國的戰略關係,指出歐盟各國必須以統一的立場對待中國。
馬克宏將是新梅克爾?
多年來,梅克爾是歐洲的「第一小提琴手」。隨著川普在美國勝選,某些英語報刊甚至視她為「自由世界領袖」。不是,梅克爾現在無疑有了競爭夥伴。那就是年輕的法國總統馬克宏。
上一頁
第10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