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柏林
柏林是德國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人,是歐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城市州。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蓬佩奧呼籲德國:一起對抗中俄
在柏林牆倒塌30周年之際,訪德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向西方盟友發出呼籲,共同為自由而戰,對抗專制體制,並點明俄羅斯和中國。蓬佩奧在此前也對中方發出嚴厲批評,並招致北京發出格外激烈的譴責聲。
柏林牆倒塌 東德公民:我們要去KaDeWe
KaDeWe是西柏林最有名的百貨商場。柏林牆倒塌後,西德、西柏林的銀行裡擠滿了人,因為每位東德公民都可憑護照領取100馬克的歡迎津貼。而他們想把這筆錢花出去。
父輩的緘默:後柏林牆一代對歷史的追問
柏林牆倒塌時,德國之聲記者雷納‧布羅伊爾(Rayna Breuer)還是個孩子。作為東德第三代,她詢問父母那段經歷,以弄清自己的身份認同。
艾未未:德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大熊貓?
艾未未說:「每個藝術家都是活動人士」。他不僅是作為概念藝術家,同時也作為作者出場。新近在柏林的新書介紹會上,他談到了他與德國的關係。
柏林牆打開缺口的那一天
沒有人設想到這一天的來臨:1989年11月9日。在封閉28年後,柏林牆被打開了一道缺口。突然之間,自由撲面而來。
雖然柏林不想要 但雷根銅像還是來了
已經過世的第40任美國總統雷根已是柏林的榮譽市民,因此柏林當局認為,該市無需再為雷根豎立雕像。儘管如此,這位前總統的銅像還是來了,將在柏林的美國大使館舉行揭幕儀式。
她,曾是東德「史塔西」線人
薩羅米婭‧格寧(Salomea Genin)曾因篤信共產主義,而為東德秘密警察「史塔西」提供情報。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警察國家。
戰敗、分裂:兩德如何重新成為統一主權國家?
柏林牆倒塌後,四個戰勝國與兩德走向談判桌,磋商德國在歐洲整體安全戰略中的角色。經過極為艱難的談判,達成妥協,德國再次成為主權國家並留在北約。如今,2加4談判成為經典的國際外交案例。
柏林牆為何修建?被誰推倒?
1989年一個深秋的夜晚,矗立了28年的柏林牆轟然倒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苦澀的記憶,對於另一些人,這是美好的童話。
史塔西記錄下的東德末日
東德國家安全部史塔西數十年在記錄本國狀況。恰恰是這些記錄,顯示出獨裁的統一社會黨在1989年如何失去權力,直到柏林牆轟然崩塌。
圖說德國歷史(2):從建立帝國到柏林牆倒塌
以下圖片為您介紹從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到柏林牆倒塌的歷史。
你的檔案裡寫著什麼?差點毀於一旦的東德秘檔
柏林牆倒塌後,勇敢的東德民眾阻止了秘密警察的竊聽報告被銷毀。自此後,已有數百萬民眾得以有機會查看自己當年的檔案內容如何。
紅色江山已倒 東德元首安在?
東德不復存在後,執政的德國統一社會黨(SED)權力盡失。而僅有極個別的東德領導人在柏林牆倒塌後表現出悔意。一些主要責任人被判入監。但多數人逃過追責。
德國動畫大片:1989的那一年
10萬人的萊比錫大遊行、柏林牆倒塌:對於1989年這一德國歷史上重要的一章,小學生們知之甚少。一部動畫片今年問世,以平靜的畫面和準確的史實,講述了孩子視角下的這些故事。
統一數十載 德國人頭腦中仍有一道牆
將德國一分為二的那道水泥高牆——柏林牆在1989年底很快就被拆除了。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頭腦裡的牆」一直存在到今天,完成跨越不是一件易事。
尋找柏林牆
32年前的11月9日,柏林牆一夜之間成為歷史。今日的德國首都柏林還有一些地方讓人可以追尋那段歷史,比如在貝爾瑙大街(Bernauer Straße)。
柏林牆的故事:30年後母女再相聚
當年東德政府曾強迫「有問題」家庭交出孩童,將他們寄養在別的家庭。這對離散了30年的母女在德國統一之後終於得以相逢。
德語媒體:華為的5G 柏林的兩難
德國政府沒有將華為排除出本國的5G網路建設,這一決策依然是德語報刊密切關注的話題。《世界報》警告,一旦在5G技術上依賴中國人,後患無窮。《法蘭克福匯報》指出,德國面對中國時的矛盾,就是經濟利益與自由民主價值觀之間的矛盾。
德語媒體:不排除華為 柏林的決定是對是錯?
德國5G網路建設將不排除華為,引發德語報刊高度關注。《圖片報》警告,華為背後的中國政府是專制政權。《新奧斯納布呂克報》認為,至少目前而言,5G網路的建設速度更重要。《總匯報》指出,柏林的這一決定具有政治動機。《每日鏡報》希望,盡快擺脫對中國
東德七十冥誕:一場失敗的獨裁實驗
從1945年至1990年,德國一分為二。10月7日是東德成立70周年。30年前,它已經在一場和平革命之中滅亡。但是,歷史的傷痕至今尚未痊癒。
「反抗滅絕」氣候保護行動全球多地封路示威
「反抗滅絕」運動啟動全球範圍抗議行動,敦促採取更多氣候保護措施。相關行動首先在澳洲和新西蘭開幕。在柏林,活動人士已使公共交通部分癱瘓。
柏林電視塔落成五十周年:昔日門面 今日地標
當年它曾是民主德國引以為榮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今天它是統一後德國首都柏林的地標建築:十月三日德國統一日這一天,也是柏林亞歷山大廣場電視塔落成50周年的紀念日。
德語媒體:柏林牆與香港
《南德意志報》關注德國計劃在香港舉辦的文化節如何成為外交上的棘手事件。《新蘇黎世報》關注中國國有企業的"重返"。
隱私與距離:中德文化大不同
對於中國和德國民眾而言,人與人的距離、個人隱私和攝影監控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本文作者Megan Chua比較了中德之間的差異。
柏林通過氣候保護計劃 涉及生活各方面
德國大聯盟政府通過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氣候保護計劃,投資金額高約500億歐元,計劃涉及燃油、燃氣費、機票稅等等,關乎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德港人 訴說抗爭者故事
「無領袖」是香港反送中運動中的一大特色。在這樣的氛圍下,每個支持抗爭的人都嘗試在尋找自己的崗位。雖遠在他鄉,一群在德國生活的港人亦希望出一分力。他們把抗爭者的故事帶到柏林,以爭取支持。
德語媒體:柏林不會跟著喊「解放」
上周,德國外長馬斯在柏林同香港抗議運動代表人物之一黃之鋒會面,引來北京抗議,如何評價這一舉動,德語報章仍在討論。此外香港抗議運動新的「主題曲」也引起德國媒體的注意。
黃之鋒柏林演講 洪堡大學座無虛席
訪問柏林期間,香港民主活動人士黃之鋒呼籲世界領導人對香港抗議表示支持。德國外長與黃之鋒會晤,引發北京嚴詞批評。
長平觀察:香港在抗爭,柏林牆看見了嗎?
香港反抗運動的領袖之一黃之鋒警示「香港就是新的柏林」。時評人長平認為,雖然柏林牆倒塌已有三十年,但是冷戰從來沒有結束, 「昂納克寓言」正在上演。
誰發明了德國「國民小吃」咖喱香腸?
在德國,咖喱香腸是最受歡迎的大眾快餐。如今它已經有70年的歷史。
柏林熊貓寶寶的命名爭議
一周前,柏林動物園的大熊貓「夢夢」首次成功產仔。此後,雙胞胎熊貓幼崽的取名問題引發了關注。即將在下周訪問德國的香港民主運動代表人物黃之鋒建議,熊貓寶寶應命名為「民主」和「自由」,柏林民眾則建議取名「香香」以及「港港」。
柏林動物園有了熊貓寶寶
在幾次失敗嘗試之後,柏林動物園的大熊貓「夢夢」首次成功產仔,生下一對雙胞胎。動物園傳來喜訊:母子平安,其樂融融。
柏林市提新招:房租不得超每平米8歐元
據德國媒體報導,為了抑制租金瘋漲,柏林市政府的一項提案建議,對舊房設定租金上限。消息一出,爭議聲四起。
在德港人周六集會 內地青年亮國旗對立
為響應香港的示威活動,居住柏林的香港人星期六下午(8月17日)於布蘭登堡門前舉行了"反送中"集會,有數百人參與。同一天,柏林、漢堡和科隆都有內地青年舉行"愛國愛港"示威活動。
違反制裁令出租柏林使館 北韓上演拖字訣
根據2016年的聯合國制裁令,北韓在別國領土上的房產不得用於外交之外的其他用途。開設在北韓駐德大使館內的青年旅店,則一直令德國政府非常尷尬。北韓方面雖然在兩年前就宣稱「終止了出租合同」,但是位於柏林市中心的這家旅店依舊在營業。
天才科學家洪堡是如何長成的?
德國的這位最大的通才學者的起點就勝過許多人。出生於普魯士望族的洪堡天資聰穎,母親精明干練會理財,全力讓兒子獲得最好的教育。這些綜合要素疊加在一起鍛造了德國歷史上這位最偉大的通才學者。
凱利新計劃: 一路乞討到北京
「凱利一家「曾是九十年代風靡全球的家庭樂隊。現在樂隊成員喬伊‧凱利突發奇想,要駕駛老爺車從柏林去北京,而且他不會攜帶路費和干糧。
柏林5年內禁止漲房租
柏林的房租大幅上漲,居民不滿情緒加劇。現在,市政府做出決定,5年內禁止漲房租。該決定令租房客拍手稱快,房主則準備提起訴訟。
電影《八佰》最後一刻被叫停 涉嫌踩"雷區"
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八佰》被臨時取消放映,官方理由是技術原因。有質疑認為,電影涉及國民黨題材以及含有多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畫面才是片子被臨時取消播放的真正原因。
德交通部長憂心柏林新機場又無法如期完工
柏林布蘭登堡新機場從2006年9月奠基到現在已有13個年頭,其間多次推遲竣工時間。如今,2020年10月交付使用的計劃也幾成奢望。德國交通部長朔伊爾在一封信中表示,擔心該工程將繼續延期。
德國派軍艦穿越台灣海峽?柏林否認
有報導稱,德國考慮加入美、法行列,派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如果德國當真做出此舉,將打破柏林迄今的外交立場。安全問題專家則對德國之聲表示,類似行動會「破壞德國的可信度」。
追討舊賬!希臘正式要求德國二戰巨額賠償
希臘正式要求德國談判二戰賠償問題。雅典稱,已向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口頭照會。
王岐山訪柏林 綠黨:人權必須得明確談
八九民運三十周年前夕,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到訪柏林。多名綠黨政治人物要求梅克爾周五與王岐山見面時,明確地向對方提及人權問題。流亡學運領袖王丹也呼籲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加更多壓力,促其尊重人權。
香港獨立電影挺進多元柏林
2017年日本初見,2018年闖到台灣,由影意志籌辦的香港獨立電影節,今年會踏足歐洲,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九日於柏林Babylon戲院舉行,十四部放映的獨立電影,從九七回歸的《香港製造》,到傘後抗爭的《地厚天高》,讓柏林觀眾更看清香港。
柏林空運70年:英雄回歸 柏林歡呼
冷戰期間,柏林一度遭到蘇聯封鎖。在盟國空運支援行動期間,一位飛行員用自制降落傘投放糖果,給困境中的孩子帶去希望。70年後,如今98歲的這位英雄,重新回到柏林。
柏林到處都是小「穆罕默德」?
這些天,「柏林去年出生男嬰中叫穆罕默德的人數最多」的消息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和激烈的政治討論。德國另類選擇黨在臉書上發帖說,由此可見,德國必須警惕伊斯蘭化。
德國的阿拉伯犯罪集團
德國柏林警方正在開展打擊有組織的犯罪團伙,也就是所謂的「阿拉伯犯罪集團」。
德國之聲在委內瑞拉恢復播出
德國之聲節目在委內瑞拉被中斷播出24小時後復播。迫於德國政府的壓力,委內瑞拉有關當局恢復了該國有限電視網路中的德國之聲西班牙語節目。
德國政界熱議投機住房能不能公有化
為抑制房租飛漲,柏林全民公投倡議人希望最終沒收私營房地產康采恩擁有的住房。德國各黨派對此做出極為不相同的反應。
台灣科技部赴德攬才
繼訪問英國及法國後,台灣科技部長陳良基連同多所頂尖大學校長到訪德國舉辦攬才說明會,發掘優秀科研學者。
上一頁
第7 頁,共4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