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柏林牆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是德國分裂期間東德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筑的邊防系統,德國統一後,柏林牆成了東西德分裂的歷史象徵。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柏林「東邊畫廊」
1990年2月,來自21個國家的118位藝術家開始在柏林牆上作畫,截至當年9月,已經創建了100多幅大型圖畫。柏林「東邊畫廊」由此誕生。
那些令人叫絕的出逃故事
前民主德國時期,很多人會不惜一切代價逃往西德。其中有些出逃經歷,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德總統主張「低調愛國主義」
11月9日象徵著「我們歷史上的光明與黑暗」,聯邦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如是說。這位國家元首以此紀念1918年、1938年和1989年的這一天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並對當下提出警示。
評論:統一?我們能做到……
……依然還沒有。德國統一28年了,東部地區在經濟上依舊落後。不過,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指出,導致東部地區很多公民仍有二等公民之感的,還有其它原因。
跨越時空 柏林追思劉曉波
雖然劉霞本人沒有出席,在柏林客西馬尼教堂舉行的劉曉波逝世周年追思會依然吸引了500餘民眾以及記者參加,其中不乏社會各界知名人物,整個教堂內座無虛席。
「推牆」的柏林人:要麼它倒,要麼我死
28年2個月零27天前,柏林牆倒塌— 此前,該牆正好問世這麼久。不斷有人試圖翻越柏林牆。一名助人逃跑的前西德人回憶當年歲月,
全球的隔離牆
世界許多地方都試圖通過水泥牆和柵欄鐵絲網解決問題-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這些磚塊暢銷全球20餘年
兩德統一已經25年有餘,而柏林牆殘垣的售賣生意至今很興旺。這些磚塊被看作是自由的象徵。不過,恐怕不是每塊都是真的。
德國指揮大師馬祖爾去世
德國知名指揮家馬祖爾19日在美國逝世,享年88歲。這位大師生前不僅在音樂界頗具造詣,也被視為1989年萊比錫和平革命中的標誌性人物之一。
第47課 - 柏林牆
帕拉、菲利普、揚和約瑟芬逛柏林逛到國會大廈、布蘭登堡門、沿牆小路,這條小路就是沿著已被拆除的柏林牆的走向修的。Radio D推出一個有關修建柏林牆的廣播劇。
柏林牆倒塌「功臣」逝世
前東德社會統一黨高層沙博夫斯基周日(11月1日)早晨在柏林一家護理院中去世,享年86歲。
高克總統與歐巴馬白宮會談
周三,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與德國總統高克舉行了會談。高克總統向歐巴馬贈送柏林牆牆體部分,作為德國統一25周年的紀念。
從高牆倒下到統一的328天歷程
德國統一一度被認為毫無可能,直到1989年11月9日,突然一夜之間迎來了曙光。不到一年之後的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並入聯邦德國。德國之聲為您回顧這一艱難道路上的重要裡程。
從分裂到統一 - 兩德關係回顧
民主德國開始修建柏林牆時,西德政治家們雖然紛紛表示抗議,卻並不願意激怒東方陣營從而引發戰爭。布蘭特總理開啟的較為溫和的東方路線。最終打開了東西方兩大陣營間的鐵幕。
戈爾巴喬夫——德國人的最愛
他恐怕是德國最受歡迎的俄羅斯人了。他憑借開明、平易近人的風格贏得了德國人的好感。德國人和戈爾巴喬夫——這是一種特別的友誼。
戈爾巴喬夫轉體180度
為普丁辯護的戈爾巴喬夫在德國不會受到批評,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中國筑更牢固的柏林牆?
西方媒體熱烈地紀念柏林牆倒塌25周年。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民主運動推動了冷戰的結束,而冷戰結束讓它成為世界的棄兒。
戈爾巴喬夫和梅克爾的非公開會談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於柏林牆倒塌25周年慶典之際向西方國家發出的批評備受關注。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他進行了對話。但對話內容不向外公開,雙方也不會在公共場合露面。
我和柏林牆:比爾吉塔‧舒爾特的故事
比爾吉塔‧舒爾克是一名德國之聲記者,1975年她的父親決定舉家逃離民主德國,年僅八歲的她藏在汽車的後備箱裡,成功 穿越了邊境,來到當時的聯邦德國。
柏林牆倒塌25周年紀念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這一天改變了德國和歐洲的歷史。25年後的今天,德國首都柏林舉行各類主題活動,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
從前有一堵柏林牆
32年前的今天是德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1989年11月9日,當時的東德官員君特‧沙博夫斯基錯誤宣佈東德民眾即刻起可自由出境,東德人民歡呼雀躍。東德政府原本只是想暫時取消公民出境限制。
評論:1989年11月9日 - 難忘的一天
1989年11月9日,分隔東西德的柏林牆倒塌。德國之聲總編Alexander Kudascheff認為,這一天無論對於前東德、前西德還是歐洲來說,都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天。
德國颳起"東德懷舊風"?
柏林牆倒塌25年後,施普雷瓦爾德酸黃瓜、"特拉比"小轎車和巧克力球--這些前東德的"特產"又喚起了人們對東德時期的記憶。這種懷舊感背後是否也隱藏著政治觀點?
德國紀念柏林牆倒塌25周年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慶祝柏林牆倒塌25周年紀念活動上講話說,「夢想可以成為現實,即使屏障再高,改變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今世界正處於新一輪冷戰的邊緣」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警告稱,冷戰離現實並不遙遠。
德國聯邦議院的紀念活動
象徵專制及德意志民族分裂的「柏林牆」倒塌25周年紀念日之際,聯邦議院舉行紀念儀式。前東德著名歌曲寫手比爾曼慷慨陳詞,撻伐「左翼黨」
我和柏林牆:阿德裡安‧甘迺迪的故事
1989年初,阿德裡安收到了一位叫卡特琳娜的東柏林姑娘與他假結婚的請求,以便能離開民主德國,他沒多想就答應了。為了不引起懷疑,阿德裡安必須經常去看望她,結果他們假戲真做真的成為了一對情侶。
我和柏林牆:尼爾斯‧拉薩克的故事
尼爾斯‧拉薩克站在西柏林劇院前面,1989年11月9日的一幕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他剛剛參加完面試,萬萬沒想到一幕大戲即將在當晚上演,他從廣播中得知,東德開放邊界了。在柏林牆倒塌的那一天,作為一名親歷者,尼爾斯‧拉薩克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寫在柏林牆倒下25年後
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那一年出生的人如今已經25歲了。時至今日,這群年輕人如何看待德國統一?
我和柏林牆:亨利克‧波莫的故事
1989年秋天,萊比錫爆發了數千人的遊行示威,緊接著遊行隊伍擴大到上萬人,到了10月9日有7萬人走上了街頭,要求給予公民自由和體制改革。作為旁觀者亨利克‧波莫目睹了眼前發生的一切。
柏林牆下最後一名被射殺者
1989年2月5日,20歲的格弗羅伊成為倒在柏林牆下的最後一名遇難者。25年後的今天,人們仍不完全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在穿越東西德邊境的時候不幸遇難?
我和柏林牆—德國之聲新聞主播凱勒的故事
比爾吉特‧凱勒正在在德國之聲新聞節目擔任主播已經15年了,很珍惜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因為在前東德她是不可能自由播報的。1989年10月,她持旅遊簽證來到匈牙利,成功越境逃亡到西方,而在一個月之後,柏林牆就倒塌了。
兩德邊界上的高牆
這條長長的邊界從德國中部穿過,將德國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共產黨政權和民主政權。這條邊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防止東德居民逃往西部的聯邦德國。柏林就座落在民主德國中部,二戰結束後被四個戰勝國分區佔領。1961年一條邊界橫在了西方佔領區面前,這就是柏林牆。
美德外長柏林會晤:歐洲面臨新的分裂風險
柏林牆倒塌25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克裡抵達德國,同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討論了歐洲面臨新的分裂風險。此外,兩人還就三名欲赴敘利亞戰區的美國女孩在德被攔截發表看法。
根舍最激動的時刻:德國政治驚悚三幕劇
昏暗的燈光,糟糕的音響,一句不完整的話-聯邦德國前外長根舍在布拉格德國大使館陽台上的發言是一個加速歷史的時刻,是柏林牆倒塌前充滿激情的第一響。
魔鬼山的前世今生
柏林市郊「魔鬼山」的歷史要追溯到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當時的柏林滿目瘡痍,盟軍將城市中的廢墟堆積在郊區變成了一座小山。隨後,美國人和英國人於1962年在上面設立了監聽站。在柏林牆倒塌25年後的今天,魔鬼山也已經被廢棄,成為生活藝術家和創意者尋找靈感的地方。
細數德國歷史博物館的經典展品
細數德國歷史博物館的經典展品
「敲下柏林牆第一塊石頭的是匈牙利」
25年前的5月2日,匈牙利士兵開始拆除邊界鐵絲網:東德公民眼前由此出現一條通往自由的通道。
人民腦中「牆」猶存
兩德統一23年之後,東西德人民仍互有成見。
柏林牆上的藝術
昔日的東西方邊界柏林牆和它的歷史激發了藝術家們的靈感。
柏林牆修建52周年
快推倒中國「網路柏林牆」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和"對華援助協會"舉行中國人權挑戰論壇。
眾志成城保衛柏林牆
6000多名抗議者在柏林"東部畫廊"前舉行示威活動。
紀念柏林牆的遇難者
作為冷戰的象徵,柏林牆曾分隔開東西兩個世界。僅在柏林就有136人在試圖翻越這道邊界時喪生。8月13日是柏林牆開始建造的日子。
德國紀念柏林牆建造51周年
柏林牆建牆51周年德國悼念遇難者
德媒評昂納剋夫人訪談
德國電視台播出紀錄東德政權垮台前後歷史的紀錄片,引起熱烈討論
紀念柏林牆遇難者
謝璨羽的壁畫人生
25歲的謝璨羽17歲時從台灣來德國。如今他的壁畫在德國已經小有名氣。
德國紀念柏林牆倒塌日
上一頁
第2 頁,共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