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越起衝突 日本呼籲中國"住手"
日本方面周四表示,對於中國同越南在南中國海存在主權爭議海域近期的表現表示擔憂,日方呼籲北京方面克制"挑釁行為"。
紅線和無趣之間的王左中右
德國之聲Bobs新媒體大賽最佳原創獎的評委獎被媒體人「王左中右」捧走。
美國在亞洲:作秀?示威?
歐巴馬的亞洲之行原本是要給美國盟友吃一顆定心丸,結果成果寥寥卻引起中方怒火。
歐巴馬訪問亞洲四國
歐巴馬的一周亞洲行對美國來說是一趟失望之旅。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認為,美國總統的訪問沒能促進經濟合作,反而使軍事問題成為了此行的中心。
日本將在東中國海舉行島嶼防衛演習
日本宣佈本月在東中國海舉行島嶼防衛演習。與此同時,中國將與俄羅斯在東中國海舉行聯合海軍演習。島嶼爭議引發衝突的憂慮持續。
日本首相訪歐要搞哪樣?
日本首相安倍把德國定為其歐洲之行的第一站。
「歐巴馬訪亞任務艱巨」
美國問題專家伯拉默爾表示,歐巴馬在亞洲的政治博弈中活動空間有限。
歐巴馬警告北韓放棄核試驗
美國總統歐巴馬警告北韓,在面對侵略時,美國將毫不猶豫地使用軍事力量捍衛盟國。
對德國汽車製造商的警鐘
在德國汽車製造商普遍看好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前景,對自己的幸運興奮不已之際,南德意志報周五的一篇文章卻敲起了警鐘。而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亞洲之行,成為媒體近日關注的焦點。
上海海事法院解除扣押日本貨輪
上周末被上海海事法院扣押的日本三井船社貨輪「寶韻號」,本周四(4月24日)被解除了扣押。法院稱,三井株式會社已於前一天向法院繳納了約30億日元的賠償金以及近10億日元的利息。
歐巴馬突出美日關係重要性
在地區出現新緊張局勢背景下,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許諾對盟友的忠誠,同時敦促所有各方放棄挑釁;歐巴馬還就一系列地區及國際衝突問題表達了立場。
美日強調雙邊安全同盟意義
旨在遏制中國的亞洲行
歐巴馬前往亞洲安撫美國盟友。他臨行前正式表態,美日安保條約也適用於尖閣諸島(釣魚島)。
日本春祭:安倍不參拜 獻供品
本周起,日本按傳統在寺廟舉行春祭。首相安倍晉三基本確定不會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亞洲各國盼「救星」歐巴馬保平安
在烏克蘭危機的陰影下,歐巴馬即將開始亞洲之旅。
韓日高層就慰安婦展開討論
韓國和日本於本周三(4月16日)進行了關於慰安婦問題的高級別會談,這個敏感話題幾乎凍結了兩國的外交關係。
歐巴馬訪亞推動「再平衡」 制衡中國?
美國總統歐巴馬4月23日將啟程訪問亞洲四國。
德外長訪問日、中
聯邦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本周五抵達東京訪問,並參加在廣島舉行的「核裁軍和核不擴散倡議」會議,另外,在此次為期四天的亞洲之行中他還將訪華。
北韓重拾高調挑釁路線
最近數月,北韓頻頻釋放出有所尋求緩和的善意。但是現在,北韓又再次回到了從前的好戰作風.
美中尋求軍事對話
作為日本的保護者及菲律賓盟國,美國擔憂被捲入區域衝突中。
美中防長強調求同存異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訪華進入第二天,兩國防長會談結果顯示,雙方均未松動既有立場。
首爾向北京靠近
日本防衛專家首次對韓國的政策新走向表示憂。
日美將加強軍事合作
北韓試射導彈,中國不斷擴大其軍事影響力–鑑於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美國和日本決定加強軍事合作。美國國防部長黑格爾決定向日本增派軍艦。
美防長支持日本加強自衛力量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歡迎日本賦予其軍事力量更重要的角色。
日本外交藍皮書惹中、韓大怒
日本政府周五通過了《2014年外交藍皮書》,而報告中的領土要求引起中韓兩國的猛烈抨擊。
美國海軍顯示與日本「團結」
美國決定不派軍艦參加中國海軍成立65周年慶典「閱艦式」,以示與日本的團結,不過,此舉並不意味著美中軍事交往受重挫
美不派軍艦參加青島「閱艦式」
日本修改政策放寬對出口武器限制
日本內閣通過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允許出口武器及相關技術。日本政府稱修改這一政策的目的是提升日本在國際社會的作用。外界認為這一修改可能會引起中國的不安。
日本被裁定停止南極捕鯨
最高法庭裁定日本停止每年的南極捕鯨活動,稱該項目是包裝成科研的商業活動。
日韓首腦握手 北韓發射導彈
日韓領導人上任後首次會晤,對此北韓方面發射了兩枚中程導彈以示抗議。
棘手的客人習近平
習近平的訪德行程因為克裡米亞危機而蒙上陰影。而參觀大屠殺紀念館的願望也令德國深感棘手。
中國衛星在南印度洋海域觀測到疑似漂浮物
馬航客機MH370依然沒有任何音訊。人們已經把搜索重點轉移到南印度洋海域。澳洲扩大了搜索範圍。馬來西亞當局周六表示,中國衛星拍攝的最新圖片可以看到疑似漂浮物。
習近平會將「中國夢」帶到歐洲?
全面掌權一年有餘的習近平開始了他的大歐洲之旅。而他的此行似乎也有意加大對鄰國日本的壓力。
日本通過財政預算案
日本參議院周四通過了歷年來總額最高的預算案。
日韓關係現曙光?
日韓兩首腦有機會在月底海牙核安全峰會舉行期間會面。
北京受理二戰在日華工起訴
北京法院首次受理二戰時期中國被擄勞工對日本企業的起訴。
日本科技優勢被蠶食
分析人士認為,商業間諜正日益蠶食日本的科技優勢。
駐德大使談習近平訪德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認為,德國企業不必擔憂被廉價賣給中國投資者。在習近平訪德前夕,史明德強調了德國政府對中國的特殊含義。
日本黑幫規模萎縮
因為一項新法律的生效以及公眾態度、經濟狀況和人口結構的改變,日本"暴力團" 的規模出現萎縮,成員數字創1992年以來的新低。
日本松下津貼在華員工
日本大型電器製造商松下電器周四宣佈將會給在中國出差的員工發"空氣污染津貼",作為他們要承受當地空氣質素的補償。
福島核災難何時了
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三年了,迄今依然沒有關於受災地區癌症病人數量是否增加的可靠數據。核災難的真正後果或許要到10年後才會水落石出。
掙扎求存的日本捕鯨業
日本捕鯨船二月初在南冰洋與海洋守護者協會船隻擦撞,再次引起人們對日本捕鯨業的關注。
騷擾行為 困擾日本社會
騷擾行為一直是日本的社會問題,情況久久未有好轉。
中日關係:舊傷未了 又添風波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決定,分別將9月3日和12月1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東京對中方為何要在二戰結束逾60年後設置紀念日表示不解。
日本欲修改慰安婦道歉聲明
日本有保守派官員指二戰時慰安婦證言未經核實,要求重新核查當年道歉聲明「河野談話」的內容。
歐巴馬訪日韓馬菲
亞洲安全局勢緊張,歐巴馬訪問亞洲旨在展示對於該地區的重視。
日本考慮核實20年前慰安婦採訪真實性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本周四表示,日本方面將考慮是否重新核實20年前一份有關慰安婦的研究。
克裡的中日南北韓「鋼絲秀」
克裡中國之行並沒有取得突破性成果。
2014年2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律師:許志永案是新「指鹿為馬」;《紐約時報》:中國官員為友人向摩根大通謀職;習近平「騎虎難下」?;瑞士「閉關鎖國」影響歐洲;新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德語媒體
2014年2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律師:許志永案是新「指鹿為馬」;《紐約時報》:中國官員為友人向摩根大通謀職;習近平「騎虎難下」?;瑞士「閉關鎖國」影響歐洲;新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德語媒體
上一頁
第32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