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無處不在的中國
不管是討論世界經濟,還是數字安全,抑或是東海和南中國海局勢,G7集團領導人在日本的峰會上總是繞不開中國這個因素。德語媒體對這一現象及其背景予以特別關注。
歐巴馬應該就原爆向日本道歉麼?
歐巴馬作為首位在任美國總統訪問日本廣島、包括原子彈爆炸遇難者紀念碑,不過歐巴馬行前表示不會就美國當年投彈道歉。德國之聲記者在華盛頓採訪了幾位路人,聽聽他們的看法。
本屆G7峰會參與國多呈苦相
本周四起,工業7國在日本舉行2016年度峰會。與往年相比,與會各國首腦或政府負責人底氣明顯更為不足
歐巴馬艱難的廣島之行
歐巴馬以首任在職美國總統身份訪問廣島,此行也因此備受關注。
G7財長會議決心管控恐怖主義金融網路
G7財長峰會上,與會者同意應更積極地打擊恐怖組織和暴力分子的金融網路,恐怖主義和暴力給全球的安定帶來威脅。另外,英國是否退歐也是會議的焦點之一。
睡眠調查:荷蘭人最長,日本人最短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首次使用一種應用程式對數千人進行了睡眠行為調查。雖然調查沒有帶來驚人的突破,但科學家認為,每半小時睡眠對大腦的工作效率產生明顯影響。
歐巴馬將成為首個訪問廣島的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本月訪問日本廣島。這也將是美國總統首次訪問這座在二戰中被投擲原子彈的日本城市。
中媒:東海中國漁船被「外輪」撞沉
據中國黨媒中新網最新報導,一艘中國漁船於5月7日凌晨3點左右在東海某海域被「外輪」撞沉。船上有19人落水,其中兩人雖然被附近漁船救起,但仍然身亡。
安倍:英國退出歐盟將「人氣大減」
到訪倫敦的日本首相安倍周四發出警告:退出歐盟會給英國帶來負面影響。同一天,倫敦舉行市長選舉。穆斯林議員薩迪克‧汗是有望贏得選舉的大熱門。周四在英國多地舉行的地方選舉也受人關注。
意在北京? 日本同意租軍機給菲律賓
日本將向租賃給菲律賓軍用飛機,發出這兩個當年的敵對國家現在為遏制北京日益增長的地區影響力,加強雙邊關係的最新訊號
日本外相「如願」見到李克強
周六,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北京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外長王毅、國務委員楊潔篪會面。中方強調,要「聽其言觀其行」來判斷日方是否有改善雙邊關係的誠意。
日本扣押台灣漁船 雙方關係緊張
日本在沖之鳥礁公海海域強扣台灣漁船事件,台灣朝野同聲譴責,政府部門將在5月1日派出巡護船前往執行護漁任務,立法院也發出共同聲明,表達強烈抗議。
7張圖看一周大事
中國可能在年內啟動「黃岩島」基建,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紀念,馬雲超過王健林成亞洲首富,北韓疑似導彈試驗以失敗告終,中國人大批准《境外NGO管理法》。
日外相4年半首訪華 中日「相向而行」?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時隔4年半首次訪華,受到中、日媒體的廣泛關注。普遍認為,岸田此行意在修復關係、推動合作。
日本扣押台灣漁船 不交錢不放人
台灣一艘名為「東聖吉16號」的漁船在西太平洋沖之鳥島附近被日本保安廳公務船扣押,並被索要保證金。
第一季度大眾銷量全球第一
深陷汽車尾氣作假醜聞的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因其中國地區的生意興隆,因而銷售額再次領先於競爭對手日本豐田。
巴黎獲巨額潛艇合同
法國擊敗世界兩大潛艇技術大國-德國和日本,獲得總額400億美元的為澳洲打造新型潛艇艦隊訂單。坎培拉的決定並非沒有政治因素。
波昂櫻花節
日前在波昂舉辦的櫻花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不過,位於昔日德國首都波昂的櫻花節顯然與正宗的日本櫻花節不具可比性。
日本又一內閣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儘管有來自中國和韓國的批評,周六(4月23日)又有一名日本內閣成員前往具有爭議的靖國神社參拜。
專訪:自然界的「雙重打擊」
先是日本,然後是厄瓜多爾。兩次地震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流離失所。地震學者君特‧阿什向德國之聲解釋兩次地震的共同點。
日本震區食品嚴重短缺
日本熊本縣連續發生強烈地震後,由於餘震不斷,救援工作進展艱難,目前災民的食品供應已出現問題。
熊本二次強震致多死 救援人員「與時間賽跑」
日本熊本縣周六再次發生強震,導致至少32人死亡,超過2000人受傷。夜間的暴雨及低溫恐造成搜救困難。
日本再遇強震 死亡人數持續上升
繼周四的地震導致10人死亡後,日本九州熊本市當地時間周六凌晨再次發生嚴重地震,造成至少19人喪生。目前已有上千傷者被送往醫院,眾多房屋倒塌。
日本九州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
日本九州地區周四發生6.5至7.4級強烈地震。目前已造成9人死亡和近千人受傷。
北京因《海洋安保聲明》召見日駐華大使
中國外交部因七國集團外長會議發表《海洋安保聲明》而召見了日本駐華大使以及其他6國的駐華公使。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對該聲明表示了不滿。
G7外長會議廣島開幕 日本欲提南海問題
本次G7外長會議的聚集地點極具意義:70年前,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如今多國外長齊聚在此地,討論的主要議題包括去核武化、反恐以及南海問題等。
專訪:「讓中國融入國際安全體系」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魯德華(Moritz Rudolf)分析了德國對華政策的重點。
日本潛艇15年來首次停靠菲律賓港口
一艘日本潛艇周日在菲律賓港口停靠,為15年來首次。分析認為,在南中國海氣氛緊張的背景下,日本此舉旨在顯示與菲律賓加強軍事合作,以牽制中國。
正是春來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櫻花美夢
危機籠罩日本經濟
4月1日,日本經濟界的危機氣氛導致股市下跌。日經指數損失3.5%。連日來,東京股市始終沒有出現反彈。
核安全峰會不僅談核也談南中國海
本周,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屆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同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在內的亞洲一系列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
啟用新雷達站 日本擴大東海監視能力
經兩年建設,日本軍方本周一啟用其西部海域最接近中國的一座島嶼上的新雷達站,獲得常年收集與中國大陸和台灣相關情報的能力。
北韓試射至少一枚中程導彈
韓國軍方稱,北韓周五早晨從其國土西部試射中程彈道導彈,後落入日本海。
日本自民黨尋求國際仲裁解決與中國的東海爭端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日前呼籲安倍晉三內閣,考慮通過國際仲裁的方式來解決與中國在東海上的爭端。此前,菲律賓已經在南海爭端上採取了相似的步驟。
德語媒體:曾經和現在的「黃禍」
雖然全球政治和經濟權力格局正在發生位移,但這卻是傳統西方世界不願意看到的。
核電站事故故障 何種程度才算危險?
民用核電站發生的所有異常事件、事故,均須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這些須通報的核事件,從無安全顧慮到特大事故(核燃料熔融),共分為八類。
日本紀念大地震5周年
在地震災難發生5周年之際,日本全國默哀一分鐘,悼念在海嘯中喪生的遇難者。海嘯還導致造成嚴重核污染的福島核事故。
核電積重難返?日本能源「小轉型」
福島核災難五年後,多數日本國民反對核電。日本43座核電站中僅有3座重新啟動。專家認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日本的焦點正從太陽能發電向風能轉移。
王毅:中國人「腰板越來越硬」
在中國兩會記者會上,外長王毅稱,中國不會遷就北韓推進核、導計劃;南海「航行自由」不等於「橫行自由」;日本政府和領導人是典型的「雙面人」做法。
多國大使發聯名信 關注中國新法
路透社報導,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大使聯合向中國公安部長郭聲琨致信,對中國的新《反恐法》和另外兩項法案草案表達不安。歐盟駐華大使史偉也寫信表達了相似的擔憂。
富士康暫緩收購夏普交易
債台高筑的日本夏普公司周四表示同意富士康的收購計劃。不過據說是一筆新披露的債務讓這家台灣企業踩了「剎車」。
李登輝指釣魚台不屬台灣 蔡英文反駁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其新書中稱釣魚台不歸屬台灣,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台灣總統府批評李登輝言論「喪權辱國」。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也明確指出,「釣魚台是台灣的」。
北韓是否會引發東北亞軍備競賽?
平壤試射遠程火箭後,其鄰國更加擔憂北韓會進行新的核武器試驗。東北亞地區是否會進入一場軍備競賽?
全球股市陰雲密佈
如同歐洲和美國股市一樣,日本銀行類股票也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與此同時,對景氣的擔憂、日元高匯率以及低油價都影響著市場氣氛。
中國正式逮捕第四名涉嫌間諜罪的日本人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已經有第四名日本公民被中國以間諜嫌疑正式批捕。
日方:攔截兩架接近其領空的中國軍機
日本政府周一(2月1日)表示,日本航空自衛隊戰鬥機攔截接近其領空的兩架中國軍機。
日本央行意外出「大招」 推出負利率
日本央行決定跟隨歐洲央行的腳步,推出「負指導利率」。在分析人士看來,這已經是日本央行提振經濟的最後一招。
日經濟再生大臣含淚辭職
日相安倍晉三及其「安倍經濟學」再受重創。安倍的親信甘利明因受到腐敗指控而宣佈辭職。
中國日本領跑全球高鐵市場
全球高鐵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的需求尤其大。過去十年間,全球高鐵列車年產量翻了一倍,而在這場競爭中,西門子等傳統巨頭卻沒能跟上腳步,被來自遠東的競爭對手搶去了風頭。
中國日本領跑全球高鐵市場
全球高鐵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的需求尤其大。過去十年間,全球高鐵列車年產量翻了一倍,而在這場競爭中,西門子等傳統巨頭卻沒能跟上腳步,被來自遠東的競爭對手搶去了風頭。
上一頁
第24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