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場板塊-德國股市的一朵昨日黃花
2002年9月27日廣告
閱歷豐富的交易所投機家菲德爾.黑爾默表示,如今新市場板塊與原來的最高記錄8000點以上相比,價值損失近95%。現在交易所無疑希望重新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吸收一些效益好的企業上市,以扭轉名譽損失的局面。
實際情況是,許多有價證券被錯誤地吸收進新市場板塊。有些缺乏真正的市場潛能,有些應用範圍太窄,還有一些公司的老闆甚至採取了欺騙手段。那麼,誰應當承擔最大的責任呢?
「所有的參與者都有責任。新市場板塊被吹噓得過份了。首先,銀行肯定難逃其咎。銀行在缺乏嚴格審查的情況下,為太多的新企業開了綠燈。交易所也有責任,沒有為企業進入新市場板塊制定嚴格的標準。投資者的責任也不能忽視。他們不加選擇地盲目購買新上市的股票。當然,按照俗話說的:牛市刺激牛市,許多人也從中掙到了不少錢。但所有的專業人士都明白,事情背後隱藏的東西是什麼,這只不過是一個碩大的氣泡而已。」
但多數人認識到這一點已經為時過晚了。現在交易所盡力挽救他們還能挽救的一切,主要是挽救自己的形象。希望修正,或者象持尖銳態度的投機家所說的那樣,掩飾自己的錯誤。新市場板塊上極具增長潛力的有價證券曾一度是交易所的榜樣。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錯誤的抉擇。
黑爾默表示:「使用兩種衡量尺度,這無疑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我認為,所有上市交易的股票都應該有一定的含金量。為什麼不能為大小企業制定同一個標準呢?」
現在的問題是,將來局面能否真正好轉起來。在此,起決定作用的是市場的整體情況。而形勢似乎不容樂觀。三年來,股市行情下跌,證券投資商憂心沖沖。許多股市交易者認為,砍調新的市場部分這一措施力度還顯得不夠。交易所的恐慌局面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