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恐怖襲擊
恐怖活動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蕩社會為主要目的,並以宗教或政治為主要訴求。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對稱作戰方式。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欲與非洲加強反恐合作
中國計劃加強與非洲的反恐合作,中國外長王毅周四公佈了這個消息。上個星期馬裡發生襲擊事件,遇害者包括3名中國公民。
公民成為海外恐襲目標 中國如何回應?
中國公民日益成為恐怖主義行動的受害者,而這也讓習近平陷入困境。一直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北京該如何面對這一局勢?
被擊落俄戰機的一名飛行員獲救
莫斯科決定凍結與安卡拉之間的所有軍事聯繫,原本醞釀之中的反恐合作恐遭擱置。
法國總理:歐盟要「關上大門」
德國執政黨還在就是否對接收難民人數設置上限爭吵不休,法國總理的要求更乾脆。
如何反恐 法美策略不盡一致
法國總統奧朗德周二訪美,希望華盛頓在打擊「伊斯蘭國」共同大業上有更多作為,並同意與俄羅斯聯手。不過,會談結果表明,法美領導人在相關問題的立場有微妙不同。
突尼斯總統衛隊巴士遭遇恐怖襲擊
一輛載有總統衛隊人員的軍方巴士24日在突尼斯首都發生爆炸。該國內政部稱,這是一起恐怖襲擊,並宣佈該國已進入緊急狀態。
面對恐怖分子 用阿拉伯語求饒管用嗎?
「大哥!別開槍!自己人!」。許多人相信,在面對IS恐怖分子的關鍵時刻,這句話也許能保命……也許。
布魯塞爾的薩拉菲派重鎮
布魯塞爾的最大清真寺由沙烏地阿拉伯這個薩拉菲派政權出資修建。清真寺領導層雖表示譴責恐怖主義,但態度依然曖昧。
繼續警戒 繼續搜捕 沒有突破
巴黎恐襲過去十天,警方的搜捕調查工作仍無明顯進展。
曼谷爆炸案兩嫌犯被起訴 罪名不含恐怖主義
曼谷軍事法庭周二對「四面佛堂」爆炸案的兩名嫌犯進行起訴,十項罪名中包括謀殺,但並不包括從事恐怖主義活動。
美政府發布全球"旅行警告"
感恩節在即,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俗稱的「旅行警告」,提醒公民注意旅遊時有可能遭遇全球性恐怖襲擊。「旅行警告」暫定為期3個月。
布魯塞爾繼續維持最高級別恐怖警報
周一晚間,比利時政府方面宣佈,延長布魯塞爾地區最高恐怖警報級別。但學校將於周三復課,地鐵也將恢復營運。
奧朗德全力打造反恐聯盟
巴黎血腥恐襲事件發生以後,法國決心接管打擊「伊斯蘭國」鬥爭的領導角色。本周,奧朗德總統將會晤一系列國家元首,有意締結國際反「伊斯蘭國」聯盟。
聖誕市場:無畏恐襲 紅酒飄香
在巴黎恐怖襲擊後,人們在逛聖誕市場時是否會心有餘悸呢?德國之聲記者為此走訪了波昂聖誕市場。
巴黎「11.13」恐襲案主嫌犯仍在逃
16名恐怖嫌犯在布魯塞爾被逮捕,但是,「11.13」巴黎血腥空襲案首要嫌犯仍未落網。比利時全境繼續實施緊急狀態法。
布魯塞爾警方搜捕兩名潛在襲擊者
兩名危險的恐怖分子據悉逗留在布魯塞爾並計劃發動襲擊。比利時安全理事會正在討論是否延長最高級別恐襲警告的時效。
專訪:如何預防青少年被極端勢力洗腦
製造巴黎襲擊事件的恐怖分子大多是比利時或法國公民。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避免極端主義在自己的國土上滋生蔓延。
布魯塞爾:恐怖分子或策劃類似在巴黎的襲擊
布魯塞爾周六進入最高警戒狀態。比利時首相表示,有跡象顯示恐怖分子可能計劃實施類似在巴黎那樣的恐怖襲擊。
東協峰會開幕 反恐、南海成焦點
東協峰會21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幕。鑑於近日發生的恐怖襲擊,共同反恐成為峰會的焦點話題。此外,南海爭議繼續受到關注,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各方避免把爭端軍事化。
火燒眉毛 歐盟內政部長決定加強邊檢
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在布魯塞爾決定,將申根外部邊界的邊防檢查範圍擴大到歐盟公民,並加強各國情報部門的訊息交流。
巴黎血腥恐襲一周後
一周前的周五,巴黎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恐襲,導致至少130人喪生、數百人受傷。有分析人士稱,這次襲擊將改變巴黎與世界。那麼,一周後的這個周五是怎樣的?
"偽裝的生活"!巴黎恐襲女嫌犯何許人也?
照片中這位身著罩袍的年輕女子,是巴黎恐襲案主謀阿巴烏德的表妹。
德語媒體:北京對樊京輝被殺作何反應?
周五的德語媒體關注了中國人質樊京輝被「伊斯蘭國」殺害一事,落腳點主要是北京對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反應。
澤林視點:恐怖主義——「人類公敵」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第一次向中國公民舉起了屠刀。德國之聲專欄記者澤林認為,北京雖然對此作出了反應,但是不會呼籲加強對敘利亞的軍事幹預。
專訪:利用家用游戲機策劃恐襲?
社交網路專家傑米•巴特利特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利用最新加密技術發送訊息,因此,各國情報部門必須調整其監控方式。
法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反恐決議草案
本周四,法國正式向安理會遞交提案,呼籲國際社會協助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不過,俄羅斯此前也提交了一份涉及「伊斯蘭國」問題的決議草案。
新疆警方擊斃28名境外操控的"暴恐"成員
國家媒體援引新疆警方消息稱,新疆摧毀一支由境外極端組織直接指揮的暴力恐襲組織。除1人投降外,其餘28人全部被擊斃。
專訪:人質被殺 中國如何應對?
中國公民樊京輝被"伊斯蘭國"殺害,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反恐面臨著新難題?中國如何有效保護海外公民的安全?作為全球性的大國,又應該如何參與國際合作、有效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德國之聲就此專訪了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反恐問題專家張家棟教授。
恐襲陰影籠罩 各國如何應對威脅?
自上周五巴黎恐怖襲擊以來,歐盟各國加強安保、展開搜捕。然而,恐懼與不安仍在空氣中蔓延。恐怖威脅如何應對,何時才能解除?
奈及利亞連環恐怖襲擊 人肉炸彈年僅11歲
奈及利亞北部在24小時內連續發生3起炸彈襲擊事件。其中一起造成15人身亡的襲擊事件中,幾名未成年的少女引爆了身上的自殺式炸彈。
巴黎官方消息:恐襲主謀被證實身亡
據最新報導,巴黎恐怖襲擊的涉嫌主謀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已經身亡。該消息周四得到官方證實。
巴黎:生活要繼續 互幫又互助
反恐行動、出現新的潛在威脅,當諸如此類的訊息不絕於耳時,法國人如何面對恐慌?他們怎樣才能繼續一如往常的生活?許多人說:恐襲改變了一切。那麼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伊斯蘭國"錢從哪來?
G20新近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召開的峰會上確定了切斷恐怖主義組織資金來源的目標。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從事襲擊所需資金之少讓人驚訝。
澤林視點:鍋爐裡的壓力
巴黎恐襲後,就連在亞洲的兩大峰會上,經濟話題也只有靠邊站。不過,本台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有關南海的爭執卻更加激烈。
恐襲過後 還能去巴黎旅遊嗎?
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過後,法國旅遊業受到的衝擊已經日漸明顯。
巴黎近郊反恐行動 擊斃2人捕獲8人
周三,法國警方在巴黎近郊聖丹尼斯展開的反恐行動中共逮捕了8人,但當中並沒有被認為是恐怖襲擊幕後策劃人的名比利時人阿巴烏德。
自由亞洲電台:新疆反恐行動致17人喪生
據德新社和路透社援引自由亞洲電台本周三的報導,中國警方在新疆的一次行動中炸死17人,包括9月18日阿克蘇地區拜城縣暴力襲擊事件的嫌疑人及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嫌疑人家屬。
評論:與俄羅斯人的團結精神在哪?
德國之聲評論員Ingo Mannteufel指出,圍繞在西奈墜毀的俄羅斯客機事件的討論暴露出西方與俄羅斯相互交流中存在深層問題。
恐怖襲擊威脅 德國人還能去聖誕市場嗎?
德荷友誼賽在開賽前一個半小時取消,德國內政部長稱原因是恐襲跡象增加,但他不能透露詳情。對這樣的訊息政策,德國民眾不無微詞。同時,今年還能否心情輕鬆地去逛聖誕市場呢?
評論:謹慎並不意味著軟弱
Sabine Kinkartz
原定在漢諾威舉行的德國與荷蘭國家隊之間的足球友誼賽,本應成為團結與自由的象徵。而將這場比賽在開賽前臨時取消,則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德國之聲記者Sabine Kinkartz認為,這樣謹慎的做法也有其可取之處。
長平觀察:雙重標準可以休矣
巴黎襲擊事件後,中國批評西方媒體搞雙重標準。時評人長平認為,西方媒體批評中國政府,正是基於同一準則。
巴黎恐襲之後的德國:高度警覺,但不害怕
巴黎恐怖襲擊案發生後,德國的安全機構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法國總理瓦爾斯警告說,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地區還可能繼續發生恐怖襲擊。
德國舉行融合峰會 選項黨民調支持率上升
德國政府今天舉行第8次「融合峰會」,討論的主題是難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巴黎恐襲後,德國基社盟呼籲對德國明年吸收難民的人數設限。而主張加強邊境保護、限制移民法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在民調中上升為德國第三大黨。
歷史回顧:針對文化的恐怖襲擊
巴黎恐怖襲擊中,巴塔克蘭劇院有89人死亡,很多人受傷。文化界人士和文化場所屢屢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德國之聲回顧重大的事件。
糾結的德國隊主帥勒夫
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勒夫身經百戰,但周二晚對荷蘭的友誼賽卻令他心情沉重。
恐怖主義的代價
除了對生命的殘殺以及最直接的物質損失,巴黎恐怖襲擊案也給該國造成嚴重的經濟後果。旅遊業和零售業將首當其沖受到重創。
俄羅斯官方證實恐怖襲擊造成俄客機失事
俄羅斯安全部門首次證實,10月底在埃及西奈半島失事的俄羅斯客機因遭遇炸彈襲擊而引發空難。但是埃及方面稱,並無證據顯示客機上當時被放置了爆炸裝置。
前往巴黎的遊客現在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來到這座城市游覽的外國遊客來說,現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G20峰會落幕:加強反恐 援助難民
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陰影下,在土耳其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周一落下帷幕。與會各國同意在打擊恐怖主義和援助難民方面採取更多措施,加強合作。
奧朗德:法國擬修憲配合反恐
周一,法國空軍對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據點進行了迄今為止最集中的空襲。法國總統奧朗德當天宣佈,將緊急狀態令延長至3個月,並計劃修改憲法,對有恐怖嫌疑的雙重國籍公民權利進行限制。
上一頁
第17 頁,共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