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談中國減免東北債務與股市
2004年1月12日「過去幾年進行初步改革後,東北有千百萬工人被解僱,而他們卻沒有任何社會保障。遼寧和吉林省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工人抗議浪潮,抗議的原因大多是工人遭到解僱和結構轉換時沒有獲得足夠的補償。同時,私營化的過程中,幹部腐敗和以國有資產發家致富等問題廣為蔓延。人們普遍認為,東北的抗爭活動迫使共產黨政治局去年提出了『重振老工業基地』的計劃。
擁有舊工業設施的東北三省,環境受到嚴重損害。遼寧的許多煤礦開采殆盡,由於無控制地開礦,土地塌陷,有十萬人不得不移居他鄉。政府提出新計劃,也是為了促進新產業發展和國營老企業的技術革新。」
中國股市的「奇跡」
南德意志報的一篇文章回顧了中國股市自八十年代中期成立以來的歷史,認為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股市實際上是一個沒有法律管轄的領域,直到1998年底,中國才充實了有價證券法的條款。儘管如此,中國的股市仍然名聲不佳:
「股民開始懷疑所謂的股市奇跡,因為幾乎所有的上市企業都是虧損的國有企業。每天的股市交易額從六百億元下迭到只剩下十分之一,這樣下跌的走勢現已持續了兩年半,不知道何時到頭。批評股市的北京科學家吳敬璉把中國股市稱為「世界最大的賭場」,其游戲規則至今仍需要重新修訂。據南華早報報導,上海上市的奧源開發公司的劉波一度被人稱為『股票魔術師』,後來他潛往國外,給公司留下了數億元人民幣的債務。
中國仍然處於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許多基本的法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股市也不能向前發展。此外,缺乏嚴格的收支結算規則,監督部門的工作也很不夠。不過,北京政府已認識到這個問題,把改革股市作為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去年5月26日,瑞士聯合銀行作為第一家外國銀行獲准投資原來禁止外國涉足的A股股票。但是,改革進行得很緩慢,股市投資附有許多複雜的條件。至今中國只允許十家外國機構投資A股股票,總額僅為十六億五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