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簡稱德國。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希音想要在歐上市 歐盟前高官當顧問
歐委會前專員奧廷格出任希音(Shein)顧問的消息,引發多家德語媒體關注。這名德國籍前政界官員如今已踏入商界,開著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詢公司。不過,德媒並未發現奧廷格違反規定。
美國務院批准向德國出售600枚「愛國者」導彈
五角大樓表示,擬售的600枚「愛國者」導彈將支持德國的國家防禦以及更廣泛的北約防務。自2022年以來,德國已向烏克蘭捐贈了三套「愛國者」防空系統。
北溪管道:天然氣、政治與戰爭
2022年9月,「北溪」位於海底的天然氣管道因發生爆炸受損,結束了德俄之間長期備受爭議的這項合作關係。如今,德國檢方正在尋找一名烏克蘭嫌疑人,但此人顯然已經逃回烏克蘭。讓我們回顧一下該項目的來龍去脈。
越南裔爭當德國薩克森州議會議員
Nam Duy Nguyen 或成為薩克森州首位少數族裔議員。他的父母80年代從越南來到德國。在薩克森州,極右翼德國選擇黨可能成為最強的政治力量。
飲用水疑似遭投毒 德國關閉兩處軍事基地
周三,德國聯邦國防軍先後宣佈暫時關閉兩處位於德國北威州的軍事基地,原因是駐地的飲用水設施疑似遭人投毒。目前事件正在調查中。
德國最早的華人故事:第一人是誰?周恩來為何來柏林?
早在兩百多年前,中國人就來到柏林,周恩來、朱德等歷史名人,甚至徐悲鴻這樣的藝術大家,都曾在柏林生活。第一個來到柏林的中國人是誰?柏林的第一家中餐館又在哪裡?周恩來和徐悲鴻來這裡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來柏林來玩,哪裡值得一遊呢?
「去風險」?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上升
據報導,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今年上半年同比上升,主要歸功於德國車企的大舉投資。柏林政府則一直對與中國市場相關的地緣政治風險發出警告。與此同時,中國整體的外商直接投資則下降。
「最後一代」在德國四個機場抗議 兩機場一度停運
本周四(8月15日),德國激進環保活動人士在四個機場舉行抗議,導致兩個機場一度停運。警方逮捕了數人。
德國檢方向涉嫌參與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烏克蘭人發出逮捕令
德國媒體報導稱,德國聯邦總檢察長對涉嫌參與炸毀波羅的海北溪天然氣管道的一名烏克蘭潛水教練發出逮捕令。據悉這名男子目前生活在波蘭。波蘭警方尚未將其逮捕。
德語媒體:為什麼外國人不想去中國工作了?
中國德國商會(AHK)調查發現,同新冠疫情前相比,西方企業派往中國的員工數量明顯減少,而且這一趨勢在數年前就已經形成。《經濟周刊》撰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在塞爾維亞開采鋰礦?數萬人抗議
貝爾格萊德政府、歐盟以及德國希望在塞爾維亞開采鋰礦,這是生產電動汽車的重要原材料。但該國環保人士和許多公民十分憤怒。
肖爾茨:巴黎激勵德國申辦奧運會
在第二次訪問巴黎奧運會期間,德國總理肖爾茨表示,他希望巴黎奧運會能夠為德國申辦2040年奧運會提供靈感。
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過去八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今年上半年的進出口數據顯示,德美貿易已經超過德中貿易。
近乎奇跡:摩澤爾河畔旅店坍塌後7人獲救
在德國摩澤爾河畔小鎮克勒夫(Kröv),一家旅館發生坍塌,造成兩人死亡。救援人員成功救出被困在廢墟中的7人,其中包括一名2歲的男孩。
喜憂參半:德國出口大幅下滑 工廠產出上升
官方數據顯示,德國6月出口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滑,但工業生產有所上升,這表明歐洲這個最大經濟體正在努力擺脫低迷期。
"就像一座紙牌屋":摩澤爾河畔旅館坍塌致2人死亡
在德國摩澤爾河畔小鎮克勒夫(Kröv),一家旅館發生坍塌,造成兩人死亡。救援人員成功救出四人,仍有至少三人被困廢墟中。
「換囚行動」人質裡克專訪:「我一直期盼德國的幫助」
擁有德國、俄羅斯雙重國籍的凱文‧裡克17歲那年在俄羅斯被拘捕。通過莫斯科與西方的一場交換囚犯行動,他與其他政治犯如今重獲自由。他向DW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德語媒體:中國的電動車政策值得德國借鑑
繼美國之後,歐盟也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最高38%的懲罰性關稅,以彌補中國補貼政策對歐洲車企造成的壓力。但德國汽車工業專家認為,中國電動車的成功,政府補貼只是一方面,中國對電動車產業的鼓勵性政策也值得德國借鑑。
都是動物惹的禍:法蘭克福機場周一夜間停電數小時
周一夜間,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變電站變壓器發生短路故障,導致停電數小時。機場發言人表示,雖然機場安全未受到威脅,但是次日的進出港航班以及旅客仍有可能受到影響。
「咖喱香腸」為何能成為德國國民小吃?
咖喱香腸是德國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 你可能認為咖喱香腸只是配上特製的辣番茄醬的烤香腸,但實際上它遠比這複雜得多。烹製和享用美味的咖喱香腸究竟要掌握哪些「秘笈」? 跟隨我們的記者來柏林一探究竟吧。
德國外長強調在德部署美國遠程武器的重要性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強調了在德國領土上部署美國遠程武器系統的重要性。她表示,像「標準-6」防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這樣的武器將對俄羅斯形成威懾。
德國防長到訪菲律賓 兩國加強軍事合作
德國防長皮斯托利烏斯8月4日在馬尼拉與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會晤,雙方決定深化兩國的軍事合作。這也是有史以來德國防長首度到訪菲律賓。兩國防長在聯合聲明中強調,海牙國際仲裁庭2016年就南海問題做出的裁決具國際法效力。
「冷狗」:不用烘焙的德國特色甜點
你聽説過Kalter Hund——「冷狗」蛋糕嗎?它是一種以奶油餅乾和巧克力為主原料的德國傳統甜點。它是如何製作的?「冷狗」這個名稱又從何而來?跟我們來瞭解一下吧!
U17潛艇登陸:從海洋到博物館
德國退役潛艇U17完成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旅程,所到之處引發大量圍觀。這艘鋼鐵巨獸從海洋來到陸地,最終抵達辛斯海姆技術博物館,並將於2025年夏季對公眾開放。
獲釋俄羅斯政治犯:堅信祖國終將自由
3名通過換囚行動獲釋來到德國的俄羅斯政治犯,8月2日晚來到德國之聲波昂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講述他們的經歷以及對俄羅斯重獲自由的堅定信念。同時,他們也對自己獲釋的代價——一名俄羅斯殺人犯獲釋——表示了不安。
德國加入聯合國軍司令部 維護韓半島穩定
德國如今作為第18個國家,加入聯合國軍司令部。該軍事組織旨在確保朝鮮半島的停火狀態。德國國防部長表示,歐洲與印太的安全緊密相連。
換囚行動:德國釋放俄羅斯殺人犯引爭議
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囚犯交換中,一名在德國被判無期徒刑的殺人犯也獲釋,以交換被俄羅斯關押的政治犯。這在德國引發很大爭議。
德國因網攻案召見中國大使 北京提嚴正交涉
德國31日以「中國國家行為者」2021年對德國政府單位網路攻擊為由,召見中國駐柏林大使,並強調中國間諜活動構成的危險。中國外交部反駁稱這是「反華政治操弄」,認為德國不應「把網絡安全問題政治化、武器化」。
德軍遠赴印太 憂心中國擴張
德國聯邦國防軍正在夏威夷海域參加美國主導的聯合軍演,德國防長皮斯托利烏斯也蒞臨觀摩。亞太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經濟繁榮區域,柏林希望能夠同當地各國維持良好關係,同時也對中國的擴張感到擔憂。目前尚不確定德國軍艦是否會穿越台灣海峽。
德語媒體:中國國家駭客被曝光
德國政府稱中國駭客2021年攻擊了德國聯邦製圖與大地測量局。柏林外交部召見中國大使。這一消息引起德語媒體的關注。
德國防長談中東和印太局勢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在哈馬斯和真主黨領袖被暗殺之後,盡快緩和中東局勢已經成了當務之急,因為衝突繼續升級的後果不堪設想。
白俄總統盧卡申科赦免被判死刑的德國人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赦免了在該國被判死刑的德國人裡科‧克裡格(Rico Krieger),但這名年輕人仍被白俄羅斯監禁。克裡格數天前在白俄羅斯電視台請求盧卡申科的赦免。
中國風電設備進駐德國沿海
漢堡一家投資公司希望讓中國風電企業來為德國一家風力發電場提供設備,但這一計劃已經引起了安全問題專家和德國及歐盟政治家的警覺。
德語媒體:梅洛尼中國行 新絲路不如老絲路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首次訪華,希望在退出習近平一帶一路基建計劃後,修復對華關係。《法蘭克福匯報》寫道,馬可‧波羅是一個助力因素。巴黎奧運,中國跳水運動員再創佳績。德國參賽選手向《圖片報》講述,中國同行為了訓練甚至「三年見不到家人」。
德系電動車完勝中國品牌 實事求是?
最新研究顯示,儘管中國電動車在價格上具有優勢,但在品質和品牌信任度方面仍需努力。德產電動車在本國消費者中享有更高聲譽,領先於價格更低的中國品牌,但他們的這種認知,究竟是實事求是,還是感情用事?
普丁警告美在德部署導彈 德國政府硬氣回應
俄羅斯總統普丁警告,美國計劃在德國部署新型遠程武器將導致俄方採取「鏡像措施」予以回應,可能引發類似冷戰時期的導彈危機。德國政府回應稱,不會被普丁的言論所嚇倒。
各國向以色列提供了哪些有爭議的武器?
雖然以色列擁有非常先進和高效的國防工業,但為了滿足加薩軍事行動的需要,該國仍需要從國外購置軍火,但這類軍火交易並非沒有爭議。
「最後一代」封堵機場 政界呼籲嚴懲肇事者
本周,激進派環保團體「最後一代」成員先後衝入科隆和法蘭克福機場封堵起降跑道,造成機場癱瘓,數以萬計人出行受阻。受衝擊的機場現在雖已恢復營運,但相關的討論仍在繼續。
客座評論:第三次世界大戰可以避免
張俊華
學者張俊華指出:北約對中國的強硬口氣以及中國軍隊在白俄羅斯的軍演,儘管看上去殺氣騰騰,但未必會引起所謂世界大戰。而在目前,對北京用軟的手段似乎更有效一些。
德國「國民麵包」鹼水結是誰發明的?
提到德國特色麵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鹼水結(又稱扭結餅,英語pretzel,德語Brezel)。鹼水結的獨特口感從何而來?標誌性的扭結是怎麼製成的?又是誰最先創造了鹼水結的造型呢?今天就帶大家去實地體驗一番!
德國男子在白俄羅斯被判死刑後「電視認罪」
30歲的德國公民克裡格(Rico Krieger)在白俄羅斯被判處死刑後,在電視上請求總統盧卡申科的赦免。一些人權組織呼籲白俄羅斯不要執行死刑。
氣候抗議活動阻斷德國法蘭克福機場
氣候組織「最後一代」周四在法蘭克福機場發起抗議活動,導致這個德國最大的機場航班暫停。該組織宣稱將在本周進行多起抗議活動。
晶片巨頭德國建廠進展緩慢 唯有台積電例外
在全球範圍內,半導體巨頭都在加快步伐新建工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不過,在德國,投資數以億計的晶片新工廠卻紛紛患上了拖延症,只有台積電的德勒斯登新工廠即將在今年秋天開工。
德國取締漢堡伊斯蘭中心
漢堡伊斯蘭中心(IZH)因其涉嫌支持黎巴嫩的真主黨而被調查了數月。真主黨由伊朗支持,被德國列為恐怖組織。周三伊朗召見了德國駐德黑蘭大使以示抗議。
德語媒體:《北京宣言》和「復甦乏力」
媒體看中國
中國在解決國際爭端中願意扮演愈發主動的角色,德語媒體對此加以關注。另外,二十大三中全會之後,中國官方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解決「復甦乏力」的問題,也引起了德語媒體的思考。
德國法院裁決:聯邦政府對空氣品質負有責任
德國一家法院要求聯邦政府加強其國家空氣品質計劃,以達到歐洲減少空氣污染的目標。 該項裁決對起訴肖爾茨政府的一家環保組織有利。
國際法院裁決後 德外長敦促以色列嚴肅對待
幾天前,海牙國際法院呼籲以色列停止侵佔巴勒斯坦土地、並將猶太定居者撤出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儘管判決並不具強制執行力,德國外長貝爾博克依舊敦促以色列「認真對待此次裁定」,歐盟則要求更強硬對待以色列。同時,納坦雅胡则強調聖經中的「猶太人故土」。
澤倫斯基:德國的『愛國者』到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日晚(7月21日)在每晚的影片致辭中感謝德國交付第三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他還在X發文,對拜登總統對烏克蘭的支持表示感謝,並希望美國繼續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
溴酸鹽、飲用水、礦泉水--德國如何保障飲水安全?
上周,圍繞中國兩家知名品牌瓶裝水的溴酸鹽含量引發的爭議沸沸揚揚。那麼,德國的相關標準如何,又如何確保飲水安全?
德國外長:部署美國遠程武器確有必要
一星期前,德國決定自2026年起在境內部署美軍遠程武器,引發了廣泛爭議。現在,德國外長也就此表態,強調歐洲如今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就是普丁治下的俄羅斯。
上一頁
第14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