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記者走訪民工之家
2013年1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六盤水是中國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破舊不堪的居民區躲藏在寬敞的馬路、拔地而起的建築工地和購物中心之間。城市的上空漂浮著一股黃色的濃霧,只有四周綠色的山峰能夠給這座城市增添點特色。唐女士(音譯:Tang)在西南省份貴州經營著一家小店鋪。"我們為什麼要來,那到這裡來想賺錢嘛。我們老家是湖南的,(曾)在廣東打工,打了這麼多年,打累了,想做一點生意嘛。"
她的生意就是一家面朝街邊,沒有窗戶,堆滿貨物的商店。唐女士賣日用品,從鍋碗瓢盆到廁所的刷子。每個月可以收入大約5000多人民幣。她的老公還有份第二職業。"如果生意好做的話,那我們肯定不想回去。"這位42歲的女人堅定的搖了搖頭。
只有在城裡才能賺錢
在老家是賺不到什麼錢的。進步、生意、錢,所有的這些只有在城市裡才有。唐女士和他的丈夫都是民工,從農村來到城裡干簡單的活:在生產線上、在工地裡、在按摩店中。一個由兩億人組成的龐大群體四面八方的流向中國的各個城市。唐女士和丈夫一起,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廠裡辛辛苦苦的幹了20年。他們的收入雖然越來越多, 但物價也越來越高。這家人的生活依然非常儉朴。店鋪的後面有一間鋪著一張床墊的小黑屋。這裡也是這對夫妻生活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在城裡買套房近乎天方夜譚。他們現在的希望就是在街邊開的這家小店。雖然家裡的生活有所改善,但能從中國的經濟繁榮中受益的卻是其他人:他們生活在沿海城市,在國有企業裡工作,或者是政府的腐敗官員。
"賺錢最大的目的是什麼?小孩子想做哪些事情,實現他的願望吧。"兒子劉偉(音 Liu Wei)剛好來六盤水看望父母。像其他幾百萬民工孩子一樣,他無法和父母生活,由農村的爺爺奶奶照料。後來,他去了南方,自己成為了一名民工。隨後又到了西安,和在那裡做服裝批發生意的姨媽一起生活。他今年18歲。
"我的目標就是,在我20歲之前,一定要做好生意。一年起碼要賺10萬塊錢。自己有能力的話,肯定願意在城市裡面買套房子。但是老了以後在農村裡面享受還是比較好的。"
遠大的目標。 許多民工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但大多數人的命運是在流水線工作或者當低薪的服務生,這一點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可能也和他們的孩子們一樣。
作者:ARD 編譯:任琛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