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強調和平解除伊拉克武裝的立場
2003年3月7日周五,聯合國首席武器檢察官布裡克斯向聯合國遞交關於伊拉克新的關鍵性報告。總體來說,布裡克斯的報告還是比較積極的。此間,聯合國的武器檢察官的工作可以專業性地在全伊拉克範圍內展開。檢查官在對可疑城市進行調查時,面對困難的情況比較少。至今,他們沒有發現有關地下製造生化武器的證據。
布裡克斯認為,伊拉克正在銷毀薩穆德-2型導彈可說是「實質性的銷毀武器」。這確實是自90年代初以來在伊拉克進行的首次銷毀殺傷性武器。首席武器檢察官認為,聯合國武器檢查組在伊拉克的工作還應再繼續進行幾個月。當然,武器檢查不能無限期地進行。
美國加壓
在布裡克斯提交報告以前,布希繼續對意見不一的聯合國安理會施加壓力。不顧武器檢察官部分積極看法,布希堅持盡快對美英提交的聯合國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布希在周四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強調了美國的決心,緊要時刻即使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授權,美國也會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很明顯巴格達並沒有決定完全銷毀武器。鮑威爾將伊拉克的舉止稱為「不合作的目錄」,薩達姆的態度沒有轉變。鮑威爾敦促聯合國安理會不要被武力解除伊拉克武裝嚇倒。美國請求安理會成員支持將戰爭合法化的新聯合國決議。
其它各國反應
德國外長菲舍爾表示,武器檢查以及銷毀伊拉克導彈上取得的進步顯示,確實可以用和平的解除伊拉克武裝方式來代替戰爭。菲舍爾強調,「就目前來看,我們認為沒有第二個聯合國決議的必要。」
如德國一樣,法國在布裡克斯提交報告後依然堅持反對對伊拉克動武。法國外長維爾潘強調「法國不允許制定一個決議,這個決議允許直接使用武力。」但是,他沒有使用否決這個字眼。就英國提出的妥協方案,法國也予以回絕,因為這是一個最後通諜。
英國政府在布裡克斯提交報告之後依然如美國一般堅持看法,認為伊拉克違背了聯合國1441號決議。
俄羅斯強調,「深信」伊拉克解除武裝可以通過和平的途徑。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呼籲,在伊拉克問題上的不同立場不要導致聯合國安理會的分裂。聯合國不應由於伊拉克危機而被弱化,而應該聯合並堅強地解決危機。在未來的全球性挑戰中,聯合國應該保持一致。
中國的反應
中國外長唐家璇表示,聯合國武器檢查工作應該繼續進行。武器檢查工作取得了進步。確實困難和問題依然存在,這是為什麼有必要繼續進行武器檢查的原因。沒有理由向和平關上大門。中國不贊成新的聯合國決議,尤其是授權使用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