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合利劍」到「海峽雷霆」 中國用增壓來測試川普对台支持?
2025年4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繼周二(1日)宣佈在台灣周圍展開軍演後,周三再度宣佈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並稱行動將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此外,中國軍方周三也表示,在東海進行了遠程實彈射擊演習。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稱,演習涉及對主要港口和能源設施模擬目標的精確打擊,並「取得了預期效果」。
周二,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及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組織航艦,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宣稱將借此檢驗解放軍實戰能力。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稱,該軍演是「對賴清德當局猖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批評賴清德日前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策略」,指台灣政府的行為是挑釁、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劇台海緊張局勢,「充分坐實其是「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危機製造者」。」
從「聯合利劍」到「海峽雷霆」
近年來中國解放軍在台海地區的軍事演習不斷升級而且逐漸「常態化」。2024年5月,民進黨賴清德就任台灣總統之後,中國舉行了代號為「聯合利劍—2024A」的環台軍事演習,10月份又進行了「聯合利劍—2024B」。
而進入2025年,環太軍演的行動代號變為「海峽雷霆」。官方媒體新華網轉載了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在「中國軍號」發布的影片,這位軍事專家稱,代號的變化說明解放軍遏「獨」的「軍事選項十分豐富,工具手段很多」。他還補充道:「今天是『2025A』,明天就可能是B、C、D。但我想,這個代號不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孟祥青警告道,只要「台獨」分裂勢力膽敢越線,「解放軍一定會出手,一旦出手就是雷霆之勢、重錘猛擊」。
澳洲国立大學的台灣問題專家宋文笛認為,中國是在使用「一次又一次的壓力測試」來衡量川普對於台灣以及地區其它盟友的支持力度。他對法新社表示:「中國在一次又一次地為川普政府創造機會,讓他們公開展示其對台灣的支持比過去幾年變得更弱或是更有預設條件。」
各界如何回應?
台灣國防部周二表示,已啟動應變機制,適切應對」,並自周二上午9點成立應變中心。當天偵獲中共71架次軍機、軍艦21艘、4艘海警船在台海周邊與西太平洋實施操演,山東號航空母艦位於台灣東南方220浬。
台灣國防部也批評中方「不斷升高在印太、乃至全球的軍事威脅......已成為國際社會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記者會上稱,總統川普“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重申我們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
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也譴責,中國在台灣周遭不負責任的威脅與軍事施壓行動毫無道理,並指中國日益升級的武力恐嚇策略只會加劇緊張局勢,並破壞兩岸和平穩定。
歐盟周二亦指責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加劇兩岸緊張局勢,並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希佩爾(Anitta Hipper)表示:「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正在加劇兩岸緊張局勢。」 「我們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問題應通過兩岸對話解決。」
(法新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