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再次公開露面
2002年3月13日廣告
在招待會上,現任的中國工程院黨委書記對他個人的現狀表示滿意,並解釋了為什麼他突然離開上海這座港口大都市的原因。而有些人認為徐匡迪是被迫下台的。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徐匡迪將受到重用。因此要在徐匡迪超過65歲這個界限之前先把他調到北京,以便使這位在國內外都享有聲譽的前市長能在今年秋天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16屆代表大會上獲得更重要的位置。
引入注意的是,不管徐匡迪的戰友也好,還是他以前的對頭也好,都突然對徐匡迪的工作唱起了贊歌。既使是官方的新聞機構也暗示說,這似乎已經成了慣例:曾在上海當過最高領導的人,在北京也會成為人物。比如江澤民和朱熔基。上海是入主中國最高領導階層的一塊跳板。雖然徐匡迪在記者招待會上並沒有表現出如此高的奢望,但他也沒有排除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的可能性。
徐匡迪沒有說明在他調離上海之後他的具體工作,也沒有解釋為什麼不允許在官方報紙上推測他調離的原因。他更樂意談論目前正在用德國技術修建的磁懸浮列車線。
這位材料學專家是修建磁懸浮列車線的有力支持者。當他被問到,作為工程院的領導,他對德國人繼續在中國修建更多條磁懸浮列車線有什麼想法時,他的回答比較謹慎。
而德國人滿心希望能在中國多修幾條磁懸浮列車線。這是一筆巨額貿易。但徐匡迪解釋說,只有上海這個實驗段取得成功的話,才能考慮修建上海至北京這段1300公里長的線路。
徐匡迪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問題的方式清楚地表明,雖然他又重返政治舞台,但卻被戴上了口罩。任何與現行政策相左的言論都有可能使他再度消失在政治的地平線上。而他當然還想在北京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