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香港關注中國兩大人事變動
2004年1月1日早在一個月前,香港《蘋果日報》便引述北京消息人士報導,北京高層檢討對台政策時嚴厲指責國台辦官員,認為陳雲林、周明偉今年7月訪美時,沒有堅定反對台灣公投,而是表明中國反對統獨公投,但不支持也沒有理由反對台灣就第四座核電廠等民生議題公投,結果導致美國早前縱容陳水扁在公投課題上大作文章,提出公投制憲。華盛頓後來雖見情勢不對而改變態度,台灣方面卻已經來不及剎車。
果然,這幾天,香港媒體普遍報導了這一消息,其中甚至包括親北京的《文匯報》。消息人士證實說,周明偉是在12月25日胡錦濤會見台商代表的當天接到調任通知。他在迅速辦理相關交接手續後,第二天就到外文局報到上班。
然而,《明報》卻對周明偉的調職原因有不同的解釋。《明報》的報導這樣寫道:「本報獲得的消息透露,周明偉此次遭貶和台辦系統政策分歧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主要與其個人因素有關。」
報導說:「北京可靠消息人士對本周稱,……周明偉在台辦的工作能力還是得到肯定的。……周明偉調職後,國台辦的領導班子維持在主任陳雲林之下有三名副主任,分別負責海協會、經濟、秘書工作,新聞工作,以及研究和情報工作。……當天,周明偉的外文局副局長職務,明顯是閒職,其重要性與國台辦副主任一職不能相提並論。」
與此同時,親北京的香港《文匯報》本周二在頭版醒目位置發表消息,透露在原中聯辦秘書長充當英國間諜的消息曝光後,中聯辦的高層領導迅即換班,新近又增加兩名副主任,他們分別是原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兼幹部調配局(一局)局長彭清華以及廣東省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桂康,兩人已於近日到港履新。
《文匯報》寫道:「今年9月,中聯辦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加強,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剛、商務部部長助理郭莉一同赴港出任副主任。三個月之後,中央再調派彭清華、黎桂康赴香港出任同樣職務,加強了中聯辦領導力量,使中聯辦副主任由六名增加到八名。消息人士指出,中聯辦接連增加新領導成員,反映出中央對香港工作的高度重視。目前,中聯辦領導層除主任高祀仁(中共中央委員)外,八名副主任分別是王鳳超、彭清華、鄒哲開、鄭坤生(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李剛、郭莉、周俊明、黎桂康。此外還有主任助理王如登、秘書長趙廣廷。」
這份親北京的報紙還特意介紹了兩名新任副主任的情況:「彭清華今年46歲,湖北大冶人,長期在中組部工作,在中組部機關和中組部雜誌《黨建研究》都工作過,曾擔任原中組部部長宋平的秘書,並曾任中組部研究室主任。2001年2月被任命為中組部部務委員兼幹部調配局(一局)局長。中組部一局為調配局,負責幹部調整配備具體工作,是中組部最重要的組織人事部門之一。彭清華除了在中組部任職外,還擔任多項全國性職務,包括全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彭清華也是目前中聯辦最?#36629;的副主任。
黎桂康則是廣東省東莞中堂鎮人,經濟學碩士,今年56歲。長期在基層工作,1984年起歷任東莞縣虎門公社黨委書記,沙田公社黨委書記,東莞縣委辦公室主任,縣委常委,縣、(縣級市)市委副書記、經委黨組書記,(地級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副書記兼秘書長,2001年4月當選為東莞市市長。」
(駐香港記者: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