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巴黎
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內人口超過225萬,巴黎都會區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洲會為支持烏克蘭走多遠?
巴黎正在舉行會議,討論烏克蘭安全保障以及可能的駐軍問題。但美國在多大程度上也在這條船上?
國際法院裁定健康環境為人權 氣候不作為或違國際法
海牙國際法院發布一項劃時代的咨詢意見,裁定「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是一項基本人權。法院警告,各國未能保護地球免受氣候變化影響,可能構成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這一裁決被視為全球氣候行動和相關訴訟的重要里程碑,尤其為面臨氣候威脅的小島嶼國家提供
只見模型 不見真身 中國戰機在巴黎航展掀起熱議
備受矚目的中國殲-10C戰機並未現身巴黎航展,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展位上,觀眾僅能一睹其模型。儘管如此,這場「缺席的首秀」依然讓這款價格僅為西方戰機一半的中制戰機成為關注的焦點。
只見模型 不見真身 中國戰機在巴黎航展掀起熱議
備受矚目的中國殲-10C戰機並未現身巴黎航展,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展位上,觀眾僅能一睹其模型。儘管如此,這場「缺席的首秀」依然讓這款價格僅為西方戰機一半的中制戰機成為關注的焦點。
偷走馬克宏蠟像 綠色和平:別再和俄羅斯做生意了!
誰說抗議只能舉標語?綠色和平這次出奇招——從巴黎一家蠟像館偷走法國總統馬克宏的蠟像,還大搖大擺地把它擺到了俄羅斯大使館門口,呼籲馬克宏應率先停止對俄貿易。他們到底是怎麼把這尊真人大小的蠟像偷出來的呢?
巴黎會談:烏克蘭戰爭和談的轉折點?
川普政府撇開歐洲與俄羅斯雙邊進行的烏克蘭停戰談判面臨破產。周四舉行的巴黎美法烏三方會談可能標誌著歐洲重新登場。
人工智慧峰會——歐洲還有競爭力嗎?
在人工智慧領域,美國以及如今中國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歐洲似乎落後了。政界人士與行業代表正在巴黎討論,這一局面是否還能扭轉。
德語媒體:川普的這兩個決定對中國影響幾何?
德正
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對中國而言未必是壞消息?此外,在關注川普的「Stargate」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項目時,有德語媒體再提美國對台灣晶片的高度依賴以及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
川普退出巴黎協議 布隆伯格:資金缺口他來填
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的慈善機構周四表示,將提供資金幫助美國支付聯合國氣候機構的預算,填補總統川普留下的資金缺口。
回顧2024國際年度大事
回想2024年國際上發生哪些事?你還記得多少?DW為你精選15張照片,以圖像的方式回顧這一整年。
川普:烏克蘭想結束戰爭,中國也能幫忙
應邀參加巴黎聖母院重開慶典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當選美國總統川普与法國總統馬克宏舉行了三方會晤。川普会後呼籲盡快和談停火。
浴火重生 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迎來多國政要
經過五年的清理和修繕,本周末,巴黎聖母院將重新對外開放,包括川普、澤倫斯基在內的各國政要也將應法國總統馬克宏之邀前來參加重新開放儀式。
中國——全球氣候政策的新領袖?
儘管中國政府在國內已經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但同時也嚴重依賴於煤電。隨著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如果美國退出國際氣候政策舞台。中國是否能填補這一空白?
德語媒體:打不敗對手怎麼辦?
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制裁到底有沒有效?瑞士《新蘇黎世報》認為,中國似乎有著相當強的調整能力來躲開美國的打擊,華盛頓制裁加碼的難度卻越來越大。德國《商報》則注意到,技術落後於中國的德國車企,近期出現了和對手結盟的趨勢,違背了歐盟的「去風險」方針。
巴黎車展:中國車商被嚇退了嗎?
從今年的巴黎車展上可以看出,歐盟剛剛靴子落地的懲罰性關稅並沒有嚇退中國車商,反而助推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巴黎車展 中歐車企擺擂台
儘管面臨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許多中國車企依然高調參加本周的巴黎車展。與此同時,歐洲廠商也在努力迎合那些對高價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消費者。法國總統馬克宏也現場參觀了巴黎車展。
科隆爆炸案:22歲「關鍵人物」在巴黎被捕
德國警方逮捕了一名22歲的嫌疑人,他被認為是近期科隆及其他地區一系列爆炸案的「關鍵人物」。爆炸案據稱與毒品交易有關,案件已導致超過十人被拘留。
長平漫遊:「我們要去巴黎!」
長平
火車取消了?在這篇文章中,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回顧了他的獲獎作品《烏坎人,歷史的浮雕》(亞洲出版協會2012年度/SOPA2012卓越評論獎)的寫作經過。
曾被鯊魚咬斷腿 美國遊泳選手殘奧奪銀
美國遊泳運動員特魯威特去年在浮潛時被鯊魚咬斷腿,但她克服恐懼重拾對游泳的熱情,站上殘奧會的舞台並奪下兩枚銀牌。
巴黎2024——殘奧會帶來的感動
在殘奧會上,不僅僅是關於比賽結果、獎牌和紀錄。巴黎的每個比賽日也會帶來非凡且觸動人心的各種瞬間。
牆外文摘:權力對「飯圈」女孩棄之如敝履
巴黎奧運會引發「飯圈入侵乒乓球」的爭議。有評論指出,權力要求 「飯圈要聽話」:可以出征控評但要為權力所用,可以積極擁抱愛國情緒,但不能讓個人對偶像的情感凌駕於愛國一盤棋之上。
霹靂舞迎來巴黎奧運光榮時刻-這能維持多久?
霹靂舞比賽今年在巴黎奧運初次登場。然而下一屆洛杉磯奧運並不會再次出現,這對霹靂舞來說意味著什麼?
專訪:興奮劑問題遍全球 但中國更具系統性
今年四月,德廣聯率先爆料23名中國遊泳運動員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前夕藥檢陽性卻依然被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准許參加奧運。因此,巴黎奧運期間,中國運動員的成績不斷遭受各界的質疑。德國之聲對德廣聯負責上述調查報導的記者澤佩爾特進行了專訪。
2024年巴黎奧運會:閉幕式的精彩瞬間
一場星光熠熠、精彩絕倫的現場表演為巴黎奧運會畫上了圓滿句號。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運動員外,這場表演還邀請到音樂界和電影界的大牌明星。
深陷興奮劑疑雲 中國仍寫北京奧運以來最佳績
2024巴黎奧運正式落幕,中國代表隊拿下40金27銀24銅,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好成績。但最終官方獎牌總數排名不敵美國,有中國網友主張應加上香港及台灣的獎牌,「中國就是第一」。
林郁婷巴黎奧運摘金 國際媒體如此評價
在巴黎奧運會中捲入性別爭議的的台灣拳擊手林郁婷為台灣贏得了史上首枚奧運會拳擊金牌,受到來自台灣總統的祝賀和國際媒體的關注。
阿爾及利亞拳擊手奧運摘金 再次回應性別爭議
在巴黎奧運會中捲入性別爭議的阿爾及利亞拳擊手哈利夫在女子66公斤級拳擊決賽中擊敗中國選手楊柳,奪得金牌。楊柳在賽後也對哈利夫的表現作出評價。
肖爾茨:巴黎激勵德國申辦奧運會
在第二次訪問巴黎奧運會期間,德國總理肖爾茨表示,他希望巴黎奧運會能夠為德國申辦2040年奧運會提供靈感。
德語媒體:興奮劑問題上,西方是否搞雙重標準?
《南德意志報》繼續關注巴黎奧運會上的興奮劑疑雲,認為指責中國運動員服用禁藥的西方國家,其實自己也並不干淨。《商報》的一篇客席評論,則建議歐洲不要像美中兩國那樣針鋒相對,而是要保持開放性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女拳手」誰說了算?性別檢測的盲點與爭議
台灣選手林郁婷與阿爾及利亞的哈利夫挺進巴黎奧運拳擊金牌戰。她們在擂台外遭保守勢力圍剿,被質疑性別不明。回顧體壇歷史,不符「西方女性特質」亞非女選手屢屢成為箭靶,而性別檢測更有時代背景裡令人難以忽視的政治影響。
德語媒體:奧運驚人成績後的巨大問號
中國遊泳隊在巴黎奧運會上摘金奪銀甚至打破世界紀錄,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其服用興奮劑的懷疑。《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國際奧委會與政界過從甚密。《世界報》刊登的一篇德國議員撰寫的客席評論則呼籲歐盟從嚴看管TikTok,否則後患無窮。
日本滑板稱霸巴黎奧運 在本土為何受冷眼?
在巴黎奧運上的滑板項目,日本隊是包攬男女金牌的強隊,然而在日本,這項運動並不受到待見,如果愛好滑板的年輕人在街頭騎著滑板飛馳而過,可能會吃到「罰單」。這是什麼原因呢?
巴黎奧運的特別時刻
奧運不單是關於得牌和創紀錄。每場賽事都有獨特之處。勝敗乃兵家常事。最終存留的應是公平競爭與相互理解、友誼、團結的奧運精神。
法國警方消息人士:大皇宮等40家博物館遭勒索軟體攻擊
據法新社報導,巴黎奧運舉辦場地大皇宮(Grand Palais)以及法國約40家其它博物館周末受到勒索軟體的攻擊。
奧運性別爭議:國際拳總記者會被評一片混亂
阿爾及利亞拳擊選手哈利夫與台灣拳擊選手林郁婷在巴黎奧運捲進性別爭議,引發國際媒體關注。國際拳擊總會5日召開記者會,但冗長的內容加上未提出實際證據也再度引發批評。
德語媒體:泳池裡的冷戰
2021年,23名中國遊泳選手被查出違禁藥物「曲美他嗪」陽性,但國際反興奮劑機構並未採取制裁措施,這也就為後來的爭論埋下了伏筆。
台灣要求法國調查台灣球迷所持標語遭搶奪事件
本屆巴黎奧運會上已經發生了多起台灣觀眾手持的標語和旗幟遭搶奪和沒收的情況。還有台灣觀眾在進入場館前被要求塗抹掉臉上圖畫的台灣國旗。台灣政府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認為這些行為「毫無教養可言」,並要求法國當局進行調查。
歐洲多名運動員在塞納河游泳後生病被迫退賽
比利時一名鐵人三項賽女選手在塞納河游泳後生病,被迫退出之後的比賽。瑞士和挪威奧運代表團也分別出現類似情況。德國在周一舉行的鐵人三項混合接力賽中摘取金牌。
不到一分鐘將對手打退賽 女拳擊選手陷性別爭議
巴黎奧運舉行的一場女子拳擊比賽中,開賽不到一分鐘義大利選手就宣佈棄賽,而她的對手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哈利夫雖然勝出,直接晉級八強。但曾有性別鑑定檢測不過關經歷的她是否具有參賽資格引發爭議。同樣陷入性別質疑的奧運選手還有台灣拳擊女將林郁婷。
藥檢疑雲延燒之際 潘展樂奪中國游泳首金
潘展樂替中國拿下巴黎奧運的第一面游泳金牌,形容自己面對「看不起」中國的對手「一雪前恥」。但中國游泳隊仍身陷施打禁藥爭議;美媒30日再揭露,早在2022年就有中國選手藥檢陽性,卻仍獲准在奧運參賽。
德語媒體:興奮劑醜聞籠罩下的獎牌
巴黎奧運會的女子一百米蝶泳比賽中,中國選手張雨菲獲得銅牌。由於幾年前張雨菲同其他一些中國遊泳選手曾有過「誤食」禁藥的先例,這枚銅牌自然也就引起了德語媒體格外的關注。
德語媒體:梅洛尼中國行 新絲路不如老絲路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首次訪華,希望在退出習近平一帶一路基建計劃後,修復對華關係。《法蘭克福匯報》寫道,馬可‧波羅是一個助力因素。巴黎奧運,中國跳水運動員再創佳績。德國參賽選手向《圖片報》講述,中國同行為了訓練甚至「三年見不到家人」。
從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到塔西提島:巴黎奧運賽場綿延三萬里
2024巴黎奧運將在這座城市眾多知名建築之間舉行,不過除此以外,還有些項目的賽場甚至位於遠隔15700公里的塔西提島。
AI時代的奧運會
不論是觀眾、運動員、教練、裁判、抑或安保人員,人工智慧技術都能顯著改善他們的奧運體驗。當然,也有批評人士擔心,AI大規模運用會危及隱私。
百年巴黎 奧運今昔
巴黎上一次舉辦奧運會,是在整整一個世紀前的1924年。和當年相比,如今的巴黎奧運有哪些改變?哪些又沒變?
巴黎奧運:十年前性侵女童 荷蘭選手賽場遭噓
荷蘭沙灘排球選手范德維爾德在奧運會的出場沒有受到熱烈歡迎。因2016年強姦一名女童的罪行,他此次參賽引起很大爭議。
德蝶泳選手與獎牌失之交臂 呼籲澄清中國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指控
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游泳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獲得第四名的德國遊泳健將安吉麗娜‧科勒(Angelina Köhler)今天(7月29日)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再度呼籲,對中國遊泳運動員張雨霏的興奮劑指控予以澄清。
全球媒體辣評巴黎奧運會開幕式
法國媒體稱這場開幕式「很棒,但有些部分用力過猛」,德國媒體盛贊「美麗而瘋狂,連雨都被打敗了」,義大利媒體則認為「很多法國,很多巴黎,幾乎沒有奧運會」,最感到沮喪的是韓國媒體,認為巴黎當局連基本功都沒有做好。
2024巴黎奧運會: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明星?保安措施是否到位?運動員能否享受性生活?請看德國之聲盤點的本屆巴黎奧運會看點。
巴黎奧運開幕在即 法國高速鐵路網遭"大規模襲擊「
在距離巴黎奧運會開幕前幾個小時之際,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稱該國高速鐵路系統受到包括縱火在內的「蓄意破壞「,許多線路不得不關閉,大量列車延誤。巴黎進一步加強首都主要車站的安保。
上一頁
第1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