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巴黎恐怖襲擊
2015年11月13日夜間,巴黎發生一系列血腥恐怖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在全球引起震驚和憤怒。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與霧霾鬥爭 中國定下「硬任務」
雖然巴黎氣候峰會的與會各方仍在就環保減排最終協議的內容「討價還價」,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有所行動。
未受恐襲影響 巴黎續居最佳留學城市
法國巴黎恐襲陰霾仍然未散,但是無阻這個"世界花都"在各國學子心中的地位。國際高等教育資訊組織Quacquarelli Symonds公佈2016年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巴黎連續四年居首。
巴黎恐襲後 美國收緊免簽政策
巴黎恐襲事件後,美國宣佈收緊對免簽政策的管理,這個決定涉及到全球38個國家,其中包括德國。
氣候談判博弈開始 達成協議並非無望
各國領導人「秀決心」環節過後,巴黎氣候大會今天進入談判階段,代表們將短兵相接地「肉搏」若干回合,就協議草案進行討論。有專家認為,巴黎會議上出現了兩個有助於談判取得成功的新砝碼。
巴黎氣候大會進入具體談判
多國領導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表達了對抗氣候變化的決心之後,會議在周二進入談判環節,就長約50頁的協議草案進行討論,文件包含著許多相互矛盾的建議和尚未澄清的爭議點。
澤林視點:讓大家共享更好的空氣
如果中國投資清潔能源,受益的不僅是中國人民,全世界都會得到好處。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北京也會由此成為同氣候變化作鬥爭的巨大推動力。
中美將共推氣候談判進程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周一進行會晤,兩人達成共識,將共同推進巴黎氣候大會的談判進程。白宮在會後表示,歐巴馬在會面時也敦促中國兌現打擊網路間諜的承諾。
巴黎開氣候峰會 北京迎嚴重霧霾
重度霧霾再次降臨北京。中國首都拉響空氣重污染二級"橙色"預警。高速公路暫時關閉,部分工廠、建築工地停止作業,當局警告市民避免外出,而這一切正值巴黎氣候大會召開之際。
巴黎氣候大會:期待滿滿 結果難料
在嚴格的安保措施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在本周一開幕。巴黎外長希望會議每天都能夠取得進展。雖已顯現出一些積極的訊號,不過談判能否取得成功,前景還不明朗。
巴黎氣候峰會前的全球示威
巴黎氣候峰會前的全球示威
全球現接力示威風潮
為向巴黎氣候峰會施壓,警示氣候變暖帶來的威脅,全球各地展開了接力式示威活動。緊急狀態下的巴黎在舉行類似活動時,警民發生暴力衝突。
歐洲反恐 應該從以色列取經?
以色列的反恐措施常常受到抨擊。然而在巴黎恐怖襲擊發生之後,以色列安全專家提出:歐洲應該從我們這裡借鑑反恐經驗。
世界如何才能盡快實現能源轉型?
全球變暖控制在2度以內,在世界範圍內取代煤炭、油氣作為能源主體——這現實嗎? 一份新的研究告訴我們,如何在2050年前實現這些宏偉目標。
氣候峰會前夕 梅克爾大贊中國、亦提要求
巴黎氣候峰會舉行前夕,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對簽訂一份擁有驗證機制的協議抱有信心,她還對中國給出的排放峰值時間表示歡迎,但也指出現有目標還不夠。德國國內也有政黨不太看好氣候峰會。
巴黎恐怖襲擊犯或有德國同夥
迄今,德國聯邦司法部長一直認為法國的恐怖襲擊案與德國沒有關係。實際上巴黎恐怖襲擊犯很可能與德國北威州德伊斯蘭極端分子有聯繫。
巴黎恐襲武器可能來自德國軍火商
巴黎恐襲使用的武器可能來自一位住在巴登-符騰堡州的軍火商?
巴黎沒有忘記
法國本周五(11月27日)在榮軍院庭園為巴黎恐襲案的遇難者舉行國家悼念儀式。法國總統奧朗德等多名政治人物以及遇難者家屬等逾千名嘉賓出席參加。
經濟疲軟或威脅到中國減排目標的實現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指出,鑑於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北京對溫室氣體減排承諾的兌現可能受到威脅。
若不控制會更糟!2015已成最熱年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三宣佈,2015年是人類迄今最熱的一年,而2016年可能還會更熱。該組織警告稱,若坐以待斃不採取有效措施,將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會變得愈發艱難。
法國希望德國更多支持軍事打擊恐怖組織
法國希望德國提供更多的支持協力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
習近平將在巴黎氣候峰會上發言
北京確認,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活動,併發表講話。中國外交部官員稱,中方不會提出新減排目標。
法國總理:歐盟要「關上大門」
德國執政黨還在就是否對接收難民人數設置上限爭吵不休,法國總理的要求更乾脆。
面對恐怖分子 用阿拉伯語求饒管用嗎?
「大哥!別開槍!自己人!」。許多人相信,在面對IS恐怖分子的關鍵時刻,這句話也許能保命……也許。
「氣候災難20年致60餘萬人喪生」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最新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裡,90%的大型災害是天氣、氣候原因引起的,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布魯塞爾的薩拉菲派重鎮
布魯塞爾的最大清真寺由沙烏地阿拉伯這個薩拉菲派政權出資修建。清真寺領導層雖表示譴責恐怖主義,但態度依然曖昧。
繼續警戒 繼續搜捕 沒有突破
巴黎恐襲過去十天,警方的搜捕調查工作仍無明顯進展。
美政府發布全球"旅行警告"
感恩節在即,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俗稱的「旅行警告」,提醒公民注意旅遊時有可能遭遇全球性恐怖襲擊。「旅行警告」暫定為期3個月。
布魯塞爾繼續維持最高級別恐怖警報
周一晚間,比利時政府方面宣佈,延長布魯塞爾地區最高恐怖警報級別。但學校將於周三復課,地鐵也將恢復營運。
對巴黎氣候峰會的期待
國際社會在即將開幕的巴黎氣候峰會上不再想「光說不做」。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保護氣候,地球已經不能再等了。
巴黎「11.13」恐襲案主嫌犯仍在逃
16名恐怖嫌犯在布魯塞爾被逮捕,但是,「11.13」巴黎血腥空襲案首要嫌犯仍未落網。比利時全境繼續實施緊急狀態法。
布魯塞爾警方搜捕兩名潛在襲擊者
兩名危險的恐怖分子據悉逗留在布魯塞爾並計劃發動襲擊。比利時安全理事會正在討論是否延長最高級別恐襲警告的時效。
布魯塞爾:恐怖分子或策劃類似在巴黎的襲擊
布魯塞爾周六進入最高警戒狀態。比利時首相表示,有跡象顯示恐怖分子可能計劃實施類似在巴黎那樣的恐怖襲擊。
火燒眉毛 歐盟內政部長決定加強邊檢
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在布魯塞爾決定,將申根外部邊界的邊防檢查範圍擴大到歐盟公民,並加強各國情報部門的訊息交流。
巴黎血腥恐襲一周後
一周前的周五,巴黎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恐襲,導致至少130人喪生、數百人受傷。有分析人士稱,這次襲擊將改變巴黎與世界。那麼,一周後的這個周五是怎樣的?
"偽裝的生活"!巴黎恐襲女嫌犯何許人也?
照片中這位身著罩袍的年輕女子,是巴黎恐襲案主謀阿巴烏德的表妹。
澤林視點:恐怖主義——「人類公敵」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第一次向中國公民舉起了屠刀。德國之聲專欄記者澤林認為,北京雖然對此作出了反應,但是不會呼籲加強對敘利亞的軍事幹預。
阿爾及利亞難民的神秘字條
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恐怖襲擊,也讓德國的相關機構高度緊張。德國西北部的一難民營內,一名來自阿爾及利亞的難民在恐怖襲擊前就放出話來,稱巴黎即將血流成河。而之後,警方在他房間內發現了一張神秘字條。
法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反恐決議草案
本周四,法國正式向安理會遞交提案,呼籲國際社會協助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不過,俄羅斯此前也提交了一份涉及「伊斯蘭國」問題的決議草案。
法國延長緊急狀態 斃命兇嫌或策劃更多襲擊
巴黎恐怖襲擊的主謀之一阿布伍德被證實在周三的警方緝捕行動中喪生,調查方指其可能參與了更多的恐怖襲擊策劃。周四,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法案,將緊急狀態延長3個月。
恐襲陰影籠罩 各國如何應對威脅?
自上周五巴黎恐怖襲擊以來,歐盟各國加強安保、展開搜捕。然而,恐懼與不安仍在空氣中蔓延。恐怖威脅如何應對,何時才能解除?
巴黎官方消息:恐襲主謀被證實身亡
據最新報導,巴黎恐怖襲擊的涉嫌主謀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已經身亡。該消息周四得到官方證實。
巴黎:生活要繼續 互幫又互助
反恐行動、出現新的潛在威脅,當諸如此類的訊息不絕於耳時,法國人如何面對恐慌?他們怎樣才能繼續一如往常的生活?許多人說:恐襲改變了一切。那麼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恐襲過後 還能去巴黎旅遊嗎?
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過後,法國旅遊業受到的衝擊已經日漸明顯。
巴黎近郊反恐行動 擊斃2人捕獲8人
周三,法國警方在巴黎近郊聖丹尼斯展開的反恐行動中共逮捕了8人,但當中並沒有被認為是恐怖襲擊幕後策劃人的名比利時人阿巴烏德。
評論:謹慎並不意味著軟弱
Sabine Kinkartz
原定在漢諾威舉行的德國與荷蘭國家隊之間的足球友誼賽,本應成為團結與自由的象徵。而將這場比賽在開賽前臨時取消,則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德國之聲記者Sabine Kinkartz認為,這樣謹慎的做法也有其可取之處。
俄羅斯和法國結成反IS聯盟
巴黎恐襲事件過去後,法國總統奧朗德致力組建的國際反IS聯盟正在慢慢成型。
德國警方逮捕7名嫌疑人 當天獲釋
德國警方周二在亞琛附近一個小城先後逮捕了7名嫌疑人。此後的調查未能顯示,這些人與巴黎恐怖襲擊有直接的關聯。
德國副總理反對「戰爭論」
巴黎系列恐暴襲擊過後,德國副總理嘉布瑞爾警告稱,不應該把針對伊斯蘭分子的鬥爭稱為「戰爭」。
長平觀察:雙重標準可以休矣
巴黎襲擊事件後,中國批評西方媒體搞雙重標準。時評人長平認為,西方媒體批評中國政府,正是基於同一準則。
德國警方逮捕3名恐怖嫌疑人
在巴黎恐怖襲擊調查展開後,追蹤的一條線索也指向德國。德國警方周二在亞琛附近逮捕了三名嫌疑人。
上一頁
第8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