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
專題報導:香港「反送中」抗議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香港百萬民眾走上街頭。周三再度爆發抗議。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坦克人」,三十年後的污名化
美國警察會怎樣對待示威者和「坦克人」?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六四後中國大陸去正義化教育中一個典型的提問。
社運人士被捕 遊行上訴遭駁 專家:香港已成零和博弈
在民陣確定收到警方針對831遊行集會發出的反對通知書後,兩名示威召集人遭不明人士襲擊,隨後香港民族黨前召集人陳浩天、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與香港眾志成員周庭也相繼被捕。
德語媒體:自釀苦果
奧地利《新聞報》認為,如果有朝一日,香港街頭的示威者真的變成了北愛爾蘭共和軍那樣的恐怖分子,也一定是被中共的政策所逼迫的。《新蘇黎世報》則指出,中國的威權主義正引發西方國家越來越強烈的懷疑,俄羅斯很有可能因此被西方拉攏。
港警反對831大遊行 民陣誓言上訴
根據港媒報導,8月28日晚間有超過3萬名香港居民參與了由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辦的「反送中#metoo 」集會,指控港警性暴力。 參與者戴上紫絲帶並以唇膏在手臂上寫下「#ProtestToo」。
「反送中」拘捕近9百人 港府不排除用《緊急法》
北京和港府皆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是止暴治亂。現在傳出林鄭月娥可能會引用「緊急法」,相關的法條有什麼規定?
台灣大選:韓國瑜的兩岸政策決戰場
德國之聲訪問韓國瑜競選團隊兩岸組召集人,前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談韓國瑜的兩岸政策,並請專家學者剖析韓政營會到遇到的挑戰。
香港抗爭持續 千人集會譴責國泰航空
在港龍空勤人員協會主席施安娜遭國泰港龍航空解僱的消息公開後,香港職工會聯盟發起「圍堵國泰城」的行動。 此外,從8/31日起,香港各界也預計舉辦一系列的示威與罷課活動來延續「反送中」運動的訴求。
德語媒體:如何勸北京溫柔對待香港?
《明鏡周刊》認為,西方應該避免激怒中國,從而讓中共黨內溫和派在香港問題上獲得更多話語權。《法蘭克福匯報》則指出,香港問題的症結在於「一國兩制」自身的矛盾性。
林鄭記者會澆冷水 強調不接受五大訴求
「反送中」示威已經進入第12周,政府與民意仍然遲遲沒有交集。 雖然示威者的五大訴求始終沒有改變,但是政府的立場也始終沒有軟化。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提出與民對話之後,又在記者會上說了形同澆冷水的一段話。
「反送中」運動中港警首次開槍示警
持續已經3個月的「反送中」運動在短暫的平靜後再現暴力。警民火爆對峙,警方也出動水炮車與對空鳴槍。中間警方把槍舉向示威者更是引起極大騷動。
警察鳴槍示警 港府強調示威者襲擊在先
在周日香港的示威過程中,一名警察對天鳴槍。這也是近3個月的反修例運動中,香港警方首次使用實彈,引發了巨大爭議。特區政府則強調,幾名警員一度被多名「暴徒」襲擊,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向天鳴槍示警。
香港示威警方首度開槍 共36人被捕
大約兩周以來,香港示威相對而言處於較為平和的狀態。本周末,形勢再度激化。周日又有遊行示威進行,警方首次出動水炮車驅散抗議者,並有警員開槍。警方總共逮捕了36人,其中年齡最小的12歲。
香港前線示威者的道具與用途
從「反送中」開始到現在,部份前線示威者已經和警察交手多次。 隨著經驗累積,他們不但學會升級裝備,也學會發揮想像力,讓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發揮其意想不到的功能。
「反送中」示威者與港府的長期抗戰
香港武打明星李小龍的一句名言"Be water, my friend" 儼然成為香港「反送中」示威的核心精神。 這場無領袖的運動如水一般蔓延全港,至今已經持續兩個月。
牆外文摘:牽手震撼人心 清算仍在繼續
有評論認為,香港「萬人牽手」活動顯示了「信念不怕子彈,槍炮不可能令人心回歸」。與此同時,北京對於抗議運動參與者的清算已經國泰航空開始,名單還會越來越長。
長平觀察:開豪車罵髒話的「韭菜」
海外中國留學生反對香港抗議運動,集體高喊「CNMB」、「窮B」。時評人長平認為,儘管他們口號喊得震天響,豪車多得壓斷街,在中國政府眼裡,他們也只是隨時收割的「韭菜」,任意使用的「肉雞」。
港人眾籌 德國報刊發布捍衛自由廣告
本周,全球十多家知名報刊上都出現了呼籲捍衛香港民眾自由權利的大幅廣告,所需資金則來自於全球各地的港人眾籌。在德香港人選擇了《法蘭克福匯報》作為了他們的發聲平台。發起人表示,廣告刊登後,獲得了很多積極回應。
德語媒體:喪失冷靜的北京能否向香港讓步?
《南德意志報》認為,中國領導人在香港問題上越來越失去理智,開始相信自己向民眾兜售的宣傳。《金融經濟報》則指出,北京必須向香港示威者做出讓步,因為這座城市對於中國的真正價值,遠遠超過其實際的經濟規模。
國泰被解僱員工控訴「白色恐怖」
國泰港龍遭解僱的空勤人員協會主席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表達其恐懼心聲。面對抗爭不止的香港社會,北京決定從港企下手。多家公司在壓力下發聲明「反暴力」,甚至與支持運動的員工「切割」。首當其衝的航空業更是人人自危。
抵制輿論操作 Youtube關停210個頻道
繼臉書、推特兩大平台大動作關停有操作輿論嫌疑的中國帳號之後,Youtube也自稱找到了類似活動,並且宣佈做出管制措施。這象徵著國際性的科技公司開始改變過去的被動姿態,開始定義與抵制組織性的輿論操作。
香港抗爭下的台灣政局變化
台灣2020年1月總統大選腳步逐漸逼近。在國民兩黨都確定候選人之後,各家民調近來都顯示現任總統蔡英文呈現領先。這是否與持續近3個月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有關?香港抗爭不退,在台灣還會不會掀起更大的政治波瀾?
中國下禁運令 防護裝備成違禁品?
香港曠日持久的示威浪潮,最常見的其中一幕必定是催淚煙瀰漫鬧市的畫面。德國之聲記者走訪香港街頭發現,示威者的防護裝備隨著抗爭升級而進化,但中國當局也逐漸收緊相關貨品的運輸通路,意圖截斷示威物資的供應鏈。
暴力事件帶來分歧 香港抗議者仍然團結
香港抗議運動陷入暴力循環,這給運動帶來難題。但是市民們冒雨舉行的大規模和平集會,再次獲得了贊譽。
林鄭承諾構建對話平台 民陣批缺乏溝通誠意
「反送中」運動當中,示威民眾普遍對警方執法尺度有所不滿,也不放心交給監警會調查,呼籲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次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提出了監警會調查的具體作法與時程,究竟能否獲得示威者的認同?
承接818和平集會 港民相約周五「萬人牽手」
繼超過上百萬香港居民參與了上周日的和平集會後,一群香港網民於8月19日在社群論壇連登討論區上,號召香港居民參與8月23日在香港地鐵沿線舉行的「香港之路」和平牽手活動。
控北京訊息戰抗香港示威 推特臉書刪帳號
社群媒體巨頭推特與臉書周一紛紛宣佈他們瓦解了一些試圖影響香港示威的社群媒體行動,並指有跡象顯示背後有中國政府主導。對此,北京於周二作出回應,稱中國媒體利用海外社群講述中國故事「合情合理」。
反送中爭議蔓延海外 有平靜 有喧嘩
隨著香港反送中示威浪潮愈演愈烈,不少生活在海外的香港人先後在當地舉行小型集會,聲援反送中。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全球諸多大城市突然出現海外華人組織的」對立「示威活動,有些地方雙方相安無事,但也有地方出現謾罵現象,甚至肢體衝撞。
客座評論:香港危機距離最後攤牌有多遠
8月18日,香港再次爆發百萬人以上規模的集會示威,此次示威雖然打出了「煞停警黑暴力」、「止黑暴、制警亂」等針對警察的口號,但整個抗議行動回歸「和理非」,讓世人見識香港市民素質,也讓近期對不斷升級的暴力紛爭憂心忡忡的中港兩地民眾暫時歇了口氣。
中美談判預約通話 川普吁避免六四重演
香港的「反送中」示威已經進入到第11週。8月18日的維園集會,主辦單位宣稱參與人數超過170萬人,警方則稱最高峰有12.8萬人同一時間在維園定點集會。香港的示威能量也再度引起美國總統川普的注意。
818集會:港人退場仍無空間
8月18日,香港人在民陣的號召下再次上街,他們以行動表達目前沒有退場的空間。與此同時,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前副主席梁愛詩說,即便出動駐港軍隊,也不意味著"一國兩制"的完結。
牆外文摘:李嘉誠心急 金正恩心慌
有輿論認為,李嘉誠以"一個香港市民"身份在多家報章刊登廣,印證中共的清算報復,已令富商人人自危。金正恩這一年連連失利,但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會在朝核問題上鑽空子。
下雨難阻港人紅磡遊行
"光復紅土、還我靜土"是周六紅磡遊行的主題,示威者在抱怨中國內地遊客過多的同時,也沒有忽略「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儘管是合法遊行,但是示威者依然擔心自己的安全。
德語媒體:香港落敗昭示著西方價值觀的衰亡?
《圖片報》指責德國政界商界只顧生意、罔顧價值觀。《世界報》認為,自由世界的支柱正在中俄的撼動下慢慢崩塌,香港將是首當其沖的輸家。《明鏡周刊》則分析指出,西方國家已經在價值觀問題上喪失了榜樣力量,但是依然應該努力去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香港反送中抗爭不斷;美國暫緩對中國商品徴税;克什米爾危機未解。一周大事,瞭解一下。
激烈衝突之後 香港抗爭者在做什麼?
最近以來的暴力激化,讓許多香港人擔心抗爭焦點模糊,訴求遭到忽視。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試圖繼續保持這場運動的能量。
香港示威再起 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本周六,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組織了一場教育界大遊行,要求特區政府立即回應「反送中」運動中示威者的五大訴求。而在紅磡地區,遊行組織方則提出了「不受傷、不流血、不被捕」。遊行活動結束後,部分示威者在旺角地區與警方發生對峙。
撐中國?挺香港?反送中爭議蔓延澳洲
在遠離香港的澳洲各地,香港抗爭運動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頻頻對陣,甚至爆發小規模肢體衝突。
香港周末再示威 國泰高管辭職
香港的大規模示威浪潮即將迎來第11個周末。在機場示威行動引發爭議、中國武警部隊於深圳展示軍力的背景下,示威者是否會轉變方式?重壓之下的國泰航空,則宣佈了高管辭職的消息。
亞馬遜售港獨T恤惹議 中港藝人紛紛站隊
最近中國維護國家尊嚴的話題十分頻密: 在之前國際品牌被爆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之後,台灣飲料店也因為香港情勢被迫表達立場,而今就連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電商亞馬遜都捲入這場風波。
貿易戰火未息 川普先為習近平劃策
美國對價值超過125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再9月1日即將上路。這時候川普不斷提香港局勢的解方,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臥底陰霾下的抗爭:示威者見招拆招?
近日香港示威接連有懷疑臥底警察和公安現身,在抗爭前線引起連番騷動。他們在「行蹤敗露」前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德國之聲採訪了3位親歷者,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在杯弓蛇影之下,未來的示威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中國駐英大使:北京不會坐視香港局勢惡化
面對香港抗爭持續不斷,中國是否會最終出手?這些天來,許多人都存在著這樣的疑問。中國駐英大使周四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此外,香港民陣準備於周日再次舉行大規模遊行活動,但沒有獲得警方批准,僅被允許在維園舉行集會活動。
示威者鬼月「反送中」 歐美呼籲和平對話
川普先前忙著和中國談論貿易協議,對香港的事務沒有太多評論,因此招致批評。 川普的這次推特發文是第一次將中美貿易談判與香港事務聯結在一起。
德語媒體:香港在呼救 西方快警醒
香港機場示威,引起了德語報刊高度關注。《每日鏡報》認為,這是示威者向全世界呼救。《法蘭克福評論報》強調,面對北京,歐洲必須堅持民主理念。《薩爾布呂肯報》呼籲像保護當年西柏林一樣保護香港。《時代周報》則提醒,西方國家親北京,下場就是今日香港。
專訪:「這是一場大衛面對歌利亞的戰鬥」
周二(8月13日)晚間,香港機場傳出的暴力畫面令人震驚。此前北京也不斷對香港發出日益強硬的訊號。「反送中」抗爭將往何處去?北京是否會出手干涉?德國之聲專訪民主派政黨「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
長平觀察:請林鄭月娥聽李鵬笑話
香港反「送中」抗議是否會如同六四運動一樣遭到血腥鎮壓?時評人長平分析李鵬笑話,提醒林鄭月娥勿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在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中淪為學渣。
香港示威者究竟是誰?
持續了兩個月的香港示威運動,參加者是否以年輕人為主?是否以中低收入家庭為主?他們示威的最主要訴求究竟是什麼?他們對於部分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又有著怎樣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四所大學的相關院系,根據兩個月來示威現場的調查數據,發布了一
中國官媒紛紛以「暴徒」毆打環時記者付國豪論調譴責香港示威者。不過事件卻留下重重疑點。
中國官媒紛紛以「暴徒」毆打環時記者付國豪論調譴責香港示威者。不過事件卻留下重重疑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政府將以更強力的方式介入香港抗爭。
示威者混亂「抓鬼」 中國批「突破人性底線」
在上周日有警察喬裝示威者協助警方拘捕之後,示威群眾便對身邊的人的身份特別敏感。周二晚上香港示威者在機場質問兩名中國人,懷疑他們是臥底,另外還有一個人被質問後逃跑,留下裝有雙截棍的背包。
香港機場限制示威區 警方稱示威不是恐怖主義
香港機場周三宣佈已經獲得法庭頒發臨時禁制令,將限制示威區域。同日港警公開表示,到目前為止的示威活動還不構成恐怖主義。
上一頁
第1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