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專題報導: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硝煙四起。這場牽動全球的貿易爭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雙方手中有哪些牌?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嚴查稀土巨頭 意在貿易戰?
在中國是否動用稀土王牌打貿易戰備受關注的時候,中國國有稀土開采公司因環保不合格受到通報批評,接下來會停止開采嗎?
北京不甩緩兵計 美決心低調談判
川普暂緩對價值超過1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稅後,中方發表簡短聲明,迴避美方有關「暫緩」的決定。而環時總編胡錫進此時又在推特上獻策。
美國債息「倒掛」 經濟衰退警鐘敲響
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在12年來首次暫時逆轉。美國股市因此大幅下挫。這一消息也表現出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美中貿易戰衝擊 德國經濟負增長
德國經濟日益疲軟。今年第二季度,德國經濟表現繼續下滑,而未來前景也並不令人樂觀。而主要原因之一是美中之間懸而未決的貿易爭端。
對中國讓步暫緩徵稅 川普:是為了聖誕節
中美貿易戰是否出現新的轉機?美國突然宣佈暫緩9月1日上路的部份新關稅。在雙方表示談判順利的新局中,北京拿了什麼來交換?
韓國將日本踢出「白名單」
韓國政府決定將日本從貿易「白名單」中除名。本月稍早間,日本已宣佈將韓國從享有最少貿易限制的「白名單」國家除名。
中美貿易戰 德國很受傷
重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德國已深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尤其商界的信心在大打折扣。與此同時,中國大幅降低了在歐洲的投資。
德語媒體:得不償失
《法蘭克福匯報》認為,美國打壓華為的舉動,正在促進中國企業的技術自主性,到頭來反而會威脅美國的企業。《金融經濟報》則指出,北京不會冒著損害自身經濟的風險讓人民幣貶值,因此川普无法通過貨幣戰來向中國施壓。
德語媒體:中美相爭 德國需練好內功
《萊茵普法爾茨報》認為,川普看似毫無章法地讓貿易戰升級,其真正目的是為了贏得總統大選。《每日鏡報》則呼籲,雖然德國無力調停中美爭端,但是至少應該強化自身經濟來抵禦貿易戰的不利影響。
川普强「推」降息 專家:恐爆貨幣戰
川普的經濟政策使得風險不斷提高。貿易專家表示,川普已把自己逼入牆角,華盛頓對中國的強硬策略不太可能奏效。
中國出口意外增長 或因目標市場多樣化
與美國的貿易衝突加劇,中國7月的出口額卻出人意料地增長了3.3%。不過,對美過出口則下降了6.5%。對歐洲、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出口則增長。
火上加油 美落實禁令封殺華為
美國總統川普为重啟美中貿易談判,過去2個月答應要放鬆對華為的禁令。但隨著貿易戰升級,這些承諾也泡湯了。而且除了華為,另外還有4家中企也遭殃。
川普轰中國坑殺 貿易協議遙遙無期
白宮官員表示,他們預計中國談判代表9月份還是會前往華盛頓進行磋商。如果這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貿易協議方面取得進展,仍可避免最新的關稅上路。
德語媒體:跪求中美兩國懸崖勒馬
川普将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美中貿易戰全面升級。周二的德語報刊評論版,繼續憂心忡忡地密集關注這一話題。
貿易戰致行業疲軟 庫卡中國訂單量銳減
綿延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戰,也讓被中資收購的德國老牌機器人廠商庫卡風雨飄搖。該公司本周公佈了第二季度財報,其盈利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半,僅為2000萬歐元。
人民幣雖回穩 關稅風暴烏雲籠罩
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之後,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在這更危險的階段中,雙方誰下錯棋都會讓世界步上經濟衰退之路。
德語媒體:中美打架 全球吃土
人民幣貶值、美國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美中之間的貿易戰正在擴大為貨幣戰。德語報刊紛紛就此刊發評論,認為全球經濟都會因此而遭殃。
川普愿望成真? 美列中為匯率操縱國
北京在川普威脅新增關稅下,先是讓人民幣跌破7,再宣佈暫停購買新的美國農產品。美國財政部也隨即出招。貿易戰休兵之日愈來愈遠。專家認為,照著當前的這種策略,談判不能取得任何成果。
川普愿望成真? 美列中為匯率操縱國
北京在川普威脅新增關稅下,先是讓人民幣跌破7,再宣佈暫停購買新的美國農產品。美國財政部也隨即出招。貿易戰休兵之日愈來愈遠。
威嚇影片與黔驢技窮的川普
8月5日,香港局勢、美中貿易衝突繼續受到德語媒體關注。《南德意志報》上一篇文章指出,港民憂慮日深,擔心北京會動用軍隊結束民眾示威;《商報》的一篇評論認為,有關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目前已入進退兩難境地。
中美互控背信 納瓦羅批中國貿易「七大罪」
第12輪中美貿易磋商結束不到36小時,川普就宣佈,將在9月1日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官媒怒懟,「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中美貿易戰:澳洲公开懟美國
澳洲贸易部長伯明翰認為,川普新近宣佈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舉措或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川普则為關稅行動進行辯護,稱這讓美國財政部從中國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德語媒體:川普究竟圖個啥?
《南德意志報》認為,川普对中國再次加徵關稅,可能反而幫了習近平的忙。《新奧斯納布呂克報》則判定,美國消費者是最大輸家。《法蘭克福匯報》指出,川普此舉的真正目的是脅迫美聯準。
中美貿易戰10個關鍵的日子
中美貿易戰已經長達16個月。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爭鬥所經歷的10個關鍵日期。
中方可以採取哪些反制措施?
儘管北京在周五表示如果川普执意加稅,中方「不得不」反制,但並未點明會採取怎樣的措施。法新社等分析,中方可以採取以下這些手段來報復美國。
華盛頓突加關稅 貿易戰全面升級
川普宣布將對剩餘的價值3000億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而此前中美雙方剛剛表示,本周在上海的貿易談判過程順利並有建設性。中國外交部現在指責美方出爾反爾。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川普威脅再提高稅率 美國零售商跳腳
美國證實,截至7月25日的一周內向中國出售了6萬8千噸大豆。很顯然地,這對川普来說還遠遠不足。
美國禁令下 華為手機銷售全球第二
中國手機在2017年就搶佔了4成全球市場。而中國市場之大,也讓華為銷售量在美國的制裁下得以逆勢成長。而中國手機的「網內互打」,更使得一家美國公司因此受累。
用華為換大豆? 北京掐緊川普政府
中美12輪談判過後,風水似乎大不同。過往強勢的美國面對不願妥協的中國顯得進退失措。進一步施壓會激怒尚有籌碼的北京。退一步則會讓中國科技乘勝追擊,並可能超越美國。
無突破:美中新一輪談判結束
為期兩天的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在上海結束。中方稱下輪談判將於9月在美舉行。
東協外長會議:亞洲矛盾重重 美國支持盟友
自由貿易、南中國海、北韓都將是會議主題。美中俄外長與會。有分析認為,蓬佩奧此行主旨為重申美國的參與,特別是中國影響力在該地區佔據主導地位的背景下。
貿易談判上海開鑼 川普:中方總變卦
中美貿易談判代表7月30日在上海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恢復貿易談判。而當年中美建交,就是在上海簽訂《上海公報》。兩國是否會念在舊情分上,達成滿意協議?從川普的最新表態來看,恐怕不容易。
專訪:中美新一輪談判 中方立場更強硬
雪梨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專家麥克格雷戈爾(Richard McGregor)在接受德國之聲電視採訪時認為,習近平意識到,不能對川普做出太多讓步,否則在國內對自身不利;中方談判團隊也有所調整。
中國官媒聚焦大豆 中美談判能多樂觀?
眼看中美貿易談判即將在30與31日在上海舉行,中國一方面譴責美國想要更改其WTO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是「荒誕的改革建議」,又另一方面用進口美國農產品的新聞表達善意。中國這樣正反並陳的態度究竟對貿易談判有沒有幫助?
德語媒體:面對中國 歐洲應採取主動
《世界報》刊文指出,歐洲必須重新調整與中國、美國的關係。《商報》則認為,西方應當主動採取措施,避免在稀土問題上被中國施壓。
亞洲經濟三連痛:中國放緩、貿易戰、晶片業走弱
從首爾到新加坡,都受到中國經濟困境的影響,川普的貿易戰只是部分原因。甚至北韓都在經歷數十年來的谷底。
聯邦快遞真"懸了"!被中方指責"撒謊"
中國官媒周五高調宣佈,聯邦快遞(FedEx)「撒謊」,該公司此前將華為快件轉至美國是「操作失誤」的解釋並非事實,還稱發現聯邦快遞的其他違法線索。這不禁引人猜測,這家美企可能要上中方將於近期公佈的「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美上海談判 貿易戰引中國失業潮?
中美雙方已經同意30日在上海碰面。習近平領導的25人高層領導小組也預計在本月召開經濟季度會議。中國經濟增長是否能止跌回升?
貿易戰犧牲品:美國櫻桃
中美貿易戰開打,雙方互加關稅。在中方報復名單中,美國農產品首當其沖。而一度被中國中產階級視為「生活品質「象徵之一的美國櫻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因此大幅萎縮。
德語媒體:20年前,法輪功在中國遭禁
對於北京當局來說,今年有太多的敏感紀念日:比如達賴喇嘛出走印度70周年,天安門民主運動遭鎮壓30周年。而20年前的七月22日,北京當局正式取締法輪功,並由此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打壓行動。
中國擬加購美國農產品 川普愿望成真?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宣稱中國在峰會上答應擴大購買美國農產品,七月初又抱怨中國沒有履行約定。眼看中美貿易代表已經很久沒有見面磋商,中國企業開口詢問農產品價格是否就足以促成面對面談判?
德語媒體:中美貿易戰外圍國家 誰哭誰笑?
曠日持久的中美貿易戰,影響的不僅僅是中美兩國。亞太地區許多與兩國關係都密切的國家,也都受到了衝擊。周五的德語報刊,關注了其中的越南和澳洲。
中美談判蝸行牛步 中美近期可望面談
美國官員表示已再次與中方代表電話溝通。雖然美國官員持續向記者透露,中美雙方很有可能約定面對面會談,但是都還沒有透露具體的安排。
德語媒體:災難才剛剛開始
柏林《日報》認為,中美貿易戰是一場持久戰,且是剛剛開始,將對全世界造成深遠的損害。蘇黎世《每日導報》認為,如果中國近期的經濟降溫歸咎於貿易戰,今後將會釀成大災難。
美國國會擬阻止放寬華為禁令
華盛頓日前宣佈將放鬆對華為的禁令,允許美企在不危害國家安全的前提下與華為恢復業務往來。然而,美國國會多名議員不同意這種做法,試圖以立法的形式落實「華為禁令」。與此同時,華為的營收額出現「逆勢增長」。
中國派出新戰將 投資者嘆貿易戰終點遙遠
當各界都在觀望中美何時會重啟貿易談判時,美國總統川普周二表示,中美仍需要許多時間來達成貿易協議,並再次提到對剩餘價值3250億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可能性。
德語媒體:將北京逼進死角很難得逞
《標準報》批評川普自我誇贊功勞大的做法莫名其妙,《新蘇黎世報》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取決於給私有經濟多少自由的空間。
川普称與習近平的友誼不比從前
美媒報導稱,川普本周一表示,由於貿易戰的影響,他和習近平的關係「不再像以前那麼親密」。
中國經濟繼續低迷 與美通話能有新解?
中美貿易談判代表將在本周再次通話,將是雙方兩周內的第二次通話。如果中國經濟成長率下滑真的是如川普所說,是他課征高額關稅的「傑作」,那麼這些電話是否將會為成長趨緩的中國經濟帶來轉機?
牆外文摘:統獨條件變 現狀怎維持
有評論認為,台灣的不統不獨是立基在特定的地緣政治經濟結構,隨著這個結構逐漸消失,不統不獨的條件早已不復存在。
上一頁
第13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