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專題報導:中國經濟何處去?
中國經濟告別兩位數增長,而產能過剩、出口不振、匯率波動、股市地產震蕩等諸多問題也一一浮上檯面。「全球經濟火車頭」是否動力不再?「世界工廠」如何實現轉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拉攏東協抗衡中國?歐巴馬莊園待新客
美國加州的安納伯格莊園在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年多後,又將迎來東協各國領導人。這場峰會是否會惹怒中國?
印度稱經濟增長超中國 專家表懷疑
印度官方稱,去年第四季度GDP已超越中國。經濟學家對比其他消息來源表示:「不能完全相信」。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危機還有多遠?
周五的德語媒體,關注了中國日趨嚴重的企業債務問題,並就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真正的危機展開了討論。
牆外文摘:請享用春晚政治興奮劑
有評論認為,跟中國夢政治興奮劑相比,馬家軍的興奮劑是小巫見大巫。而同慶春節的台灣正在永久性地離開中國。
研究:中國投資者繼續青睞德國企業
安永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投資方對於德國中型企業很感興趣,投資熱情不減。如今,中國已上升為德國企業的第五大外國投資方。
德語媒體:垃圾成金
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於本周四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匯報》文章指出,這份被普遍認為意在抗衡中國的文件還面臨著諸多障礙。《南德意志報》則關注了中國人又收購一家歐洲企業的舉動。
拉加德:中國經濟仍有可能避免「硬著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呼籲建立一個全球的「增長夥伴」關係,並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後果提出警告。不過,該機構也表示,糟糕的情況並非不可避免。
澤林視點:猴年大「移」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春節回家以後就不願意走了。
專訪:「中國政府把索羅斯的話太當真了」
股票下跌、增長乏力,投機「大鱷」索羅斯甚至斷言中國經濟將在2016年「硬著陸」。作為重要的出口市場,中國的好壞也直接關係到歐洲特別是德國經濟的走向。近日,歐洲商會主席烏特克(Jörg Wuttke)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1月中國財新服務業PMI大幅回升
本周三,財新/Markit聯合公佈2016年1月中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重回榮枯線上方,達到50.1。同月服務業PMI大幅回升至52.4,創下6個月以來的新高。
三年最低!中國官版1月製造業PMI公佈
中國官方2月1日公佈的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三年來最低,連續六個月低於枯榮線。數據再次反映出中國製造業的不景氣狀況。
又是一年「春」來到:「猴」味兒十足
又是一年「春」來到:「猴」味兒十足
德中共同瞄準「工業4.0」
在當前德中兩國經濟合作裡,「工業4.0」是一大熱詞。兩國政府也已經認識到這一點,準備加強合作力度。
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多少?
中國政界高層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國政府為2016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大約會在6.5%~7%之間。一消息人士表示,設定區間而不是具體數值,說明政策制訂者認為經濟前景不確定。
日本央行意外出「大招」 推出負利率
日本央行決定跟隨歐洲央行的腳步,推出「負指導利率」。在分析人士看來,這已經是日本央行提振經濟的最後一招。
台灣陷入經濟蕭條 出口面臨壓力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台灣經濟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陷入蕭條。
德語媒體:硬著陸與天價外援
德國《商報》對中國經濟是否面臨「硬著陸」的問題進行探討,認為目前出現的種種疲軟跡像是經濟改革的必然結果。
走進中國遭慘洗的股票小散戶
2016年一開始,國際金融圈又向中國股市投來了擔憂的目光。德廣聯採訪了一位損失慘重的中國小散戶。
「中國製造」需要創新人才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中國經濟放緩是人們始終熱議的一個話題。多數與會者其實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並沒有太大的擔心,更讓一些人擔憂的是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在創新方面缺乏後勁。
拉加德: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屬正常現象
IMF總裁拉加德認為中國目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是其改革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但她也指出這條改革的道路將會困難重重。
2016經濟走向? 達沃斯憂喜參半
在一月份召開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擔心害怕,也有人態度非常樂觀。
全球經濟引擎的「硬著陸」
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過去25年的經濟增長已經是相當穩健;但也不乏有觀點認為,「硬著陸」已經不可避免。
李源潮力挺中國經濟 表態將繼續干預股市
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表示,中國政府會繼續干預股市,並「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
標準普爾警示中國金融業風險
美國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警告稱,中國的金融系統中存在著可觀的風險。
澤林視點:叛逆時光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規模如此大的經濟體而言,這相當正常。全球經濟的需求降低,更加深了這一趨勢。不過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這並不是危機。
德語媒體:北京心懷恐懼和鋌而走險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去年GDP增速為25年來最低。德語媒體分析其中的後果以及北京的對策。
歐中世貿爭端 中國首戰首勝
歐盟對中國產鋼鐵緊固件實施反傾銷制裁的做法被世界貿易組織否定。
中國去年GDP增長創25年來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二(1月19日)發布了2015年中國GDP數據。
德語媒體:台灣或迎來新模樣
周六將舉行的台灣大選吸引了德語媒體的目光。《南德意志報》指出,本周六台灣將變成另外一番模樣;《法蘭克福匯報》文章分析稱,如果台灣出現政權更迭,可能會給經濟發展帶來一些變數。
德語媒體:中國效應和政府能否鎮住大局
中國股市新年以來多次大跳水,每周四出版的兩大德國知名周刊分別採訪多名經濟學家,解析中國經濟現狀及其影響。其中有專家指出,股市強震將成為新常態。
德語媒體:在資本主義中摸索的中國
德國《時代線上》指出,政治策略的反復以及不良的溝通,使中國在經濟問題上犯下了多項決定性的失誤。《柏林報》則分析中國參與阿富汗和平進程四方會談的主要考量。
德語媒體:體制的課題和世界工廠禁抗議
《明鏡線上》指出,中國股市連日震蕩,令外界對中國政府是否能繼續順利地操控經濟與市場感到質疑。《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中國勞工維權人士被捕的消息。
德國專家:中國股災是世界經濟的毒藥
在經濟學家馬賽爾‧弗蘭徹爾看來, 2016年的德國經濟不容樂觀。疲軟的中國經濟以及其它諸多危機將給德國出口造成負面影響。而大量難民的到來卻給德國經濟帶來了積極的因素。
中國股市跌勢難剎
經過上一周的大幅下挫後, 中國股市本周一遭遇"開門黑",滬深股市大幅低開。隨著中國股市暴跌,亞太股市也普遍大幅下挫,韓國指數開盤即跌,而香港恆生指數兩年半以來首次跌破2萬點。
牆外文摘:兩岸都將迎來大變化?
有評論認為,台灣大選將造就兩岸政治史上的歷史劇變,而中國大陸的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
「中國股市動蕩不會對歐洲構成危險」
面對新年第一個星期裡滬深兩市連續跳水,德國央行理事蒂勒強調,歐洲金融業不會被中國股市的動蕩「傳染感冒」。
德語媒體:經濟滑坡和自由的凋零
《南德意志報》指出,多年來經濟景氣一片欣欣向榮的中國如今正面臨一場危機,習近平的領導模式將決定中國如何走出危機。德廣聯則在一篇評論中認為,中國影響力所到之處,自由正逐漸凋零。
2016年中國經濟前景惹人憂
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46個月下滑,增加各界對於中國通縮風險升溫的擔心。
評論:北京須讓平壤的如意算盤落空
北韓進行了所謂的氫彈試驗,希望借此提升談判籌碼。德國之聲記者Alexander Freund認為,現在就看北京是否會言行一致,將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影響力這個新的外交政策付諸於行動。
德語媒體:因"毛澤東"而熱的河南小村
中國東部農村一座36米高的巨型毛澤東雕像即將完工,德國《明鏡周刊》線上對這一耗資不菲的工程給予關注。《新聞電視台》線上則以"中國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因素"為題,繼續剖析對中國股市暴跌引發的憂慮。
專訪:2016年亞洲各國經濟預測
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認為,儘管有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美聯準加息等因素,人們依然可以對亞太地區2016年的經濟增長保持樂觀。
12月中國官方經濟指數「雙回升」
新年伊始,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12月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收縮,這表明製造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穩增長仍需要寬松政策扶持。
中國經濟2015:股市跌宕與全球佈局
瘋狂振蕩的股市和持續下跌的對外貿易額,主導了中國農歷「羊年」的經濟話題。同時諸多事件表明,中國在國際金融和經濟體系中的作用持續增強。
德語媒體:「把希望放在年輕人身上」
《新德意志報》周二刊文分析,為何中國在他國戰爭問題上表現地低調、謹慎,但卻格外熱衷於締結和約;《法蘭克福匯報》表示,中國年輕的消費者有望拉動內需,解決經濟問題。
歐洲在華企業的黃金時代結束
德新社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改革意志不堅,風險系數加大。外國在華企業對前景深感憂慮。
專訪:中國的「網路主權」在哪裡?
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世界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網路問題專家對德國之聲解讀習近平提出的"網路主權"、"網路治理"等概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談些啥?
產能過剩、金融改革和房地產去庫存是輿論最為關注的重點話題。
美聯準加息:「老大」、「老二」勢頭已變?
美聯準本周三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這是近十年來美聯準首次加息。此舉對中國經濟、人民幣走勢等會產生何種影響?本台記者採訪了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沈凌。
加息「靴子落地」 亞太股市全線上揚
美聯準周三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結束了近7年的零利率時代。周四亞太股市全線上漲。與此同時,中國央行調整了其對明年的增長預期。
中國經濟增長漸緩 罷工大增
根據「中國勞工通訊」的調查,今年以來中國罷工和抗議的數量比去年幾乎增加了一倍。這背後是中國工人反抗意識的覺醒,還是就業市場的疲軟?
上一頁
第40 頁,共4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