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天主教教宗
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評穆斯林對教皇的憤怒
上周四,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16世在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發表的講話引起了部分伊斯蘭世界的強烈憤怒。教皇在講話中引用了14世紀一位拜佔廷皇帝的話說,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給世界帶來了邪惡與不人道。梵蒂岡認為,教皇的講話被曲解,所以此前駁回了有關的批評。但是,穆斯林的憤怒情緒並沒有因此而以平息。
教皇講話引起穆斯林世界集體抗議
教皇本篤十六世結束在德國巴伐利亞的訪問前,特地趕往雷根斯堡大學做了一場演講。不料,這個演講惹出麻煩,洋洋萬言報告的一開頭,教皇便談到基督教同伊斯蘭在暴力問題上的根本分歧。
教皇訪德帶來了什麼?
羅馬天主教皇本篤16世為期6天的德國之行於本周四結束。他是否向人們發出了新的訊號?向世界10億多天主教徒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皇如何在生物技術和性生活旁邊走過
當前,教皇熱壓倒了一切批評的聲音。然而,即使在德國天主教徒最集中的巴伐利亞也存在著問題。不僅在天主教教會內部,也在他們與政界的關係方面。在教皇訪問期間居然舉辦一個新聞發布會,話題包括生物技術、教會和性生活。許多矛盾的問題始終明擺在那裡。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教皇批評西方人越來越漠視上帝
周日的慕尼黑迎來隆重的宗教盛典-教皇本篤十六世回到他出生的地方進行六天的訪問。多達25萬人在燦爛陽光下歡呼教皇,教皇在禮拜儀式中批評西方世界對上帝越來越麻木。
教皇駕到:「衷心祝福你好!」
周日下午,慕尼黑國際機場終於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乘坐義大利航空公司專機如期抵達的德國籍教皇本篤十六世踏上了德國的土地。德國聯邦總統克勒、聯邦總理梅克爾、巴伐利亞州州長施托伊爾伯專程來機場接機,同教皇握手致意。
「我們是教皇"?
2005年4月19日,德國籍樞機主教拉青格當選為新教皇,第二日,德國大眾報刊圖片報就刊出了題為「我們是教皇」的頭條新聞。德國人對待本篤十六世的態度自然與對波蘭籍的約翰-保羅二世不同。當拉青格還是大主教時,曾因其嚴格執行正統教規而被稱為「鐵甲主教拉青格「。有意思的是,在他當選為教皇後,許多德國天主教徒對他的態度反而緩和了很多。今年9月9日到14日教皇將訪問德國,到底德國信徒對這位德國籍教皇的態度又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呢?
教皇接見德國總理梅克爾
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周一(8月28日)在他的羅馬夏日行宮接見了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兩周後,教皇將訪問他的祖國德國。本篤十六世與梅克爾討論的話題包括世界基督教界的關係問題、目前的黎巴嫩戰爭以及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問題。
教宗接受德國巴伐利亞電台(ARD),ZDF,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梵蒂岡電台(Radio Vaticana) 訪問
2006年8月5日於岡道爾夫堡
教皇結束波蘭行:訪問奧辛維茨場面感人
對於出身德國的教皇本篤十六世來說,訪問奧辛維茨納粹集中營舊址是一項義不容辭的使命,也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從避孕套到奧斯維辛:教皇赴波蘭體現四大價值
波蘭迎來了新教皇。這些天,電視將禁播避孕套、衞生巾等的廣告。波蘭人不把本篤十六看成德國人。惟猶太受害者團體例外。他們撤回了給教皇奧斯維辛之行的贊助。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梵蒂岡需要通向北京的直接管道
中國愛國教會接連在昆明和蕪湖任命兩名主教之後,梵蒂岡終於在周四放棄沉默,以強硬語氣譴責中國的做法。宗教研究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馬來克卻認為,不應將壓力集中在愛國教會一邊,羅馬教廷必須早日同北京建立直接對話,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教皇嚴辭指責中國自己任命主教
中國不顧教皇意願任命昆明主教
新教皇,新氣象,新前景
去年4月19日,約瑟夫ּ拉辛格經過選舉成為新教皇本篤十六世。當時一些批評家擔心,天主教會將全面倒退。一家瑞士報紙甚至寫道,新教皇將成為「中世紀延伸到現代的臂膀」。但新教皇本篤十六世任職一年來,天主教之外的宗教團體看到了一些新氣象,表示了謹慎的樂觀。東正教的基督徒們也感到欣喜。
德國紅衣主教談新教皇與中國
香港報刊透露教皇本篤十六世可能訪問中國大陸
*
陳日君代表教皇的聲音
陳日君代表教皇的聲音
陳日君被教皇正式任命樞機主教
周五,教皇本篤16世在彼德大教堂召開樞機主教全體大會,新任命了15名樞機主教,其中有三名來自亞洲,包括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以下介紹什麼是樞機主教大會、樞機主教以及新紅衣主教陳日君。
大陸如何看待梵蒂岡提升陳日君
教皇本篤16世上周任命香港教區大主教陳日君為紅衣主教。理論上說,所有的紅衣主教都可能當選教皇。陳日君主教本人表示,將繼續促進北京同梵蒂岡關係的正常化。中國官方天主教會認為,中國僅有一名紅衣主教,還遠遠不夠。
留下兩代教皇足跡的中國地毯
一塊舊地毯在科隆大教堂裡已經躺了40年了。聖誕節前,人們忽然發現了它的價值。這塊中國商人當年贈送的地毯,從幾百年前的中國佛教寺院來到這裡,期間已有兩代教皇在這上面做過禱告。
被拒出鏡參加梵蒂岡會議,中國主教致函教皇救助
*
世界青年節結束,百萬人科隆朝聖
天主教青年節周日(8月21日)在科隆落下帷幕,教皇本篤十六世為百萬朝聖者舉行了德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主日彌撒。節日過後,來自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的四十多萬名青年人紛紛離去,德國鐵路為疏散運輸專門調配了八百班次的火車。
是教皇還是明星?是青年日還是狂歡節?
從總統官邸到猶太教會堂,教皇今天馬不停蹄地在波昂科隆之間穿梭。沿途隨處可見青年信徒等候、歡呼,教皇所受禮遇不亞於明星。人們不禁要問,一位白發蒼蒼的八旬老人竟受到全球青年人的喜愛,其中奧秘何在?
教皇到科隆-我忍不住大喊:「他來了!」
今天(8月18日)中午,首次出訪的新教皇抵達了德國。科隆那些「要點」人山人海。來自全世界的年輕人激動地等待著這個時刻。啟程之前,教皇對梵蒂岡廣播電台談了他出訪的想法,談到歐洲青年與中國、印度青年的不同。
機不可失:世界青年日帶動宗教用品消費
一場盛大的活動即將在八月的第三個星期舉行:成千上百位基督教青年將聚集到德國科隆,參加世界青年日的活動。與年輕人們多姿多彩的畫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會人員整齊劃一的服飾。
梵蒂岡要與中國建交?
教皇本篤十六世上任之後,有關梵蒂岡教廷希望和中國改善關係的消息就經常出現在媒體上。昨天有媒體稱本篤十六世間接暗示,梵蒂岡希望和中國等幾個非邦交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台灣加快進入國際組織的步伐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說,羅馬新教皇意圖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台灣政府十分擔心形勢的發展,加快了爭取加入國際組織的步伐:
新教皇本篤十六世正式就職
羅馬天主教會新教皇本篤十六世今天在梵蒂岡正式就職。在前教皇保羅二世去世後三周,前任主教、德國人約瑟夫•拉青格在羅馬聖彼得廣場的隆重慶典活動上獲得了天主教最高權利的象徵物——白色羊毛披肩及金色漁人戒指。據估計,在聖彼德廣場上參加慶典的人數超過了50萬,其中包括來自30多個國家的元首以及政府領導人。
周日大典-用巴伐利亞語跟新教皇對話
巴伐利亞人對他們的家鄉人被選為教皇的興奮心情將在周日得到主充分的表達。無數人湧向羅馬參加梵蒂岡教皇就位典禮,巴州州長施托伊貝爾一馬當先。
中國致電祝賀新教皇 台灣仍是中梵關係焦點
新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即位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向他表示祝賀。同時,中國國內的天主教會組織也向新教皇發出了賀電。由於中國與梵蒂岡並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並且堅持「無神論」的官方意識形態,這樣級別的祝賀還是比較引人注目的。然而,中國與羅馬教廷之間的關係依然微妙。
他不過代表了一個過渡時代
德籍紅衣主教拉青格周二在梵蒂岡教皇選舉大會上得到115名紅衣主教中77人的支持。經過4輪、26小時的會議,新教皇終於產生。78高齡的強硬保守陣營人物拉青格為自己選定的教皇名稱為本尼迪克特十六世。以下是德國之聲的評論。
對拉青格當選新教皇的反應
德國紅衣大主教拉青格當選新教皇的消息在世界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在慶賀聲中也夾雜著一些批評的聲音。德國人特別感到驕傲和自豪,教會改革派對新教皇則表示出懷疑態度。
拉青格-新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簡介
來自德國的紅衣大主教拉青格當選為新教皇,這不算是個冷門,但也不是個理所當然的結果。拉青格是羅馬教廷中保守派的領軍人物,也是一位不無爭議的人物。
482年來第一位德國教皇誕生
經歷了有史以來幾乎是最短的選舉,梵蒂岡今天傍晚日落之前,終於從西斯廷教堂的煙囪裡升起徐徐白煙。新教皇選出了!他是一個德國人,三天前剛過完78歲生日。
梵蒂岡冒什麼煙,全世界都在看
本周一(4月18日),來自世界各地52個國家的115位羅馬教廷紅衣大主教們將在中歐時間下午16點30分進入梵蒂岡西斯廷教堂,開始秘密選舉教皇。一旦西斯廷教堂屋頂上的煙囪冒出白煙,羅馬天主教會史上的第265任教皇就產生了。新教皇不乏熱門人選,但更有可能的是出現黑馬。
亞洲希望有一位怎樣的新教皇?
亞洲生活著大約1億1000萬天主教徒,在當前新教皇即將誕生的日子裡,他們都有哪些心願?對新教皇都有哪些期待?
一周香港媒體:中日 教皇 農民
最近一段時間,尤其是上個周末中國一些城市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遊行以來,中日關係急劇惡化。另外,羅馬教皇的去世以及保羅二世對教會和人類的貢獻,以及中國國內局勢也是本周香港媒體評論和報導的焦點。
保羅二世教皇追思彌撒及葬禮今天舉行
中歐時間今天上午10時,梵蒂岡教廷在聖彼得大教堂廣場舉行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追思彌撒及葬禮。參加者中有來自全球各國、地區及國際組織的200多名政要和宗教領袖,湧入羅馬送別教宗的信徒更達300萬,堪稱現代史之最。
葬禮日:中國天主教徒低調悼念教皇
羅馬天主教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葬禮於周五在梵蒂岡舉行。200餘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國家領導人和數十萬名信眾出席了葬禮。在中國,天主教信徒們也舉行儀式悼念教皇。以下是通訊社的綜合消息。
教皇遺囑公佈,曾想八十歲時退位
梵蒂岡今日(4月7日)公佈了教皇保羅二世的遺囑。教皇遺囑中說,他曾想在八十歲時或者新世紀開始時退位,並考慮過在波蘭下葬。
陳水扁周五出席教皇葬禮 新教皇選舉18日開始
教皇保羅二世的葬禮明天將在梵蒂岡舉行,在為他送葬的隊伍中,除了美國總統布希和德國總統科勒以外,還能看到台灣總統陳水扁的身影。中國政府已經對義大利政府為陳水扁發放簽證提出了抗議。另外,教皇的遺囑今天公諸於世,新教皇的選舉日期定在本月18日。
巨大教皇葬禮 如何保證安全
參加教皇保羅二世葬禮的信徒據信將達400萬之眾。如何安置這些人?又如何保證不出安全問題?這將對義大利政府機構進行一次嚴峻的考驗。
九評教皇功過,德神學家引發討論
德國著名天主教神學家漢斯.昆在教皇去世前後語出驚人,對教皇保羅二世進行了尖銳的批評。昆認為,教皇對外扮演的是反壓迫和促進世界和平的角色,在天主教會內部卻敵視改革,在任期內把天主教帶進了結構性信任危機,給天主教會帶來了一場災難。
梵蒂岡考慮同台灣斷交,同北京建交
上周六逝世的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世時一直非常關注中國天主教信徒的命運,他的平生願望之一就是到中國訪問。現在,約翰.保羅二世的葬禮尚未舉行,媒體突然傳出羅馬教廷可能將與台灣斷交、轉而與北京建交的消息。
亞洲同聲悼教皇
在大多數居民不信仰基督教的亞洲,千百萬人超越宗教界限,同聲哀悼教皇保羅二世逝世。其中有穆斯林國家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印度教和佛教國家印度和斯里蘭卡以及共產黨國家越南和中國。
「教宗從此在天堂關注中國」
教皇保羅二世他在有生之年並沒有去過中國。教皇卻十分關注中國天主教徒的命運,關注中國的地下教會。就教皇與中國的關係,德國之聲廣播部採訪了龔品梅主教基金會負責人龔民權主教。
梵蒂岡今後幾天的重大日程
教皇離世後,梵蒂岡辭舊迎新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緊湊。以下簡要概括了今後數天內,梵蒂岡圍繞著新舊教皇而進行的禮儀與選舉事項。
教皇從一開始就支持德國統一
德國總統科勒爾就教皇逝世向擔任羅馬教廷紅衣主教團教長的拉廷格爾(J.Ratzinger)發出唁函,全文如下:
舉世繼續哀悼教皇保羅二世逝世
羅馬天主教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於中歐時間周六晚21時37分因病去世,享年84歲。教廷司庫大臣按照宗教儀軌確認了教皇的逝世,並取下他手上象徵教皇權力的璽印戒指。德國之聲中文網繼續報導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對教皇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
上一頁
第10 頁,共1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