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09 Förderprojekt Sprint
2009年12月19日"我在這裡做家庭作業,我們正在練習德語的聽寫。我的問題是,化學老師10分鐘就解釋完材料,對大部分人來說太快了,我們無法理解,因此我在這裡再複習一下。"
在一個典型的柏林商用房裡有一間工作室。平時從下午三點到晚上六點之間,這些房間總是熱熱鬧鬧的。年輕的男孩和女孩,比如16歲的珍妮,13歲的穆蒂斯和9歲的法迪瑪,就在這裡認真學習,做德語、英語、數學、物理、生物等科目的家庭作業,複習和預習。如果有問題,在場的六名大學生會為他們提供幫助。大學生卡斯滕說: "要我說的話,這就像是在實習。"
卡斯滕正就讀於數學和化學師范專業。他定期在這裡授課,每個小時可以獲得10歐元。此外他還能對中小學的教學課程有所瞭解,並積累一些教學經驗,這與他在德國學校裡實習的經歷不同。卡斯滕說:"這裡的輔導都是一對一的。這當然會帶來很多的樂趣,因為我們能更多的瞭解這些學生,他們的困難,他們的強項和弱點。但是我們不需要給學生打分。這讓人很舒服。如果一種輔導方式達不到目的,我們就會嘗試另外一種方式。"
項目的負責人維博說,孩子們在不需要打分的情況下更願意承認自己的弱點和差距。他們往往不僅在語言有所差距,在專業知識上也有欠缺。"他們在家很少讀書,父母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很少作出解釋,也很少帶孩子出門,比如小的時候沒有機會去看布袋戲,長大以後也很少參加其它活動。"
但是孩子們希望學習知識,希望彌補差距,所以,儘管已經在學校度過了七八個小時,放學後他們還會到這裡來,有時一天下午會有五十個孩子過來。不過,這些輔導課程也改變了大學生對移民兒童的看法。大學生們開始瞭解了移民孩子面臨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有些人與八個兄弟姐妹住在一個小房間裡,他肯定不可能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坐下來學習。"
朱利安是物理系大學生,他的朋友羅曼學習的是經濟工程學。羅曼說,他在這裡進行輔導之前,很少瞭解別人的擔心和困擾。而現在他知道,並非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陽光大道。"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視野也拓寬了。"
作者:Silke Bartlick /子江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