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牆外文摘:佩洛西訪台,開創世界新局面?
有評論認為,幾乎可以確定,佩洛西眾議長即將訪問台灣,世界也將出現一個新局面。另有評論認為,此時並非中美兩國攤牌的好時機,佩洛西應該推遲任何訪台計劃。
佩洛西官網公佈亞洲行程 台灣不在列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周日在其官網公佈了此次訪問亞洲的行程,沒有提到台灣。她一直都以安保理由迴避是否會到訪台灣。與此同時,北京高調宣佈運油-20入列。在南海,中國海軍舉行了實彈軍事演習。
胡錫進:我推特被封號了 網民:你怎麼上的推特?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日前發推文稱:如果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防台,中國解放軍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擊落。隨後他的推特帳號被封。向中國網民反應遭遇時,胡錫進得到的更多回應是:「你是如何上推特的」?
德語媒體:「不必要的危機」
德語媒體本周末紛紛關注佩洛西可能的台灣之行。《新蘇黎世報》評論稱,這場未知的旅程可能導致美國與中國發生「不必要的危機」。作者批評華盛頓沒有好好權衡這樣 「純象徵意義的台灣之行」的成本和收益。
對於台灣而言 這次可能的訪問意味著什麼?
如果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夏訪台,台海危機是否會明顯升級、甚至發展為軍事對抗?一些國防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判斷。美聯社的報導也指出,佩洛西可能訪台所引發的討論忽略了一個關鍵點:這其實是一個風控問題。
北京或對金門出手?當地居民怎麼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讓不少分析人士擔心,台灣是否會是下一個,外界擔心,北京可能會對金門出手,接管這個靠近大陸的島嶼。那麼,當地民眾怎麼看?
佩洛西或訪台 兩岸民眾怎麼看?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訪台計劃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不僅是媒體輿論,這個消息也引起了兩岸民眾的關心和熱議。佩洛西訪台是否會成行?台灣問題如何解?這些問題,兩岸的民眾怎麼看?
美媒:一個更富更強的中國告誡佩洛西不可鋌而走險
美國前議長金裡奇當年出訪台灣前曾先拜會了時任中國第一把手江澤民。那時,美國兩艘航母為台灣總統選舉保駕,給北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今非昔比,中美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
美國航母再次進入南海 應對佩洛西訪台?
圍繞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是否訪問台灣的爭議喧囂不斷,北京方面已經發出數次嚴厲警告。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海軍「雷根號」航母戰鬥群從新加坡啟航,重返南中國海。
客座評論:佩洛西訪台陰影下 如何看待拜習通話?
美中領導人拜登和習近平的通話已在周四舉行,從中方的通報來看,此次重點聚焦台灣。正值中美正為佩洛西訪台外交角力之際,為何兩人把通話時間選在此時?尤其習近平,面對佩洛西的訪台壓力,何以接受拜登的通話要求?
拜習通話談台灣 專家:美中鞏護欄防衝突升溫
美中關係緊張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長達2個多小時的通話,談話聚焦台灣。雙方事後的聲明顯露哪些美中關係的蛛絲馬跡與弦外之音?德國之聲訪問兩名專家請他們作出分析。
拜習通話超過兩小時 對台灣議題各自表態
美中兩國元首28日進行超過2個小時的通話,雙方聚焦台灣議題,各自闡述了北京與華府的立場。此外,美國官員表示雙方也指示團隊研究兩人面對面會晤的可能性。專家指出,為防止中美因台灣議題發生衝突,雙方領導人溝通至關重要。
美聯社:佩洛西訪台將是其政治生涯的巔峰
拜登不認為佩洛西訪台是個好主意,但佩洛西的計劃得到國會超黨派支持。在民主黨中期選舉可能失敗的當下,表達強硬是獲得民意的好機會。
日本前防衛大臣率團訪台商討區域安全
日本議員團一行4人昨日抵達台灣,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舉行會晤,討論區域安全問題。率領該訪問團的是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
台灣漢光與萬安演習
近日台灣舉行漢光與萬安演習,實兵操練模擬解放軍可能攻台的場景,從陸海空三軍到市井小民,台灣提高中國威脅警戒。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工具人」和拜登的兩難境地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發親密。德國《世界報》撰文指出,俄中兩國之間的相互需求並不對等,俄羅斯正在變成中國人身邊的「貧窮小弟」,普丁正在變成習近平的「工具人」。
這些年 去過台灣的各國政要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與台灣建立正式邦交,儘管如此,不少國家還是會和台灣進行政要互訪,在有限的空間裡表達對台灣的支持。2022年8月,美眾議院議長、排名第三的政治人物佩洛西訪問台灣,成為近年來最受關注的美台互動。
中國國防部:佩洛西若訪台「軍隊絕不會坐視不管」
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訪台,中國國防部稱,若佩洛西訪台成行,「中國軍隊絕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官媒前總編胡錫進甚至表示,期待解放軍戰機「伴飛」佩洛西座機到台灣本島上空。對此,美國、台灣將如何回應?
德語媒體:台灣被併吞前德國如何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烏克蘭戰爭打響後,德國逐漸認識到對俄羅斯能源高度依賴造成的後果有多麼嚴重。為了避免這一幕重演,德國希望能在北京武力攻打台灣之前,通過加強與德國擁有相同「自由民主基本價值觀」的國家的合作和商貿往來以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拜登稱本週與習近平通話 共和黨多人挺佩洛西訪台
美國總統拜登25日表示,預計本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與此同時,北京再次公開反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的台灣之行,但美國共和黨卻越來越多人公開聲援佩洛西出訪。
德語媒體:中國併吞台灣已只是時間問題
德國《日報》發表評論指出,中國併吞台灣已只是時間的問題,德國社會應該公開討論地緣衝突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影響。《商報》發表的文章分析認為,隨著中美裂痕進一步加深,雙方都有可能決定設置各自的標準,這就讓「脫鉤」成為可能。而經濟界該如何應對?
台灣漢光演習登場 實兵模擬解放軍攻台北港
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傳近期可能「不顧中國反對」訪台、引發北京抗議之際,台灣「漢光演習」本週在美中台三方角力的氛圍下登場,將一連五天實兵實彈操演。台海局勢備受國際關注,台灣今年度軍演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美軍最高層:解放軍在太平洋干擾他國次數大幅增加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表示,中國的軍機和艦船最近五年來更加頻繁攔截美軍及其盟友、引起不安全的互動。拜登領導的美國政府正努力加強與太平洋國家的關係,以抗衡中國對該區域的影響。
英媒稱佩洛西訪台將引發中國動武 北京說正嚴陣以待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訪台計劃提出嚴厲警告,暗示可能會採取軍事行動。周一中國外交部表示」我們正嚴陣以待「。
軍情六處負責人:中國現在是我們最關注的問題
英國秘密情報局的負責人摩爾7月21日表示,中國現在是該機構的首要關注對象,重要性超過了反恐。他也稱,現在判斷北京是否嘗試攻台還為時過早,但西方需要發出威懾和明確的訊號。他同時指出,在中俄關係中,目前中國佔主導地位。
CIA局長:中國可能在幾年內攻佔台灣
美國中情局(CIA)局長最新表態稱,中國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武力攻台,但這一幕直接發生在中共二十大結束後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正在訪台的歐洲議會高官表示:在台灣問題上,歐盟不會再像面對香港時那樣天真了。
台灣「九合一選舉」備戰 首都之役情勢未明
台灣年底將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其中縣市長的候選人已經大致出爐。這場選舉被視為總統蔡英文第二任的「期中考」,也是2024大選的前哨戰。德國之聲請專家分析前瞻看點。
德語媒體: 中國的「雷曼時刻」正在逼近?
《世界報》近日關注中國房地產市場,指出其中的危機如果持續發酵,可能成為「一場大火」,導致中國陷入經濟衰退;《法蘭克福匯報》則聚焦畢爾到訪台灣一事。
媒體稱佩洛西計劃8月訪台 中方要求「不得安排」
《金融時報》報導稱,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計劃下個月訪問台灣。若成行,這將是25年來美國眾議院議長首次訪台。不過,該報導也指出,美國政府對於佩洛西是否應訪台仍存在分歧。畢竟,此舉必將激怒北京。
聯合國:海地幫派團伙不應再得到武器
加勒比海危機國家海地國內的幫派犯罪現象嚴重,數月來更形惡化。在中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海地議題進行表決後,安理會通過決議,禁止向「非國家行為者」提供武器。
拜登政府第五度宣佈對台軍售
美國國防部周五表示,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價值約1.08億美元的對台軍售項目,內容包括戰車相關零附件及後勤技術支援。台灣總統府對美國依照《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持續展現對台灣國防需求的重視表達「誠摯感謝」。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第五度宣佈對台軍
鴻海投資中企未經批准 台經濟部將開罰
由於鴻海對紫光集團的投資沒有經過台灣政府機構事先批准,台灣經濟部表示,此舉確實已經違反法規,將對鴻海提出裁罰。
德語媒體:德國企業不應低估中國風險
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勢力擴張以及對內的高壓政策,都為西方同中國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埋下了伏筆。而一旦中西方交惡,經濟界將很難全身而退,對此,德國企業也應有所準備。
賴清德赴日弔唁 北京對日「嚴正交涉」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周一抵東京,弔唁遇刺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相關報導稱,賴清德是半世紀以來赴日的最高級別台灣官員。台灣方面強調,兩人是多年好友。日方也表示,賴清德是私人身份到訪。不過,這仍引發北京不滿,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牆外文摘:安倍遇刺後的中國輿論
有評論認為,中國網民慶祝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官方第一時間禁播《可惜不是你》,縱容無數小粉紅散播的仇日「非禮」言論,失去了泱泱大國應有之禮,當守之義。
中美外長峇里島會晤 俄羅斯、台灣都有談
在峇里島參加G20峰會的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了長達5小時的會談。美國敦促北京與俄保持距離。王毅表示,既然美方承諾不尋求打「新冷戰」,就應該摒棄冷戰思維,停止拉幫結伙搞「小圈子」。此外,王毅還分別與加拿大和澳洲外長舉行了會晤。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獲台灣金曲獎歌王
在台灣第33屆金曲獎頒獎禮上,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的崔健獲得最佳華語男歌手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大陸歌手。大陸網民表示祝賀的同時稱讚金曲獎的「格局」。
關於金廈大橋 你可能想知道的事
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拋出在金門與廈門之間興建一座「金廈大橋」,此一主張引發朝野各政黨激辯。但事實上,早在2008年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就曾提出要蓋這座跨海大橋。
英國外相:中國入侵台灣將是「災難性誤判」
從中英關係的「黃金十年」到考慮正面挑戰中國,本屆英國政府改變了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嗎?英國真的會提供武器給台灣嗎?
台灣回應菲律賓抗議 稱有權在南海舉行演習
菲律賓外交部抗議台灣軍隊在南海太平島周邊海域實施實彈射擊。周三,台灣外交部回應指出,台灣有權在太平島及相關海域進行例行性操演。
專訪平路:香港宿命像兩輛火車對撞
香港「一國兩制」25年,「東方之珠」如今面貌如何?德國之聲專訪曾任台灣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駐港7年的作家平路,述說她的香港記憶,以及對港台文化交流的觀察。
專訪曾志豪:李家超可以不用裝了
國安法施行讓香港發生巨變,兩年多來許多香港人因政治局勢移居海外但心繫家園。前香港電臺主持人曾志豪在節目遭到停播,又被無預警解僱後,2021年7月搬到台灣。在國安法2週年和香港回歸25週年之際,他跟德國之聲分享海外港人心聲。
牆外文摘:被封殺的台灣樂團,和他們背後的"精神台灣人"
有文章介紹諸多台灣樂團在中國大陸被封殺,但是有不少歌迷通過他們深深著迷於台灣獨立音樂,甚至有人進而關注起台灣的政治與歷史,稱自己是"精神台灣人"。
台海局勢劍拔弩張 外島居民「生活照舊」
一段時間以來,台海局勢變得越來越緊張,而一旦局勢升級,澎湖列島的居民將會首當其沖。
客座評論:石斑魚被禁引發兩岸經貿冷戰
中國以驗出禁藥禁止台灣養殖石斑魚進口,令大約6000餘公噸的石斑魚面臨無銷售通路的問題,台灣這次準備如何出招因應?
台灣舞者:在德國用《捺撇》解構人生
德國Tanzkongress舞蹈年會起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2006年又再度重啟,是歐洲大陸最重要的舞蹈論壇之一。而今年第六屆舞蹈年會,也是第一次有亞洲舞團受邀參與。台灣新銳編舞家王宇光和舞蹈家李尹櫻向德國之聲中文網講述了他們的感受。
中國:美軍機飛越台灣海峽威脅地區和平
中國軍方周六表示,美國軍機飛經台灣海峽,美方破壞地區局勢,危及和平穩定。美國媒體援引美國印太司令部聲明稱,一架美國海軍巡邏機飛越台灣海峽,以此表明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
民調:51%台灣民眾認為若大陸動武,台軍撐不過百日
台灣最近的一份民調顯示,台灣超過一半的民眾不相信能抵抗住解放軍進犯百天。對拜登總統明確協防的表達,大多數人仍是保持疑慮。而台灣人怎樣看"為和平不宣佈獨立"呢?
準備開放邊境?台灣、香港各有顧忌
在世界多國逐漸開放邊境之際,中國、香港和台灣都尚未解除國際觀光客禁令及入境隔離的相關防疫規定,但最近香港及台灣似乎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開放邊境?
德語媒體:台灣的軟實力
俄烏戰爭的爆發,對台灣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一方面,台灣所處的危險境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國際關注,另一方面,台灣對烏克蘭慷慨的人道援助,也贏得了眾多中東歐國家的尊重和認同。
上一頁
第27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