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灣
台灣是位於中國海岸之外的一個自治島嶼。北京將該地區視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但許多台灣人希望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專訪:「台灣現在就該建立國土防衛軍」
李喜明在2017到2019年擔任台灣參謀總長,任內提出「不對稱戰略」受到各方關注,他在近日台海局勢升溫時出版新書《臺灣的勝算》,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疾呼台灣國防立即改革的必要。
中秋佳節周末 24架次解放軍機飛越台海中線
中秋節的台灣海峽不平靜。解放軍出動蘇愷-30、殲-16和軍艦,台灣國防部稱多架軍機踰越海峽中線。
栗戰書結束訪俄 挺莫斯科稱中俄合作潛力巨大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9月10日結束對俄羅斯訪問。中國官媒稱,栗戰書在訪問期間譴責西方對俄的制裁,而俄羅斯則強調「一個中國」原則, 譴責佩洛西訪台。
德語媒體:習近平會普丁 聯手對抗西方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年半未曾踏出國門。疫情後首次出訪,習近平將前往烏茲別克斯坦會晤普丁。德語媒體指出,這次會晤具有高度象徵意義。
自由之家發佈北京媒體影響力報告 台灣最受影響
人權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北京最近三年試圖擴大在全球的媒體影響力,其中,台灣受其影響最深影響,但也是抵抗中國影響力最強悍的地方。
法國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 一團員新冠檢測呈陽性
法國參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貝勒發周三(9月7日)率團抵達台北,這是法國國會一年內第4度組團訪問台灣。代表團一名團員落地後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這名團員暫停了訪問行程。
客座評論:楊丞琳吃海鮮的為難之處
在台灣發跡、嫁給了中國歌手李榮浩的台灣藝人楊丞琳一席台灣吃海鮮「奢侈」的説法,讓大批的台灣人在社群媒體上貼出各式各樣海鮮料理相片回應。
美再挺對台軍售 中方稱解放軍「持續備戰」
美國日前宣佈對台軍售,引發北京不滿並要求撤回,雙方週二(9月6日)再次隔空交火。美方指北京反應過度,重申將持續滿足台灣防衛需求。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則譴責美國「粗暴干涉內政」,稱解放軍將持續練兵備戰。
陸克文:習近平的領導風格與鄧小平完全不同
三個月前,陸克文在美國發布了他的新書《可避免的戰爭》,內容聚焦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矛盾衝突。近日,陸克文前來德國介紹新書。德國之聲中文網對這位澳洲前總理進行專訪,談及了目前的中美關係,在如今的台海局勢下如何進一步理解習近平的使命等話題。
牆外文摘: 台灣如何反制中國無人機侵擾?
連續數日中國大陸無人機飛入台灣金門烈嶼。有評論者認為,台灣目前反制低空小型無人機的能力的確不足,或許可以考慮採取軟殺、硬殺交互部署的方式,將外島防區的空域進行劃分。
客座評論: 勿在對華政策上重複對俄政策的錯誤
中俄兩國聯合舉行大規模軍演總會發出明確訊號。政治學者Jörg Himmelreich認為,在涉及對俄政策上,德國已鑄下大錯,現在切切不可落入對中國經濟產生依賴的陷阱。
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將率團出席梵蒂岡宣福禮
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將作為特使,率團前往梵蒂岡出席先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的宣福禮。台灣總統蔡英文期盼透過此行,持續深化台梵邦誼、持續守護台梵共同信仰的普世價值。
應對中國影響 拜登將主持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峰會
為了應對中國影響日益增大,美國總統拜登將於9月28日至29日在華盛頓主持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峰會。受邀國家中包括四個台灣邦交國。
中國大陸無人機向金門投擲榨菜和鹵蛋
連續數日中國大陸無人機飛入台灣金門烈嶼。今日再度升級,中國大陸一架無人機向金門投擲榨菜和鹵蛋。台灣國防部發表的新聞稿中指出,「對於陸區無人機持續挑釁騷擾,甚至以投擲物品危害軍民安全,國軍將依自我防衛原則,採取必要之強力反制措施適處」。
金門首度擊落無人機 台海局勢不確定性增
金門駐軍首度實彈擊落不明無人機,兩岸互控對方升高危機——這可能導致台海局勢再升溫嗎?德國之聲採訪兩位台灣軍事專家,請他們分享見解。
面對中國威脅 台灣導彈足夠自衛嗎?
中國圍台軍演後,台灣在8月中旬進行導彈試射。面對北京前所未有的威脅,台灣渴望研發自己的導彈、加強軍備並提升國防預算,但有意見認為這些似乎還不夠。
憂中國入侵 共同社:台日討論撤僑計畫
中國對台灣軍事威脅增加,日本國會議員週四(9月1日)表示,日本國會已經和台灣政府開始討論若中國武力犯台情況下,該如何撤離在台約2萬名日本公民。
專訪台灣外長吳釗燮:相信民主國家都反對北京挑釁
德國之聲在兩岸局勢升溫之際專訪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請他說明台灣如何應對北京威脅。他指控中國軍事「挑釁」,表示那些批評台灣政府不願意與北京對話的說法是「搞錯對象」,並強調蔡英文政府政策一直是維持現狀。
專訪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中國正為入侵我們作預演
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中國軍演不斷,軍機越過台海中線已成常態。近日中國無人機更頻繁飛至金門,台灣也首次以射擊方式驅離。德國之聲在兩岸局勢升溫之際專訪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請他說明台灣應對方式。
中國無人機再擾台 金門駐軍驅離無效「首度擊落」
近期傳出多起無人機侵擾台灣外島,台灣國防部證實週四(9月1日)12時一架不明民用無人機進入防區限制水域上空,經驅離無效後,進行防衛射擊,而這也是台灣國軍首度擊落無人機。
印度抗中打「台灣牌」?專家看法各異
印度外館日前指控北京將「台灣海峽軍事化」,罕見發言引發揣測。這是否代表印度政策可能出現重大轉變?在美中關係因台灣問題惡化之際,印度為何這麼做?這是打「台灣牌」嗎?專家看法並不一致。
俄烏戰爭後續效應 台灣提升戰備狀態與民防能力
過去幾個月,烏克蘭戰爭促使台灣對其後備軍人教召制度進行改革,同時也有部分公民社會團體開始透過不同計畫來推廣急救相關的技能。專家告訴德國之聲,這些改變可以幫助台灣人民更瞭解如何應對潛在的危機。
美媒:拜登政府將要求國會批准新的對台軍售
美國媒體獨家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計畫正式要求國會批准超過10億美金的最新對台軍售,其中將包含160枚不同種類的飛彈,以及監視雷達系統。
台海局勢日趨緊張之際 德國議員提交訪台申請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計劃在今年年內派團訪問台灣。相關人士表示,訪台計劃尚需獲得聯邦議院議長的批准,但此次訪台計劃同此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羅西的台灣之行並無關聯。
中印爆口水戰 印度罕見稱北京將「台海軍事化」
印度官方週末指,北京近期在台灣海峽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是所謂的「台海軍事化」。印度媒體指,這是新德里首次針對近期兩岸緊張局勢做出公開評論,罕見舉動可能標誌著印度的重大變化信號。
佩洛西訪台後 美軍艦首度通過台灣海峽
兩艘美國巡洋艦通過台灣海峽的國際水域。這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並受到中國嚴厲譴責後,美軍艦首度穿越台海。台灣國防部則通報,23架中國軍機、8艘軍艦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
毛澤東最初並不想要台灣?
中共一直聲稱,台灣自古屬於中國,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但有歷史記載顯示,開國元勳毛澤東本人曾主張讓該島獨立。
客座評論:六十年前,張愛玲的「前線」與「邊城」
從張愛玲上世紀六十年代生平唯一一次訪問台灣所留下的文本對比,梳理數十年兩岸的關係演變和心路歷程。這是否能為目前的台海僵局帶來一些不同角度的理解與反省?德國漢學家呂恆君進行了一番嘗試。
德語媒體:德國到底依賴一個怎樣的中國?
《奧格斯堡匯報》認為,鑑於對俄制裁已經讓德國承擔高昂代價、德中關係比德俄關係緊密得多,因此即便在中國武力攻台時,德國也將無力發動對華制裁。《法蘭克福匯報》則擔心,一旦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北京就會試圖通過攻打台灣來攏聚民心。
台灣如何反擊中國的虛假訊息
隨著中國加強其假新聞操作,台灣人正在尋找方法進行反擊。他們與政府形成了獨特的聯盟,正在努力重建其公信力。
最近的防空洞在哪? 查找APP在台灣受歡迎
台海局勢升溫之際,在台灣,秒查附近防空洞的APP開始流行。雖然台灣各地都設有「防空疏散避難設施」,但不少設施都面臨年久失修,缺少維生設備等問題。
專訪台灣首任數位發展部長唐鳳:我無性別也無黨派
台灣數位政委唐鳳8月底接任台灣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部長一職,她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及台灣在數位時代的最大挑戰——資通安全。而被中國官媒評為「台獨政客」或是「綠營網軍負責人」的她又是怎麼看待這些批評?
台灣陸委會主委九月訪美
台灣大陸事務委員會負責人邱太三將在近期出訪美國。訪美期間,邱太三將會晤美國官員並在智庫發表演說,以尋求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
台灣熱議殺警案 廢死團體成箭靶
一向被視為民主與人權價值進步的台灣,在死刑存廢議題上的討論卻甚是艱難。每每有重大刑案發生時,除了出現要判死的呼聲,廢除死刑推動團體也會在新聞熱點上成為眾矢之的。
美參議員見蔡英文 訪台稱「習近平嚇不倒我」
美參議員布蕾波昂(Marsha Blackburn)訪台,落地後發文稱不會向中共「磕頭」,並將中國與「新邪惡軸心」並提,稱挺台無懼習近平;北京則誓言將「堅決反制」。布蕾波昂週五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兩人見面都談了什麼?
台政府大幅提高明年防務預算
台灣行政院本周四通過明年的總預算案,其中整體防務預算創下新高,達5863億新台幣(折合約194億美元),比今年增加716億新台幣,漲幅為13.9%。該預算案尚需獲得立法院通過。
中國無人機近拍金門崗哨 台證實士兵丟石驅離
中國社交媒體平台近日流傳中國無人機近拍台灣外島崗哨、遭士兵投擲石頭驅離的影像。台灣軍方週三證實,並指控中方「藉由剪輯片段影片,製造錯假訊息」進行「認知作戰」,但軍方丟石驅離的作法仍受輿論熱議。
夏立言見張志軍 表達對中國軍演不滿
台海緊張之際,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不顧黨內外反對聲音訪問中國,並於週三(8月24日)晚間與海協會會長張志軍餐敘。夏立言稱,已向中方表達台灣人民對中國軍演的不滿;張志軍則回應,軍演是打擊台獨份子的「正義之舉」。
客座評論:張俊宏台灣「回歸」前提的聯想
台海兩岸的政府從理念上來說是水火不容的。 但儘管如此,台灣還是有不少人在尋求跟中國和平相處、甚至是建立一個新的共同體。政治學者張俊華試圖分析,在習近平決定用武力攻打台灣之前,和平共處甚至和平統一是否可行。
赴澳軍演 德國空軍亮相印太地區
繼海軍之後,德國空軍也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登台亮相:德國歐洲戰機(Eurofighter)在澳洲参加多國聯合軍演。
客座評論:被詐騙集團利用的「完美風暴」
台灣大約有兩千多人疑似被騙去柬埔寨「當豬仔」進行詐騙工作,中國方面說,台灣人遇險可以向中國駐外使領館求助,台灣則是形容中國「吃台灣的豆腐」,一來一往之間顯示的則是詐騙集團得以猖獗的原因。
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率團訪問台灣
本周日,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Eric Holcomb)率經貿和學術代表團抵達台北訪問。台灣中央社報導稱,侯康安將在周一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舉行會晤,之後還將拜會台灣半導體廠商代表。
日媒:日計劃部署遠程巡航導彈應對中國施壓
日本媒體最新報導稱,該國國防部門正在考慮部署大批遠程巡航導彈,將現有地對艦導彈的射程提高10倍,足以到達中國沿海地區和北韓。
牆外文摘:北戴河會議之後的中共假和諧
有評論認為,北戴河會議之後,中共看起來平靜無波、一團和氣,但這種氣氛只是和稀泥、圖分贓、保權位的「假和諧」。中共20大李克強將屆滿退下,但習近平也未必志得意滿,只會在一種「走鋼索」的情勢下繼續掌權。
德語媒體:削減對華依賴 多和盟友做生意
《商報》刊評指出,「以貿易促轉變」不再合時宜,和民主國家多做生意方能確保德國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南德意志報》則刊發了由漢學家古思亭撰寫的客席評論,批評德國在面對中國威脅台灣時,過於謹小慎微、過於投鼠忌器、過於在乎既得利益。
美韓軍演將加劇亞洲緊張局勢?
在中國與俄羅斯積極展示軍事實力的同時,首爾和華盛頓放棄了緩和對平壤關係的政策,舉行四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此舉是否會加劇亞洲緊張局勢?專家指出,軍演的時間點距離佩洛西訪台不到三周,中國不會忽略其重要性。
季辛吉警告美中衝突風險
季辛吉在接受CNN專訪時認為,佩洛西訪台「並不明智」,反而讓北京趁機威脅台灣。美國駐華大使在接受CNN專訪時則捍衛佩洛西有權訪台,並譴責中國「過度反應」從而破壞台海穩定。
美媒:習近平計劃9月出訪中亞 或見普丁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表示,習近平計劃9月中旬前往中亞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峰會期間他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見面。消息人士還透露,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訪台後,北京臨時增加了習近平這次的中亞之行。
大馬前首相馬哈蒂爾:美國試圖挑起台海戰爭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指責美國試圖挑起台海戰爭,稱如此一來中國將會犯下試圖佔領台灣的錯誤,而美國將有藉口幫助台灣、出售大量軍備,甚至與中國作戰。
柬埔寨詐騙販運案:專家指中國滲透隱憂
台灣近期傳出數百人受騙滯留柬埔寨,引發輿論熱議。有台灣專家指,柬埔寨受中國滲透嚴重,增加救援難度;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則喊話海外「台胞」,若遇困難可求助中國使館,並暗批台灣當局消極處理,企圖「甩鍋大陸」。
上一頁
第24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