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印度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面積約32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預計將在近年內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抗衡中國 日本將投資印太地區750億美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週一(20日)訪問印度,於新德里會晤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並宣佈自由開放的印太新計劃,內容為何?
印度外長:中印爭議邊境局勢脆弱而危險
印度外長蘇傑生最新表示,中印兩國在有些地方的軍事部署非常接近,局勢脆弱而危險。他呼籲中國方面兌現所達成協議中的承諾。
美加印日韓舉行「海龍23」聯合軍演
為應對來自中國和北韓的威脅,美加印日韓五國軍隊周三開始舉行「海龍23」反潛聯合演習,美國第七艦隊未透露聯合軍演的具體地點和持續時間,但強調會「定期與盟國以及夥伴進行互動操作,以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
印度首對擁有親生孩子的「跨性別父母」
扎哈德(Zahad)和齊亞(Ziya)生下自己的孩子,他們成為印度第一對這樣做的跨性別伴侶。跨性別男子扎哈德在科濟科德的一家醫院生下一個健康的嬰兒。印度社會準備好接受他們了嗎?
印俄石油交易正在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開始削弱美元幾十年來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因為俄羅斯和其最大的海運原油出口國印度的交易正在以其它貨幣結算。
澳總理訪印 推動合作抗中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週三率領代表團訪問印度,希望平衡中國的貿易和影響。他先前在一場論壇上曾說,如果中國政府邀請他前往,他也願意出訪中國。
「四方安全對話」和披頭士樂隊: 它們哪裡相似?
剛剛開完20國集團外長會議,美日澳三國外長與東道主印度外長繼續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其間日本外相拋出「披頭士理論」試圖解釋什麼是四方安全對話。
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印度招賢納士
出訪印度第二日,德國總理肖爾茨在當地大力招募技術人員。他希望促進並大幅增加印度的技術人員移民德國,尤其是IT行業。
德國總理到訪印度 關鍵議題有哪些?
肖爾茨首次以德國總理的身份訪問印度,與印度領導人莫迪會晤。專家告訴德國之聲,德印雙方會談將聚焦哪些重大議題。
因俄中反對 G20財長會議未能發布聯合聲明
20國集團財長會議在印度班加羅爾落下帷幕,由於俄羅斯和中國反對聲明草案中關於烏克蘭戰爭的表述,最後會議聯合公報宣告夭折。德國財長林德納表示,對中國拒絕加入譴責莫斯科的行列感到遺憾。
調查:如何看烏克蘭戰爭,各國差別大
烏克蘭戰爭進行到一年之際,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不同國家,人們對這場戰爭的認知也有著驚人的差異。在中國和印度,很多人認為烏克蘭可以犧牲領土換取和平,而俄羅斯仍然是一個夥伴。
印度外長:除中國外,印度和全球主要大國關係良好
印度外長蘇傑生表示,新德里和全球主要大國都關係良好,但中國除外,原因是中國違反了與印度的邊境管理協議。
言論出格?印度外長批評索羅斯「很危險」
印度外長尖銳回應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針對印度的言論,他說,索羅斯的說法「主觀並且危險」。他還補充說,是印度選民決定國家如何運作,他表示:「我們感到擔憂。我們是經歷過殖民主義的國家,我們知道外部干預的危險」。
民航史上最大訂單!印度航空採購470架噴氣式飛機
經過多次整合,重新私有化的印度航空公司將再次成為該區域的主導企業。一項創紀錄的飛機訂單可能讓這家在政府管制中痛苦喘息了數十年之久的航空公司重振旗鼓。
慕安會發布安全報告 中國宣佈派王毅與會並訪俄
慕尼黑安全會議2月17日即將召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一年後。多級世界中的新衝突主導著這次會議,而新的聯盟也在形成。慕安會在周一發布了年度《慕尼黑安全報告》,為今年的會議定下基調。
印度航空展開幕 莫迪宣稱要擴大軍備出口
印度總理莫迪在該國大規模航空展上宣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莫迪稱,今後兩年內該國的軍備出口額將提升三倍,達到50億美元。
烏克蘭議員:如中印繼續購買俄能源 美國應予以二級制裁
周三,一名烏克蘭高層政治家在華盛頓表示,如果中國和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能源,美國應對上述兩國實施二級制裁。他呼籲各方團結一致,共同反對莫斯科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國方面則在周六表示,與俄羅斯的「政治互信持續深化」。
著眼與中國競爭,印度國防預算大增13%
印度財政部長希塔拉曼在國會宣佈預算時表示,印度政府國防開支將增至730億美元,增幅為13%;軍事裝備的國內採購將增加10個百分點,達到68%。
美印組高科技抗中同盟 著眼半導體供應鏈
中國持續拓展軍事與經濟影響力,美國、印度兩國以民主為號召,攜手深化高科技合作。與此同時,美國暫停對華為公司的部分產品出口,遭中國批為「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IMF:2023年世界經濟不會衰退 中印貢獻最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中,解除了除英國以外的國家今年將出現經濟衰退的警報。中國告別清零政策後今年的增長預期上升至5.2%。
印度偏遠地區救命的摩托「救護車」
在印度中部的一些偏遠地區,無論是臨產孕婦還是患急症的病人,想要得到救治的唯一辦法是乘坐摩托「救護車」去醫院。
以色列考古重大發現: 一條不為人知的絲綢之路?
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南部發現了一個古代絲路側路的證據,其中包含了棉花和絲綢織物。研究人員稱,它們的歷史能追溯到伊斯蘭時代前期,新發現的路線可能是經過以色列北部的「傳統」絲路的一條分支。
事實核查:關於「聖雄」甘地的四個傳言
1948年1月30日,印度獨立運動領袖人物甘地遇刺。在此後的75年時間裡,關於他的各類流言一直甚囂塵上:甘地是否和希特勒有著友好關係?他是否是種族主義者?他是否有著特殊性生活偏好?
蓬佩奧回憶錄爆料:金正恩稱防範中國需要駐韓美軍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剛剛出版的回憶錄中透露,印巴之間2019年2月險些爆發核戰。而金正恩曾向他表示,美軍駐守韓國,可使北韓免受中國威脅。
印度警方:中印邊境衝突將更加頻繁
印度警方提出報告稱,中印在兩國邊界的小規模衝突將更加頻繁,印度在衝突熱點拉達剋日漸失去主控權,而中國則在該地區繼續加強其軍事設施。
紀錄片《印度:莫迪問題》被禁 警察大學抓人
逮捕學生、關閉電閘、切斷網路:印度為禁止一部對總理莫迪不利的紀錄片,不惜葬送言論自由這一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中國延長還債期 斯里蘭卡則希望中國能做更多
根據路透社獲得的一封信件,中國進出口銀行向斯里蘭卡提供了為期兩年的債務延期,並表示將支持斯里蘭卡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得29億美元貸款。不過,有消息人士透露,斯里蘭卡政府還希望中國能夠提供更加明確的保證。
止咳糖漿致數百兒童死亡 世衛呼籲各國進行篩查
去年非洲和亞洲數百名兒童死亡與受污染的止咳糖漿有關,世衛組織正在調查多家糖漿製藥公司之間的潛在關聯。
印度眼中的安全威脅:中國第一美國第二
作為存在邊界爭議的鄰國,中國被印度視為最大安全威脅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不過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不少受訪者將美國視為第二大安全威脅,認為北約對於烏克蘭戰爭難辭其咎,並且支持本國從俄羅斯購買更多石油和武器。
日印舉行首次聯合空演
周一,日本和印度在東京附近開始了兩國間首次聯合空中演習。為了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日印兩國計劃提升雙邊的防務及安全合作。
德語媒體:永遠正確的中國防疫政策
儘管疫情快速蔓延,醫院人滿為患,殯儀館不堪重負,但在中國官方媒體看來,同當初嚴防死守的清零政策一樣,現在實施的全面放開政策也同樣是正確無誤的。
牆外文摘:從「螺絲釘」到「人礦」
中國網路上爆出有一個新名詞:人礦。有評論認為,許多中國人「自小在黨的教育下,精神、靈魂從未吸收天然養分,可能連礦物也沒資格做,只算是實驗室合成出來的材料」。
2023年,亞洲新興國家經濟何去何從?
對於亞洲地區的許多經濟體來說,新的一年可能會歷經坎坷,但隨著企業開始在中國市場之外尋找多元化投資機會,一些經濟體也可能將從中受益。
印度青少年吸毒酗酒問題嚴重
一項全國性調查表明,相當多的印度年輕人患有酒精、大麻或阿片類藥物成癮。報告還顯示,四分之三的毒癮患者沒有接受治療。
印太地區的安全架構正在重塑
中國的崛起正在改變印太地區的力量平衡。舊體系不再適用,新秩序尚未形成。
韓國以色列要求中國旅客檢測 日本疫情數字破紀錄
韓國周五宣佈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在搭機前以及抵達後需接受核酸檢測,以色列也宣佈,要求來自中國的非以色列公民旅客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正面臨破紀錄的感染和死亡數字的日本,自今天開始對自中國入境的旅客進行抗原快篩。
印度對俄羅斯石油的胃口越來越大
俄羅斯幫助印度租賃與建造大噸位油輪,目的是為了抵制七國集團設定的石油價格上限。
防範新冠 日本全面檢測中國旅客
由於擔心中國疫情訊息不透明,日本將針對自中國入境旅客採取特別措施,在機場實施全面病毒篩查。除此之外,韓國、印度以及義大利倫巴第大區也針對中國旅客出台了防疫特別措施。
德語媒體:中國的弱點就是印度的機會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重修舊好的中國和澳洲,在經過了三年多的緊張關係後,兩國的外交官員終於再次見面。 《商報》則指出,印度要追上中國並非易事,但目前的情勢對印度相當有利。
中印再爆邊境衝突後 雙方首度舉行軍長級會談
中國與印度本週舉行第17輪軍長級會談。這是兩國12月初再起邊境衝突後,首度的軍方會談。兩國23日發佈官方新聞稿表示,雙方同意維護邊界西段的安全穩定。屢生摩擦的中印關係有解嗎?
抖音疑設分公司 台灣政府考慮全面禁用
抖音再度在台灣引發爭議,除了可能已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外,其衍伸的個人資要保護、假訊息甚至是國安問題,都引發台灣朝野和民間熱烈討論。
互控越界 中印最新邊界衝突吵什麼?
時隔兩年,印度及中國軍隊9日又爆發邊境衝突,雙方皆有士兵受傷。兩方人馬為何擦槍走火?中印官方接連提出聲明互指矛頭,抨擊是對方士兵先有意跨越邊界,才導致衝突一觸即發。
德外長訪印度 談能源轉型及中國關係
德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面臨嚴重的天然氣短缺問題,德外長在近日出訪印度時,將商討能源轉型及尋求相關合作。此次訪問還包含哪些行程?兩國外長將聚焦討論哪些重大議題?
在德國藥店買不到小兒退燒糖漿怪誰?
德國藥店正在面臨藥品供應短缺的嚴重問題。行業聯合會分析認為,全球化是造成藥品供應短缺的主要原因,德國已將「世界藥房」的頭銜拱手讓給印度和中國。另外,昂貴的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也大大打擊了藥廠的生產積極性。
美國財長:拜習會的目的是穩定美中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希望周一美中領導人舉行的面對面會晤能推動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在經濟議題上加強接觸。耶倫還計劃在峇里島停留期間與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舉行會面。
印度能幫蘋果擺脫中國困局嗎?
受北京嚴苛清零政策以及中美關係日趨緊張的影響,蘋果公司計劃將部分手機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蘋果公司同中國的不解之緣難道要走到盡頭了嗎?
美財長訪問印度:推動夥伴合作 減少經濟依賴
正在訪問印度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必須推動可信賴夥伴間的經濟一體化進程,以減少對單一國家的經濟依賴。
踩踏事故層出不窮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韓國梨泰院、印尼足球場、上海外灘、聖地麥加、德國杜伊斯堡都發生過嚴重的踩踏事故,群眾因恐慌而發生推擠進而造成傷亡。若遇到踩踏事故時如何「保命」?
印度一橋樑突然坍塌 導致上百人死亡
印度西部一座吊橋突然發生斷裂,事發時正有大批民眾在橋上及其附近慶祝排燈節。事件造成130多人死亡,多人受傷,依然有人去向不明。
印度首艘國產核潛艇成功試射彈道導彈
印度宣佈成功測試從其第一艘國產核潛艇阿裡漢特號發射彈道導彈的能力,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可以在海陸空進行核打擊和反核打擊的國家。
上一頁
第7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