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W-Wahl, Ergebnisse und Bedeutung
2010年5月9日州選的結果
據周日5月9日晚上8點德國第一和第二電視台的初步統計,至今在北威州組成執政聯盟的基民盟和自民黨已經肯定不能超過半數,從而失去了跟聯邦一樣的所謂黑黃聯盟執政的可能性。
基民盟得票率在34.3%(電視一台)和34.6%(電視二台)之間,比上次州選猛跌了10%左右。社民黨得票率在34.4%至34.5%之間,比上次少了2%強。自民黨在6.6%和6.8%之間,雖然高於2005年州選的6.2%,但與去年秋天大選時在北威州的得票率14.9%相比可謂狂洩。最大的贏家是綠黨,得了12.2%至12.4%,比2005年的6.2%翻了一倍。另一大贏家是左翼黨,得票率在5.4%和5.7%之間,將首次進入北威州議會。
按這個得票率,各黨在州議會裡的席位將分別是,基民盟67至68席(至今為89席),社民黨同樣是67至68席(至今為74席)。自民黨13席,綠黨24至25席,左翼黨10至11席。
這個州選的意義
北威州在德國的意義十分重要,該州有近1800萬人口,在德國的8200萬人口中佔了近四分之一,該州的國內生產總值也佔了德國近四分之一。單從人口方面講,這個州的人心向背對德國大選中的各黨支持率來說起到的是關鍵作用,因此該州選舉歷來被稱為小型聯邦大選。
這次北威州選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即它將改變聯邦參議院裡的色彩比例。目前,以梅克爾為首的執政聯盟在聯邦參議院裡佔了69票表決權裡的37票,比最低絕對多數35票還多出兩票。然而,現在由於北威州不可能繼續是黑黃執政,北威州在聯邦參議院裡佔的6票表決權已經肯定旁落。
北威州選舉後,德國黑黃聯盟執政的州還剩6個:巴符州,下薩森州,巴伐利亞州(各佔6票),黑森(5票),薩克森和石荷州(各佔4票),總共佔31票。除執政黨未定局的北威州外,聯邦層面在野黨共擁有4個州,15票,其中社民黨單獨執政的萊法州4票,紅紅執政的柏林和布蘭登堡各4票,紅綠執政的不來梅3票。聯邦層面執政黨和在野黨混合執政的州共有5個,佔17票,其中紅黑執政的梅前州3票,黑紅執政的薩安州和圖林根各4票,黑綠執政的漢堡3票,黑黃綠執政的薩爾州3票。
誰來掌管德國最重要的州
選舉初步結果出來後,現任北威州州長呂特格斯(Juergen Ruettgers)承認失敗,表示承擔政治責任。州社民黨首席候選人克拉夫特(Hannelore Kraft)興高彩烈地說:"一個訊號從北威州出發走向全國:社民黨回來了。"
各方面分析,北威州未來的執政聯盟有幾種可能性,兩種是不夠半數議席的少數執政,這有黑綠(基民盟與綠黨)和紅綠(社民黨與綠黨)兩種選擇,另外兩種是多數執政,由於綠黨和自民黨在競選時都已經明確表示拒絕合作,因此只有紅黑大聯盟(社民黨與基民盟)和紅紅綠(社民黨、左翼黨和綠黨)兩種可能性。
對這個州的未來舉足輕重的綠黨首席候選人略爾曼(Sylvia Loehrmann)說:"我們願意商談。社民黨必須澄清,它是否願意跟左翼黨談。"她還說,理想的目標是社民黨和綠黨構成多數政府。所謂"多數政府",她的意思就是,不反對跟左翼黨結成聯盟。
左翼黨明確表示希望參加執政,該黨北威州主席齊默曼(Wolfgang Zimmermann)說:"如果社民黨走向我們,以實施為多數人服務的政治轉折為目標,我們願意商談。"
綜合報導:平心
責編: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