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希望「貢獻中國智慧」 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
2025年7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六(7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稱人工智慧(AI)是新的增長引擎,但同時也稱治理仍存在碎片化問題,強調各國需加強協調,以形成一個全球公認的人工智慧框架。
他說:「今天中國倡議成立世界AI合作組織,我們願意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中國方案,為全球AI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人工智慧正成為中美競爭的關鍵戰場
在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技術競爭日益加劇之際,人工智慧正逐漸成為關鍵戰場。
華盛頓表示,擔心先進技術可能增強中國的軍事能力,限制英偉達等公司將最高端的人工智慧晶片等先進設備向中國出口。
儘管存在這些限制,中國仍在人工智慧領域持續取得突破,並引發了美國方面的密切關注。
這場在上海舉行的為期三天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匯聚著行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李強在講話中沒有點名美國,但他警告稱,人工智慧可能成為「少數國家、少數企業的專屬游戲」,並補充說,挑戰包括人工智慧晶片供應不足和人才交流受限。
中國提出自己的AI全球治理方案
李強表示,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分享其發展經驗和產品。
同樣在本周六,中國發布了《人工智慧全球治理行動計劃》,邀請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和研究機構攜手合作,促進國際交流,包括通過跨境開源社區。
早在今年5月,中國官媒新華社就曾發文,表示要「牢牢掌握人工智慧發展和治理主動權」。
人工智慧大會是中國政府主辦的年度盛會。除了論壇之外,大會還設有展覽,企業將展示其最新的創新成果。據主辦單位介紹,今年有超過 800 家公司參展,展示 3000 多種高科技產品、40 個大型語言模型、50 款人工智慧設備和 60 款智慧型機器人。
展會主要以中國企業為主,包括科技巨頭華為、阿里巴巴,以及人形機器人製造商宇樹科技等初創公司。西方參展商包括特斯拉、谷歌母公司和亞馬遜。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