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雷斯頓上萬人遊行反對新納粹
德勒斯登民眾組成人鏈抗議新納粹
周日(2月13日),值德勒斯登遭轟炸66周年紀念日之際,上萬德勒斯登民眾冒著嚴寒走上街頭,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並組成一公里長的人鏈,來反對一千多名新納粹分子在市內舉行的集會遊行活動。
德勒斯登市民組成人鏈 反對新納粹
盜竊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標牌的前納粹被判刑
二戰大屠殺中2/3猶太人受害者姓名得到確認
「紐倫堡審判」展覽開幕
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英國和法國的代表以及德國負責文化和媒體事務的國務部長諾伊曼等政要出席了在紐倫堡舉行的名為"紐倫堡審判記錄"的納粹戰犯大審判展覽開幕式。
特大通緝納粹嫌犯之一在開庭受審前去世
紐倫堡舉辦納粹戰犯大審判長期展覽
紐約時報:美國曾庇護大批納粹
二戰前,美國作為流亡目的地,曾是許多受納粹迫害人士的庇護所。但《紐約時報》近日披露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二戰後,美國情報部門也曾為不少納粹分子,尤其是工程技術人員的提供了避風港。
091110 Kunstfund Berlin
普魯士文化財產基金會(SPK)11月9日開始展出考古學家在柏林市中心區紅色市政廳那裡地下挖出的文物:被納粹當年視為"墮落的藝術"而沒收的十幾幅藝術品和3個保險箱。
德國納粹時期外交部調查報告正式成書
納粹時期的德國外交部主動參與了犯罪,而並非像外交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自稱的那樣,是"被動反抗的聚集地"。10月28日,四位歷史學家在柏林公開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外交部及其過去"。
德國外交部曾是猶太人大屠殺的幫兇
德國一個歷史學家委員會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德國外交部在歷史上曾積極參與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迄今人們對這段歷史瞭解不多。
德國一戰債務完全還清
德國償還一戰最後一筆欠款
德國警方突擊搜查新納粹組織HNG
德國多特蒙德數千人舉行反新納粹示威
德國阻止新納粹在網上做宣傳
網路是有史以來最民主的媒介。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表意見,進行訊息交流。但是,全球網路上幾乎無限的自由也有其不足之處。例如新納粹就不斷加強在網路上的種族主義和非人道的宣傳。德國公民政治教育中心決定與其他組織合作,當然也借助網路对新納粹予以打擊。
德國下薩克森州新納粹分子遊行受到反對派干擾
蒙古新納粹仇視中國人 蒙古社會並不排外
蒙古共和國的一些新納粹組織從全球化浪潮中看到的威脅不是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不是城市商業文化對遊牧文化的衝擊,而是生活在那裡的中國人。
德國猶太人中央理事會成功走過60年路程
猶太人中央理事會肩負著政治和宗教兩個看似相互矛盾的不同任務。該機構代表著德國100多個猶太教區的10萬名猶太人。1950年7月19日成立的猶太人中央理事會如今迎來其60周年誕辰。
納粹統治時期的強制勞工史
2000年7月17日,德國聯邦政府與企業界代表同美國和其他國家簽署了一項協議,旨在對二戰期間強制勞工受害者進行經濟賠償。當年8月2日,德國聯邦議院通過相關法律,並成立了賠償基金會"記憶、責任和未來。"
290410 Zwangsarbeiter Stiftung
10年前的2000年8月17日,德國同美國及其他國家簽署了賠償協議,承諾對二戰期間強制勞動的受害者給予賠償。10年後,基金會不僅對迄今為止的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評價,而且還將於今年秋天在柏林舉行一個大型歷史回顧展覽。
政黨間的交手:在聯邦議院辯論極左暴力
在德國採取暴力行為的不光是新納粹,而也包括極左分子。6月12日,在反對聯邦政府的節約決定的示威遊行中,一枚從他們的隊伍裡扔出的殺傷彈使多名警察受傷。其中有兩人須做手術。
德國哥廷根一枚二戰時期炸彈爆炸造成三人死亡
060510 D Kriegsbewältigung
65年前,1945年5月8日,德軍無條件投降。1939年由希特勒發動的戰爭結束。這場戰爭是數百萬人喪生,歐洲大片土地淪為廢墟,人們意識到,令人發指的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事實。隨著盟軍的勝利,德國擺脫了納粹政權的統治。不過,至少在兩德分裂後的西德,數十年裡人們都很難把戰敗與獲得解放劃上等號。在東德,官方的看法與西德不同。畢竟東德是勝利者蘇聯的緊密盟友。
荷蘭二戰紀念活動上發生騷亂
德國多座城市舉行了反對新納粹遊行的活動
chi2104 china workers wwi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4萬華工被運往法國和比利時成為雇工。工作在戰線後方的他們挖戰壕,搬屍體,運彈藥,或是在軍工廠上班。戰後,他們大部分被送返中國,但有些卻死於異國他鄉--有將近兩千名華工死於疾病或葬身於炮火之中。如今,在比利時小城伊佩爾(Ypres)舉行的一戰展中,當年被英法徵召的華工故事第一次被集中展現,他們也將受到人們的紀念。
前納粹分子保羅‧舍弗爾死於獄中
德國舉行納粹集中營解放65周年紀念
以色列紀念二戰大屠殺死難者
NS Boere
本周二(3月23日),亞琛法院判決88歲的前納粹沖鋒隊成員海恩裡希‧伯埃勒(Heinrich Boere)無期徒刑。首席法官諾爾表示,伯埃勒1944年在荷蘭佔領區"血腥地,毫無人性地殺害無辜受難者"。伯埃勒的律師表示將提出上訴。不過,考慮到他的年齡以及心臟疾病,伯埃勒是否會真的到獄中服刑依然是個問號。
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為年輕的一代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德國議會1月27日紀念了納粹政權的受害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以色列前總理佩雷斯在紀念活動上做了演講。他強調說,讓年輕人記住當年的大屠殺非常必要,而德國人已經在做這件事情。
270110 Peres Bundestag
1月27日,以色列總統西蒙‧佩雷斯在柏林德國聯邦議院參加了紀念納粹制度死難者的活動。佩雷斯在紀念活動中發表了演講,演講中他向全世界發出呼籲,將所有目前仍然在世的納粹罪犯送上法庭。65年前的1月27日,蘇聯軍隊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080110 Versailler Vertrag
"清算的時候到了!"這是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在向德國代表交付凡爾賽條約草案時說的話。1920年1月10日起,凡爾賽條約生效,也意味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它也為二十世紀人類大災難埋下了伏筆。在經歷了四年的造成數百萬人喪生的戰爭結束後,戰敗的德意志帝國被迫簽下了這一和約,和約的條件是以法國、英國、義大利和美國為首的協約國戰勝方制定的。德國之聲記者為您回顧這段90年前的歷史:
171209 Bundesliga Vorschau 17. Spieltag
德國足球甲級聯賽本賽季上半賽季的最後一輪中,榜首的勒沃庫森和緊隨其後的沙爾克和拜仁慕尼黑,都有可能在冬歇前佔據榜首。
301109 NS Verbrechen Ludwigsburg
Die Zentralstelle Ludwigsburg ermittelt gegen NS-Verbrecher
281009 Deutschland NS-Prozess
亞琛地方法院今天開始對一名德國納粹戰犯進行審理,海因裡希∙博赫一案屬於德國最後一批較大的納粹戰犯審理案件。這位現年88歲的被告被指控,曾作為"費爾德梅耶"黨衛隊殺手特遣隊成員,於1944年射殺了三名荷蘭人。戰後不久,他曾在荷蘭被判死刑。但他後來逃到了亞琛的埃施魏勒。幾十年以來,對於是否將他引渡到荷蘭,一直存在司法爭議。
160909 70 Jahre Sowjetunion Polen Angriff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的歷史事實在所有歷史書籍中都有記載。然而人們卻往往看不到有關波蘭當年幾乎同時也受到了蘇聯攻擊的敘述。1939年9月17日早晨,蘇聯紅軍攻入了波蘭東部地區。 西方國家雖然在德國進攻波蘭後對德宣戰,但是卻在蘇聯紅軍採取了這一行動後,沒有做出同樣的反應。
070909 Ehrenmal
經過多年討論,9月8日,德國聯邦國防軍紀念死者的榮譽紀念碑終於落成。這座由慕尼黑建築學家邁克設計的紀念碑矗立於柏林市國防部大樓附近,它是二戰以來為德國士兵修建的第一座紀念碑。就這座紀念碑本身德國輿論界並沒有引發強烈爭論,人們爭執的焦點集中在建這座紀念碑的地點以及是否應該不加區分地為所有1955年以來殉職的軍人授予榮譽。換言之,是否應該不去區分士兵是死於事故、自殺,還是在戰鬥中犧牲。
070909 DFB Preisverleihung
德國足協在納粹統治時代曾有過一段不光彩的歷史。為了正視和糾正自己的歷史錯誤,德國足協於4年前設立了尤利烏斯‧希爾施獎,以表彰那些在足球領域為維護自由、寬容和人類尊嚴而努力的人士及組織。今年的獲獎者是慕尼黑1860俱樂部,卡爾-蔡斯-耶拿俱樂部和漢諾威96俱樂部的三個球迷團體。
德國政治和歷史學家雅各布森談二戰爆發60周年
德國政治和歷史學家雅各布森談二戰爆發60周年
010909 interview jacobsen 2. Weltkrieg
漢斯-阿道夫‧雅各布森教授是政治學家。1941年,年僅17歲的他應徵入伍。後來,他在蘇聯戰俘營度過了5年。在那裡學會了俄語,認識了俄羅斯人。回到德國後,他先是從事軍事史研究,後來轉向政治學。雅各布森教授是德國最熟悉魏瑪共和國和納粹歷史的專家之一。在二戰爆發六十周年之際,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他。
二戰爆發70周年之際看中國人心目中德國人的形象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那時,一場殘酷的戰爭已經在中國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日本在1937年就開始侵略中國。日本軍隊的殘忍至今仍是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創傷。如今,日本一些中學使用的歷史教科書描述南京大屠殺事件時措辭曖昧,每年都會有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這些都成為阻礙中日兩國化解歷史恩怨的障礙。而歐洲發生的世界大戰雖然離中國人相當遙遠,但直至今天它仍然影響到德國人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
Deutschland Nahost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近日訪問德國並同德政界高層人士進行了會談。他的德國之行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即德國對中東地區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110809 Scheungraber Prozess
Lebenslänglich - Urteil in einem der letzten NS-Kriegsverbrecherprozesse
對納粹最後的訴訟
預定8月11日將對約瑟夫.雪恩格拉伯宣佈判決,涉嫌罪名是他於1944年作為希特勒軍隊的軍官參加了所謂的托斯卡納報復行動。這名現年90歲的老人要對當年14人的死亡承擔法律責任。10月將在亞琛開始對另一名納粹戰犯的訴訟案。對約翰.伊萬‧德米揚魯克的訴訟也有望在近期開始。觀察家們說,這些都屬於最後的納粹訴訟案之列。迄今還剩下多少納粹嫌犯沒有被送上法庭呢?哪些人會被宣判有罪呢?
reise-magazine remagen
從德國前首都波昂朝科布連茲方向出發,乘坐區域快線火車只需要16分鐘便到達了雷馬根,但它已經不屬於波昂和科隆所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而是屬於以美因茨為首府的萊茵-普法爾茨州。小城雷馬根面積只有33.16平方公里,可是它在歷史書上的名聲並不小。今天讓我們一起拜訪有著古羅馬遺跡的雷馬根,探尋聞名於世的雷馬根大橋的昔日和今朝。
300609 Vertriebene Deutschland
德國為紀念二戰國家社會主義時期的流亡者,將在首都柏林的克羅茲堡城區修建一所反驅逐中心紀念館。此前還成立了一家"流亡、驅逐和和解"聯邦基金會。幾個月前,波蘭總理向德國提出抗議,要求將倍受爭議的埃裡嘉‧施泰因巴赫從基金會中除名。
050609 Obama D Besuch
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五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德勒斯登舉行了會談。會談的中心話題是中東衝突問題。之後,兩人共同參觀了魏瑪地區的布痕瓦爾德納粹集中營紀念館。
上一頁
第18 頁,共2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