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足球與政治:糾纏不清的150年
1863年,英格蘭人創立了英格蘭足球總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足球協會。很快人們就意識到:這是一項關係和平與戰爭的運動。
「歐特家博士」和納粹的故事
越來越多德國企業開始正視其納粹時期的歷史。是什麼促成德國企業的紛紛坦白?
納粹戰犯普利卜克遺體被送往秘密地點
希特勒 - 蠱惑人心的高手
最近坊間新出版的一本記述希特勒生平傳記,呈現出這名獨裁者不為人知的做戲天才。
2013年10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缺乏民主的外交和內政;中國為何仍然沒有世界品牌?;德國移民想回家?;納粹戰犯普利卜克的"逍遙人生";癌症治療也可以「量體裁衣」?;和傳統書店說再見?
2013年10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缺乏民主的外交和內政;中國為何仍然沒有世界品牌?;德國移民想回家?;納粹戰犯普利卜克的"逍遙人生";癌症治療也可以"量體裁衣"?;和傳統書店說再見?
德意志青年運動憶往
百年前,德國年輕人為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而成立了「自由德意志青年聯盟」。
普利卜克的逍遙人生
德國納粹時期最出名的戰爭犯之一普利卜克(Erich Priebke)已經逝世。
克裡和哈格爾在東京悼念日本二戰死者
否認猶太大屠殺的前英國主教威廉森又上訴
希臘警察逮捕數名新納粹成員
外祖父原來是殺人魔王
提格從小被收養,38歲那年她發現了外祖父曾是殺害猶太人的魔王。
拉尼基的傳奇一生
德國最知名的文學評論家馬塞爾‧萊希-拉尼基逝世,享年93歲。
「赫斯文檔」炙手可熱
希特勒副手魯道夫•赫斯於二戰方酣之際攜帶一份「和平協議書」飛往英國。
兩德歷史的見證者
略斯特(Erich Loest)曾經是東德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德國司法機構調查30名集中營守衛
他們生活在拜仁州、巴登-符滕堡州、漢堡市和黑森州,他們曾經是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的守衛。此前,司法部門一直沒有驚動他們,但現在,他們得上法庭了。
伊朗外長譴責納粹屠殺猶太人
高克悼唸法國奧拉杜爾村納粹受害者
德國總統高克周三和法國總統奧朗德一道訪問奧拉杜爾村訪問併發表演講。
德國再次針對納粹戰犯啟動調查
德國總統高克周二出訪法國
末代納粹戰犯庭審在海牙啟動
2013年8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胡德平加入戰團?發文駁「反憲」文章;法院終審維持對劉曉波妻弟11年原判;外國奶企和製藥商成替罪羊?;中國首次舉辦猶太人大屠殺展覽;「六四坦克人」照片閃現演唱會;德語媒體
2013年8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胡德平加入戰團?發文駁"反憲"文章;法院終審維持對劉曉波妻弟11年原判;外國奶企和製藥商成替罪羊?;中國首次舉辦猶太人大屠殺展覽;"六四坦克人"照片閃現演唱會;德語媒體
中國舉辦猶太人大屠殺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舉辦二戰期間猶太人大屠殺展覽。
日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內閣成員周四(8月15日)參拜了靖國神社,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
戰犯 二戰 納粹 匈牙利
今年98歲的匈牙利戰犯喬塔裡在布達佩斯的一家醫院病亡。
納粹戰犯喬塔裡病亡
麻生拒絕辭職
拜耳:風風雨雨150年
德國化工和醫藥企業拜耳集團今年迎來150周年年慶。當初在烏珀塔爾德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工廠已經發展成擁有11萬員工的大集團。
日本副相惹爭議
日本副首相麻生稱日本修憲應學習德國納粹的方法,引起國際社會的一片嘩然。
日本副首相收回「納粹式修憲」言論
修不完的科隆大教堂
近800年以來,科隆大教堂都處在斷斷續續的修補狀態。本周一,科隆北塔一座搭建超過十年的腳手架被拆卸下來,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修建工作就此完全結束了。
追捕納粹戰犯進行時
西蒙威森塔爾中心想在德國大城市用張貼海報的方式追捕納粹戰犯。
朝鮮戰爭的來龍去脈
二戰後北韓成為東西方冷戰的第一個戰場。
希特勒的刺客
當德國人回憶起1944年7月20日這個歷史性的日期時,自然而然會想到施陶芬貝格,而施的許多同路人卻早已消失於人們的記憶。
德國右翼恐怖主義歷史欠關注
右翼恐怖主義幾十年來在德國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艾希曼檔案為何封存幾十年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早在1952年就知道埃希曼在阿根廷。
置人於死地的種族狂:納粹的優生學和安樂死
1933年7月14日,納粹黨推出了《絕育法》。從那時起,數十萬所謂「遺傳有病」的人被強制絕育。1939年,納粹黨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殺害殘疾人。
波蘭悼念二戰烏克蘭屠殺事件死者
一個昔日新納粹的懺悔
由於少年時期交友不當,曼努伊爾‧鮑爾誤入歧途參加了新納粹組織,並且參與了數次暴力事件。現在他對自己當初的行為悔恨不已,並且通過出書以及講座等來警示年輕人。
梅克爾要求俄羅斯歸還二戰的「戰利品」
猶太藝術家的壁畫世界
這是一段追溯歷史的旅程:德國導演蓋斯勒利用現代技術舉辦了一個虛擬數字展覽,參觀者可以經歷一段歷史,看到二戰時期遭到殺害的猶太藝術家舒爾茨的壁畫作品。
「慰安婦」再起波瀾
大阪市長最近有關「慰安婦」的言論引發鄰國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
橋下徹:軍隊「需要女人」
大阪市長橋下徹本周一為之前針對美軍應利用好性服務的建議道歉。
NSU連環殺人案本可避免?
早在2000年發生第一起國家地下黨殺人案之前,德國政府部門就已將該組織定性為「恐怖組織」並對其目的瞭如指掌。
已經走遠,不曾遺忘
德國老兵為自己的權益和贏得社會認可努力抗爭。
國家機構令人失望
NSU調查委員會試圖給憤怒的公眾一個說法,為何公共機構在打擊右翼勢力時辦事不力。
柏林的猶太元素
柏林的猶太元素
日政客為慰安婦制度辯護
大阪市長宣稱「慰安婦制度是必要的」,引來一片嘩然
冰川中的納粹軍
德國納粹1938-1939年的南極考察本是個失敗的行動,不過事後圍繞這次考察的猜疑四起, 給後人留下各種謎團。
上一頁
第15 頁,共22 頁
下一頁